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14天,这份指南送给考生
新华社广州5月24日电 题:离高考14天,这份指南送给考生
新华社记者郑天虹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14天。在这两周时间里,如何做好考前疫情防控?考前心态、饮食、健康等方面如何调整?最后的备考该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给考生梳理一份备考指南。
【做好14天监测】全国多地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此前要求,考生应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疫情下的高考备考,要按照指引,做足措施,科学防疫。备考期间,考生要保持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配合学校做好核酸检测,及时申报14天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与家人一起减少社交,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外地考生须及时赶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说。
【科学作息】除了注意个人防护之外,科学合理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级长程炤亚建议,考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开“夜车”。考生日常复习的内容安排,可考虑跟高考考试科目时间保持一致,尽量把最佳生物钟调整到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下午3点至5点的时间段。
【饮食均衡】饮食常态化,兼顾营养,切忌大补。多位备考专家提示,考前的饮食不需要额外吃补品或保健品,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可清淡饮食,尽量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油炸类食品或者是辛辣食品,以免上火或腹泻;多喝水,少喝饮料,避免肠胃不适带来身体负担。
具体到一日三餐,考生早餐可选择谷类、面食、蛋奶、水果等,午晚餐的食物可以多样化,包括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适当搭配蔬菜水果,夜晚可以少量加餐,切忌量太大增加肠胃负担而影响睡眠。
【备考回归基础】到了最后的备考阶段,考生该复习些什么呢?姚训琪建议,题量要减下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最后两周到了收官阶段,考生要把备考状态调整到‘巅峰’状态。从题海中抬头,自主地有针对性进行一个知识盲区的扫描,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科试卷满天飞。到这个阶段一定要从基础开始,梳理核心知识体系,再回归基础。”程炤亚说。
【平常心应考】最后两周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时候,心理调整非常重要。要怀着“平常心”去应对高考。要尝试着跳出高考来看高考,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经历,而不是终点,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学习之余,可以适当通过运动、音乐和阅读来调节心情。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老师李明说,运动可以稳定心率,释放压力,更有助于睡眠,让人头脑更清醒,建议考生傍晚跑跑步出出汗即可,不要太过激烈;一首和你产生共鸣的轻音乐,能帮助你放松,帮助你更有信心;在每天的头脑风暴、题海遨游后,一本散文集或诗词集会是你脑海中的世外桃源,会帮助改善你的大脑,也会提高写作的灵感。
当高考遇上生理期,有些家长会让孩子服用药物来人为避免。相关专家表示,一个身体的状态波动并不足以影响考场上的能力发挥,因为考生的应考水平、能力经过长年累月大量的训练和知识的储备,已经具备了非常稳定的输出。相反,心理的调整超越生理的应对。如果额外用药物等强行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增大考生的心理压力。
“高考的价值在于我们用青春真正投入的过程,重在过程,不是结果。全力以赴,问心无愧,把努力留给自己,用努力求得最好的结果。”程炤亚说。
【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预测,高考时间,北方高温、南方降雨的可能性较大。考生要注意防暑降温,对极端天气做好充足准备,选择适当的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带齐雨具,预留足够的路上时间,出现任何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英国安妮公主已回家 此前因事故受轻伤住院
- 【央广时评·法治网事①】以法护网 护的是亿万网民的合法权益
- 国际最新研究称,海洋热浪对底栖鱼生物量的影响有限
- 直击暴雨袭粤:部分水浸地区水深及腰
- 俄军试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 摧毁日本海上模拟目标
-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如何健康控盐?
- 大宗商品下半年展望:黄金有望冲击新高,原油或重回90美元
- 邓延光:努力探索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 台风“格美”停止编号 辽宁雨量不降反增
- 新疆以文会“游”助力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 “仅退款不退货”变“多赔钱” 天津法院公布网络消费典型案例
- 29.9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获海内外盛赞
- 北黑线一旅客列车运输中脱线 无人员伤亡
- 突发!美国新奥尔良市发生车辆冲撞行人事件 已致10死30伤
- 美国哥大教授:北约在浪费资源、在撒谎
- (新春走基层)春风送岗促就业 江西彭泽破解用工荒难题
- 给予比得到更能分泌多巴胺
- 阿富汗6.5级地震已致多人死伤 巴基斯坦印度也有震感
- 古巴外长批评美国以“支恐国家”为由扼杀古巴经济
- 滕王阁景区北扩竣工开放 近千游客“诵序迎新”
- 热门推荐
-
- 国博迎新大展“龙”重登场 红山文化玉龙 “C位”亮相
- 农业大省吉林进入主汛期 专家预计今年降雨明显偏多
- (新春走基层)中国学者连线中亚青年解析中国年俗
- 专家学者齐聚山东济南 共探数学学科发展
- 携手同行,共赴团结友谊之约
- 国家邮政局:3月份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同比上升3.3分
- 逛博物馆去户外 吉林省迎来春游新热潮
- 北京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 血氧仪价格暴涨过后:春节前后拿货价差近1倍 10元可批发
- 学美术一定要从学素描开始吗
- 大量一手图文资料首次面世 《于是之全集》首发分享会举办
- 文明遇鉴丨这座小城,见证了中法教育交流“双向奔赴”
- 10名患者临床治愈 中国学者基因治疗血友病获新突破
- 南亚东南亚名茶飘香南博会 各国冀携手开拓世界茶叶市场
- 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在京开幕 近120件展品首次公开亮相
- 千年孝风不辍 2024中国·绍兴(上虞)孝文化活动周启幕
- 青海累计23条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 澳门回归25周年题材短剧《澳门故事》3集播放量破亿
- 俄国防部:乌军使用改装型防空导弹对俄境内发动袭击
- 科研人员在吸毒人群HIV/HCV共感染患者中发现新圆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