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14天,这份指南送给考生
新华社广州5月24日电 题:离高考14天,这份指南送给考生
新华社记者郑天虹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14天。在这两周时间里,如何做好考前疫情防控?考前心态、饮食、健康等方面如何调整?最后的备考该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给考生梳理一份备考指南。
【做好14天监测】全国多地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此前要求,考生应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疫情下的高考备考,要按照指引,做足措施,科学防疫。备考期间,考生要保持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配合学校做好核酸检测,及时申报14天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与家人一起减少社交,管理好自己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外地考生须及时赶回高考报名所在地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说。
【科学作息】除了注意个人防护之外,科学合理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广州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级长程炤亚建议,考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开“夜车”。考生日常复习的内容安排,可考虑跟高考考试科目时间保持一致,尽量把最佳生物钟调整到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下午3点至5点的时间段。
【饮食均衡】饮食常态化,兼顾营养,切忌大补。多位备考专家提示,考前的饮食不需要额外吃补品或保健品,保持日常的均衡营养即可;可清淡饮食,尽量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油炸类食品或者是辛辣食品,以免上火或腹泻;多喝水,少喝饮料,避免肠胃不适带来身体负担。
具体到一日三餐,考生早餐可选择谷类、面食、蛋奶、水果等,午晚餐的食物可以多样化,包括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适当搭配蔬菜水果,夜晚可以少量加餐,切忌量太大增加肠胃负担而影响睡眠。
【备考回归基础】到了最后的备考阶段,考生该复习些什么呢?姚训琪建议,题量要减下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最后两周到了收官阶段,考生要把备考状态调整到‘巅峰’状态。从题海中抬头,自主地有针对性进行一个知识盲区的扫描,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科试卷满天飞。到这个阶段一定要从基础开始,梳理核心知识体系,再回归基础。”程炤亚说。
【平常心应考】最后两周是学生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时候,心理调整非常重要。要怀着“平常心”去应对高考。要尝试着跳出高考来看高考,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经历,而不是终点,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学习之余,可以适当通过运动、音乐和阅读来调节心情。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老师李明说,运动可以稳定心率,释放压力,更有助于睡眠,让人头脑更清醒,建议考生傍晚跑跑步出出汗即可,不要太过激烈;一首和你产生共鸣的轻音乐,能帮助你放松,帮助你更有信心;在每天的头脑风暴、题海遨游后,一本散文集或诗词集会是你脑海中的世外桃源,会帮助改善你的大脑,也会提高写作的灵感。
当高考遇上生理期,有些家长会让孩子服用药物来人为避免。相关专家表示,一个身体的状态波动并不足以影响考场上的能力发挥,因为考生的应考水平、能力经过长年累月大量的训练和知识的储备,已经具备了非常稳定的输出。相反,心理的调整超越生理的应对。如果额外用药物等强行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增大考生的心理压力。
“高考的价值在于我们用青春真正投入的过程,重在过程,不是结果。全力以赴,问心无愧,把努力留给自己,用努力求得最好的结果。”程炤亚说。
【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预测,高考时间,北方高温、南方降雨的可能性较大。考生要注意防暑降温,对极端天气做好充足准备,选择适当的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带齐雨具,预留足够的路上时间,出现任何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能吸引员工欣然前往的团建才有实效
- 充电难、存放难 电动自行车主执意“推车入户”如何破局?
- 中国移动发布5G-A融合信令网创新成果 全球首例商用在豫部署
- 中新健康|湖南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大型恶性肿瘤+熊猫血”患者
- 让文创产品焕发时代光彩
- 香港7月出口货值同比降9.1% 连降15个月
- 菲仕兰志愿者为四川马边困境儿童送营养和关爱
- 泰国曼谷办研讨会研讨国际中文教师培养
- 鲍威尔称美联储降息时机已到
- 广州发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 迈出新步伐 | 从“煤老大”到新能源的“排头兵”
- 日本总人口降至1.24亿 连续13年减少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申遗成功 “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 首届ICCA全球场馆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开幕
- 《中国—东盟统计年鉴2023》在广西南宁发布
- 山东法院深化裁审衔接 提升劳动争议审判质效
- 俄外长:障碍不除 或不再续签农产品外运协议
- 第七届中俄油画交流展举行 名家在绥芬河写生画作亮相
- 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
- 热门推荐
-
- 从扭秧歌到敦煌舞,非洲女孩茉莉痴迷中国民族舞蹈
- 广州市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的ATM覆盖率达98.6%
- 重庆警方侦破一起制售盗版中小学教科书案 涉案金额3300余万元
- 知名人权法学者张万洪因病逝世
- 安徽水路货运量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 台风“小犬”对中国南海产生持续性影响
- 佛山海事辖区全域恢复水上通航
- (乡村行·看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浙江乐清“土特产”铺就“富民路”
- 美国国防部:美向乌克兰输送的武器“无从追踪”
- 湖南浏阳大抓产业大优环境 发展“好生态”孕育经济“高质量”
- 沈阳文旅为即将在沈阳开启大学生活的考生发出贺信和景区联票
- 著名作曲家张千一首部文集《散落的记忆》回溯20年创作人生
- 美防长住进ICU3天后白宫获通知 白宫感到“震惊”
- 济南发布2024年空天信息领域数字场景清单 推出50个数字场景创新能力和机会
- 集大原高铁成功引入大同南站
- 新一季《欢乐饭米粒儿》让欢笑升级
- 哈土两国元首签署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宣言
- 山西太原:生死三秒 辅警破门救下醉酒男子
- 中金公司阿联酋筹备组负责人RichadSoundardjee: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实现全球结构性变革
- 穿上“防摔鞋”?美媒关注拜登这双“神秘新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