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通过创新挖掘杂技文化资源,周口市打造“杂技+”多元化发展模式
让古老杂技文化既火又“活”
阅读提示
“北有吴桥,南有周口”。作为“中国杂技之乡”,周口市近年来通过创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围绕“杂技+”持续发力,打造以杂技艺术表演为核心,融合旅游园区开发、设备制造、人才培养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使杂技精品创作层出不穷,文旅项目焕发活力,杂技文化品牌持续擦亮。
“在这里,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动物,还能观赏到极具特色的杂技表演,真是不虚此行。”不久前,来自河南郑州的李女士专门请假带着女儿来到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惊险刺激的“马戏嘉年华”杂技表演,让她们直呼“过瘾”。
杂技不再只是炫技
1月23日晚,在周口录制的《争奇斗艳满园春》——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在河南卫视及全媒体平台播出,来自全国各地杂技演艺界的顶尖团队同台献技,周口金贵演艺集团参演的《万马奔腾》和《鹰之翔——空中飞人》成为晚会的压轴大戏。
“这样的杂技可太刺激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多给这些杂技演员一些舞台!”
据统计,此次中国杂技大联欢的全网话题量达“31亿+”,直播超800万人次收看。主话题“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登上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热榜,话题阅读量破亿。
事实上,周口的杂技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春秋时期,周口就有众多民间艺人以杂耍技艺谋生。
“如今,周口杂技已由零星杂技班转为团体杂技组织,由民间表演转为大台竞技,最重要的是,杂技表演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炫技’,而是融合了多种文化特质和时代特色的舞台艺术。”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总经理、周口杂技家协会主席张玉玺说。他从13岁跟随父亲张金贵从事杂技艺术,至今已近30年。
如今,杂技节目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情节故事和更深厚的历史底蕴。主创团队创新表达多种传统文化——节目《上善若水》以周口老子道家文化切入,用平衡木、蹦床等杂技演绎老子在求道、问道以及悟道的心路历程,全新演义“上善若水”;《粉墨年华》将中国杂技传统“顶技”技巧与中国戏曲程式之美,加入声光电等科技化视觉手段,呈现了浪漫动人的中国美学意象;《蒲公英的天空》则把舞蹈与杂技完美结合,将蹬伞这一传统杂技形式拟物化为白色蒲公英,运用AR等表现方式,尽显唯美……
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广受欢迎的精品文化节目涌现出来,而杂技表演者也有了更大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更是谋划在周口杂技产业园打造成一个国际演艺的集散中心,把世界各国的演艺艺术家、演员集合到周口来,在周口集合向全国输送。
在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内,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大剧院气势恢宏。《满韵骑风》《千古情》《猴王》等精品杂技剧目经常在这里上演。国内外的杂技演艺人员,扎实的剧目故事,融合3D技术、多维影院、数字成像、实时播控等现代科技,让观众尽享杂技文化盛宴,“科技感”“国际范”满满。
“传统杂技技艺融合新时代的表现手法,吸收更丰富的艺术元素,成为主题性强、带有地方文化IP的精品节目,这是未来杂技表演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是杂技艺术‘活’起来的关键。”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薛金升说。
厚积薄发 杂技文化有了“硬支撑”
在周口这片沃土上,杂技文化有着蓬勃不衰的生命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周口拥有专业杂技团150多个,业余杂技团和杂技班700多个,从业人员3万余人,全国每10名杂技人中就有两名来自周口。在中国杂技家协会认定的全国10大民营杂技团中,周口市的杂技团就占了3个。杂技人创作的节目屡获国内外大奖,周口杂技人的身影遍及五洲四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周口杂技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窘境。从业人员虽多,但流动性强、各自为战,导致本地基础逐渐薄弱,产业发展缺少核心支撑,品牌始终树不起来。”张玉玺说。
改变来自于当地启动的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建设,以“杂技+文旅+制造+人才”为抓手,全方位推动杂技产业发展。
为改变杂技从业人员培养困难、分散流失的局面,周口不断完善杂技人才培养机制,成立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杂技专业等专业人才培养机构,除了发挥好传统的“师带徒”模式,通过文化知识与专业训练并重,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演艺人才,为杂技产业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在周口杂技艺术研发中心的生产车间,一张硕大的篷布铺在地上,利用现代数控技术精准裁剪之后,工人们正在手工安装零部件。制作完成后,这个用于杂技演出的大篷,将被运到山东省的杂技院团投入使用。
“凭借丰富的杂技演艺从业经验,我们更清楚什么样的演艺场地和设备是最好的。”张玉玺说,如今,周口杂技制造产业有一批能工巧匠,不仅能生产拉膜、雕塑等系列产品,从道具制作到剧场建造,样样精通,承接了包括吴桥国际杂技大剧院、上海百艺国际马戏剧场等300多个现代化马戏大篷和16个演艺剧场,杂技制造能力占据国内排头。
“杂技+文旅”赋能未来
作为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的一期工程,周口野生动物世界占地面积近2000亩,是集动物观赏、杂技演艺、机械游乐、自然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除了2万余只可爱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园区内每天都在上演的获得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奖项的精品杂技剧目。《鹰之翔——空中飞人》《快乐水兵——欢乐大跳板》《红绸》等,“去动物园看杂技”更是在周口及其周边城市成为一股旅游热潮。
“2023年,我们先后推出实景演出、音乐节、烟火秀、烧烤露营等消费新场景,催生了夜游园区的新方式。”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副总经理张建怀说。去年以来,该景区在森林剧场、雨林剧场、百兽盛会等马戏、杂技演出中融合数字成像、舞台激光等现代科技,为游客留下了独特震撼的文化体验。
在周口市紧锣密鼓进行的布局中,国际杂技文化(周口)产业园全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四大主题公园、三大主题酒店、世界马戏城的总体格局,为文旅发展打造独特城市标识。(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吕泽庶)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曾被明令禁止的“死亡游戏” 为何又在校园中死灰复燃?
- 热潮迭起,中国舞剧或需回应“冷思考”
- (新春走基层)从灶台走向舞台 浙江老年舞蹈队舞出别样“夕阳美”
- 小众职业“宠物搜救”兴起:帮走丢的“毛孩子”回家
- 北京市属公园游船及游艺设施6月3日起逐步恢复运营
- 出国打工度假体验世界?千万别忘了背上技能包
- 青海下达7亿元支持202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覆盖27个地区
- 第四届全国梨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江苏睢宁举行 39个“中华好梨”新鲜出炉
- 北方高温何时减弱?南方降雨间歇期何时到来?一文了解
- 博拉·蒂努布当选尼日利亚总统
- “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帮扶县驻村手记)
- 今年上半年三亚国际邮轮访问港旅客吞吐量居全国首位
- 湖南举办纪念屈原逝世2300周年系列活动 原创音乐剧《九歌》首演
- 代购名牌包逃税30多万 罚款40万!
- 东北县城“非遗酿酒”:致富路上飘酒香
- 上海:推动传统功法五禽戏进校园
- 五台山景区12月1日起禁止摩托车通行
- 一叶乌篷催热千年运河游 City Boat成江南水乡“新时尚”
- 国家发改委: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运河迢迢,宿迁岁月光辉
- 热门推荐
-
- 广东首部消防题材原创话剧首演 《你好,蓝朋友》展“火焰蓝”风采
- 西藏昌都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拉萨免费手术治疗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郑和故里!
- 美国非职业宇航员开始全球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 赋予戏曲更丰富的音乐语言
- 中新真探:睡眠不足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 德国数百名公务人员将从俄罗斯离境
- 受台风影响 广铁集团部分列车停运
- 八部门:全力做好综合运输春运工作 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
- 浙江“八八战略”二十载:这场省域实践的生命力何在?
- 2024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向“新”向“智”行 乌镇落地一批智慧应用新场景
- 泉州举办应急演练提升海上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
- 胡塞武装称将继续袭击以色列相关目标 指责美国企图将红海军事化
- 湖南浏阳市一货车与公交车发生碰撞 致4人死亡、7人受伤
- 中国科研人员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 对守法市场主体“无事不扰” 上海持续优化人社监管措施
- 统筹各村资源 推动产业发展
-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南方地区有大范围小到中雨
- 中新教育丨中国30余所高校、34家临港新片区企业成立联盟助毕业生充分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