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每年剥夺人均44小时睡眠
科技日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刘霞)丹麦科学家对68个国家民众的睡眠跟踪腕带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全球变暖影响了人们的睡眠时间。异常炎热的夜晚导致人们睡得晚、起得早、睡眠时间变少,人们每年平均失去44小时的睡眠时长。而且,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设法控制其碳排放,这个问题在本世纪也会变得更加严重。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一个地球》杂志。
夜间温度高于平均气温会对人们的睡眠产生什么影响?以前,此类研究仅限于单个国家、实验室研究或一些不可靠的自我睡眠报告。
为收集更多真实数据,哥本哈根大学科特勒·米诺领导的研究团队收集了2015年至2017年间来自68个国家的48000人使用的睡眠跟踪腕带提供的数据。
研究团队将这些睡眠数据与当地天气数据配对,发现异常炎热的夜晚会导致人们睡得晚、起得早、睡得少。有证据表明,人们每年平均失去44小时的睡眠。研究人员估计,到2100年,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受控制,人们每年将失去58小时的睡眠。如果人们降低排放,这一数字将下降到50小时。
米诺说:“我们的最新研究是首个在全球尺度上证明温度高于平均水平导致人类睡眠时间减少的证据。”
研究还指出,一些群体受到的影响比其他群体更严重,夜间温度高于平均水平对低收入国家居民、妇女和老年人睡眠减少的时间更长。此外,对于65岁及以上的人来说,夜间最低气温升高1摄氏度,其减少的睡眠时长至少是较年轻年龄组的两倍。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生儿基因组”计划拟对10万名婴儿测序
- 选民宿缘何沦为“拆盲盒”
- 上海整治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 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 青海警方破获制售印章证件案
- 国际最新研究:“毅力号”火星车探测发现多种有机物质
- (走进中国乡村)探访舌尖上的“月饼村”:老牌传新味
- 话剧《孔子》在山东烟台上演 诗意呈现“春秋气象”
-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4—2025》发布
- 唐长安城西郊目前最早壁画墓被发现 部分内容同期少见
- 电影院里“屏摄”,分享还是侵权?
- 国家统计局: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
- 7月2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新能源装备制造提质扩能
- 江苏省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在徐州启动
- 吉林省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 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如何为孩子“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试试这些新方法
- 2024年A股回购增持总额超2400亿元
- 1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总体仍处景气区间
- 湖南卫星星座一期“湖南一号”星座研制方案专家论证会长沙召开
- 热门推荐
-
- 被公司录取后又因乙肝被婉拒 检方依法支持起诉
- 南方地区仍有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新一轮冷空气明起影响北方
- 九九重阳敬老情 尊老爱老就在生活点滴
- 中新健康丨专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映射身体部位不适
- 港澳台侨学子“青春山海行” 与乡村孩童相约再见
- 前十月完成投资超3万亿 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文化中国行丨哈尼梯田 人类农耕文明千年梯田的“活态传承”
- 湖南湘潭文庙举行祭孔大典 传承中华“礼”文化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惹众怒
- 新疆精河的乡村振兴三部曲:产品“走出去”,产业“强起来”,发展“可持续”
- 两岸媒体人探访高原“千眼天珠” 感受“大国工程”魅力
- 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第七届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微生态与智能内镜高峰论坛在厦门举行
- 无视人权只顾党派利益 美国非法移民转运闹剧频繁上演
- 春节假期中越边境河口口岸7.5万人次出入境
- (新春走基层)坚守高山之巅40余载的“守塔人”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创新自信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面对面好商量”让社区旧貌展新颜
- 京城博物馆兴起集章打卡热
- 首趟海铁快线(西安-青岛-东南亚)橡胶产品专列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