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争议的“蓝兔”生肖票
临近岁尾,沉寂了一年的艺术圈,因为一枚小小的“蓝兔”邮票意外登上热搜。“蓝兔”是癸卯兔年的生肖票,由年近99岁高龄的“猴票之父”、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设计,中国邮政集团出版发行。但相比起1980年“庚申猴票”延续至今的火热,癸卯“蓝兔”票还未发售,便引发争议。面对这枚“红了眼的蓝兔”,网友褒贬不一,有人称之为“这是艺术,大众不懂欣赏”,还有人认为“造型诡异,设色不美”“画风有妖气,让人观感不适”。
源起:“蓝兔”迎新
癸卯兔年邮票是十二生肖邮票之一。生肖邮票从1980年开始发行,已经发行过3轮。分别是发行于1980-1991年的第一轮生肖邮票、1992-2003年的第二轮生肖邮票、2004-2015年的第三轮生肖邮票。从2016年起,生肖邮票进入第四轮发行。在已发行的邮票中,最受藏家欢迎的是中国首枚生肖“庚申猴票”,目前市场精品每枚的价格在1.5万元上下,它与癸卯“蓝兔”票均出于黄永玉先生之手。
据悉,癸卯兔年生肖票是中国邮政于今年6月份邀请几位画家进行创作评选,最终黄永玉先生设计的兔票成功入围,并在9月8日向公众发布了定版图稿。此套生肖邮票共有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第二枚名为“共圆共生”,将在2023年1月5日发售。
生肖邮票源于传统的生肖文化,通常会在每年的岁首发行,烘托吉祥欢快的节日氛围。邮政官方对于“癸卯寄福”邮票的诠释为“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作为发行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人曾表示:“黄永玉先生以他近百年的人生感悟和艺术理解挥毫创作,再续传奇。他笔下的卯兔,童稚、热烈、奔放、自由。希望大家通过《癸卯年》生肖邮票,感受到潇洒、喜悦与幸福。”
尽管设计的初心美好,但从目前的网友反馈来看,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作为一种大众邮品,癸卯蓝兔的邮票设计没有表达出大众对新年所预期的情感,还产生了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加之当下特殊环境的影响,围绕这枚新年“蓝兔”生肖票的争议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声音:褒贬不一
癸卯兔票中,引起网友争议的是名为“癸卯寄福”的邮票。自邮票图稿公开后,这枚兔年生肖邮票本身的色彩设计及观感不佳的意境便饱受质疑。
网友佑稚园园长认为,“这是贺岁邮票,邮票面向的广大集邮爱好者,而且贺岁不应该是要喜庆一点吗,蓝色的兔子一脸邪恶,手上还拿着一根毛笔和纸,我觉得真的挺恐怖的”。还有网友称,邮票里的蓝色兔子透着妖气,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既不是研究黄永玉艺术的专家,也并非邮票收藏家,判断邮票的价值落脚点更多的在于“好不好看”。
另有邮票鉴藏家表示,“本轮生肖票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审美有很大差异,而且与设计者前两轮猴票的设计风格上也有了较大的区别。这可能是画家个性风格的体现,但对多数的收藏者来讲,作品所传达出的审美并不容易接受”。
癸卯兔票在受到质疑的同时,也不乏专业创作者肯定的声音。艺术家任光荣表示,大众看法不一并不能代表艺术家水平的高或低,至于黄永玉先生为何要这样画兔子,那是他的创作思路。如果艺术创作都是千人一面,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来创作,那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就显得没有生机了。同时,也有网友认为,该枚邮票的画风虽与众不同,但却敢于设计,且很真实,体现了画家诙谐、有趣、夸张的艺术风格。
一枚邮票以这种方式“走红”网络,令人意外。其实,生肖邮票受吐槽,兔票并非个例。今年虎年生肖邮票也被质疑里面的老虎“满脸愁容”,完全没有霸气之感。而这套邮票是在画家冯大中原作基础上经过多轮修改后定稿的。
审美:兼具公众
生肖邮票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一脉同源的。当代多位知名的书画家都曾执笔第四轮生肖邮票的绘制,像黄永玉、周令钊、韩美林、姚钟华、冯大中等名家。北京工艺匠心主题邮局总经理张占云表示:“目前的艺术家设计生肖邮票占比很大,达到了70%以上。艺术家创作元素的融入让邮票设计更为精美,观赏度更高。”著名画家、邮票设计家李德福表示:“邮政公司对于设计者选择有很高的要求。邮票设计通常要经过几轮的修改,才能最终定稿。定稿后的邮票是要雅俗共赏的,既有生肖的特点,还是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
邮票设计虽然层层把关,但也应该看到,艺术是个性化很强的行业。画家与画家之间不仅有水准的高低之别,就连画家本身作品也有相对经典作品与普通画作的区别。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评伦家表示,“作为当代最知名的书画家之一,黄永玉先生既有《阿诗玛》、猴票等广受大众喜爱的创作,也有像癸卯‘蓝兔’票这样受到质疑的作品。当然这可能是画家本身创作理念的体现,但在公众提出质疑的同时,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公众欣赏的共性美”。
对于面向公众发行的作品,创作者需把握好作品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收藏家夏先生表示:“邮票是服务于群众和社会的,不是展示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和引发争论的平台。群众看着不舒服,这本身就不符合正统审美的要求。”
此外,受争议的邮票作品既然能被选用并印制,也是经过了众多专家评审认可。有藏家指出,专家如能不受画家名气影响,提出一些合理化的修改建议,本身也是对艺术家的一种保护。在涉及到为公众发行的艺术产品时,借助网络听取一下网友的声音,也必然能够大大减少这种被围观、被吐槽的现象发生。
市场:仍具潜力
今年的“蓝兔”生肖陷入争议,对于后续的市场是否产生消极影响?在不少经营者看来,这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张占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癸卯兔票的设计虽褒贬不一,但是市场需要量并没有减少。升值潜力还是很大,首先生肖邮票是系列性发行,生肖是邮票当中最大的一个品类。集邮都有集齐不集单的特点,每一年生肖邮票的发行都会带动之前的生肖邮票有一定的涨幅,所以新票的升值潜力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的名气对于邮票收藏前景也不容忽视。黄永玉先生是当代最具影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据雅昌艺术网统计,在近22年间,黄永玉作品上拍总量2551件(套),成交总量1878件(套),总成交额为82998万元,成交率达到了73.62%。在即将举办的荣宝秋季拍卖会上,黄永玉共有5幅绘画作品上拍,其中的一幅《待春图》最高估价达到了300万元。
目前,各地邮票市场均可见到首轮猴票,当年面值仅8分的庚申猴邮票如今超过了万余元。而数量更少的整版80枚猴票,目前全品相的价格为200万元左右。
对于贺岁邮市,邮市分析专家周凤迟则提示称:“集邮首先还是要考虑喜不喜欢,关乎爱好。新邮的投资生意,也是要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不适合外行人盲目入局。如果要考虑增值保值,或者不被套牢,不建议在生肖邮票首发时去赶热度、排长队购买,可以等待3个月后再看行情。”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沪港合作成果展”在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开展
- 2023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多元业态催热乡村“微度假”
- 山西临汾警方排查时抓获一名潜逃22年命案逃犯
- 名庄荟携手米其林,共启福建美食美酒新体验
- 四川成都简阳市一工地塔吊顶升过程中发生垮塌事故已致6死5伤
- 江苏沛县籍航天员李广苏家乡父老熬夜看直播见证凯旋时刻
- 冷藏车载8人窒息身亡背后:农闲时挤车打零工的大龄女工
- 日本鹿儿岛市也有一座“爱晚亭”
-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增长
- 山西系列文化活动走进新疆:两地共绘同心圆
- 青海举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省级应急演练
- 系列戏曲绘本上海首发 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六大剧种艺术风貌
- 健康管理新突破,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正式上线
- 上门喂养宠物 9天收入过万元 年轻人流行“搞副业”过春节
- 访内蒙古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生命火种”传递大爱温暖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坍塌后,普京被曝密切关注局势进展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量创新高
- 澳大利亚男子海上遇险漂流3个月 在墨西哥幸运获救
- 刘焕彬院士:阅读是一种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 热门推荐
-
- 中蒙经贸对接会签署8个重点项目
- 男子高速上驾车逆行引事故又剐蹭警车逃逸被抓
- 对中国起重机征25%关税,美国各大港口集体反对
- 豫鲁苏皖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雾 西南地区东部江南等地有小到中雨
- 通讯:制片人呼和巴特尔解密《片警宝音》斩获华表奖的背后
- 伊朗外长访问土耳其 讨论能源贸易合作等议题
- 一批南京大屠杀史最新研究著作及有关书籍在南京首发
- 强风暴袭击西欧已致5人死亡 法国约120万户家庭断电
- 财政部发布2024年彩票市场休市安排的公告
- “爱拼才会赢”的应急救援先锋:“没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
- 事关2025年中国经济大局,外媒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图览
- 广西公路工程项目获4.65亿欧元贷款 为当地利用外资贷款金额最大项目
- 被明星怒骂的代拍,到底是什么
- 多领域“火热”数据折射经济“热度” 印证市场蓬勃活力
- 长江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准备好进行“无先决条件”的谈判 穆迪下调对乌信用评级
- 黄浦江畔上演科幻、奇妙光影盛宴
- 一语中的|斯蒂芬·罗奇:中国没有产能过剩 美国应为产能不足感到羞耻
- 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探讨技术创新与合作
- 专家:欧洲政要掀访华潮 寻求与中国更多共识丨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