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争议的“蓝兔”生肖票
临近岁尾,沉寂了一年的艺术圈,因为一枚小小的“蓝兔”邮票意外登上热搜。“蓝兔”是癸卯兔年的生肖票,由年近99岁高龄的“猴票之父”、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先生设计,中国邮政集团出版发行。但相比起1980年“庚申猴票”延续至今的火热,癸卯“蓝兔”票还未发售,便引发争议。面对这枚“红了眼的蓝兔”,网友褒贬不一,有人称之为“这是艺术,大众不懂欣赏”,还有人认为“造型诡异,设色不美”“画风有妖气,让人观感不适”。
源起:“蓝兔”迎新
癸卯兔年邮票是十二生肖邮票之一。生肖邮票从1980年开始发行,已经发行过3轮。分别是发行于1980-1991年的第一轮生肖邮票、1992-2003年的第二轮生肖邮票、2004-2015年的第三轮生肖邮票。从2016年起,生肖邮票进入第四轮发行。在已发行的邮票中,最受藏家欢迎的是中国首枚生肖“庚申猴票”,目前市场精品每枚的价格在1.5万元上下,它与癸卯“蓝兔”票均出于黄永玉先生之手。
据悉,癸卯兔年生肖票是中国邮政于今年6月份邀请几位画家进行创作评选,最终黄永玉先生设计的兔票成功入围,并在9月8日向公众发布了定版图稿。此套生肖邮票共有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第二枚名为“共圆共生”,将在2023年1月5日发售。
生肖邮票源于传统的生肖文化,通常会在每年的岁首发行,烘托吉祥欢快的节日氛围。邮政官方对于“癸卯寄福”邮票的诠释为“用别出心裁的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作为发行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负责人曾表示:“黄永玉先生以他近百年的人生感悟和艺术理解挥毫创作,再续传奇。他笔下的卯兔,童稚、热烈、奔放、自由。希望大家通过《癸卯年》生肖邮票,感受到潇洒、喜悦与幸福。”
尽管设计的初心美好,但从目前的网友反馈来看,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作为一种大众邮品,癸卯蓝兔的邮票设计没有表达出大众对新年所预期的情感,还产生了格格不入的违和感。加之当下特殊环境的影响,围绕这枚新年“蓝兔”生肖票的争议在网络上迅速发酵。
声音:褒贬不一
癸卯兔票中,引起网友争议的是名为“癸卯寄福”的邮票。自邮票图稿公开后,这枚兔年生肖邮票本身的色彩设计及观感不佳的意境便饱受质疑。
网友佑稚园园长认为,“这是贺岁邮票,邮票面向的广大集邮爱好者,而且贺岁不应该是要喜庆一点吗,蓝色的兔子一脸邪恶,手上还拿着一根毛笔和纸,我觉得真的挺恐怖的”。还有网友称,邮票里的蓝色兔子透着妖气,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既不是研究黄永玉艺术的专家,也并非邮票收藏家,判断邮票的价值落脚点更多的在于“好不好看”。
另有邮票鉴藏家表示,“本轮生肖票形象设计与传统的审美有很大差异,而且与设计者前两轮猴票的设计风格上也有了较大的区别。这可能是画家个性风格的体现,但对多数的收藏者来讲,作品所传达出的审美并不容易接受”。
癸卯兔票在受到质疑的同时,也不乏专业创作者肯定的声音。艺术家任光荣表示,大众看法不一并不能代表艺术家水平的高或低,至于黄永玉先生为何要这样画兔子,那是他的创作思路。如果艺术创作都是千人一面,大家都是按照一个模式来创作,那所看到的艺术作品就显得没有生机了。同时,也有网友认为,该枚邮票的画风虽与众不同,但却敢于设计,且很真实,体现了画家诙谐、有趣、夸张的艺术风格。
一枚邮票以这种方式“走红”网络,令人意外。其实,生肖邮票受吐槽,兔票并非个例。今年虎年生肖邮票也被质疑里面的老虎“满脸愁容”,完全没有霸气之感。而这套邮票是在画家冯大中原作基础上经过多轮修改后定稿的。
审美:兼具公众
生肖邮票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一脉同源的。当代多位知名的书画家都曾执笔第四轮生肖邮票的绘制,像黄永玉、周令钊、韩美林、姚钟华、冯大中等名家。北京工艺匠心主题邮局总经理张占云表示:“目前的艺术家设计生肖邮票占比很大,达到了70%以上。艺术家创作元素的融入让邮票设计更为精美,观赏度更高。”著名画家、邮票设计家李德福表示:“邮政公司对于设计者选择有很高的要求。邮票设计通常要经过几轮的修改,才能最终定稿。定稿后的邮票是要雅俗共赏的,既有生肖的特点,还是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
邮票设计虽然层层把关,但也应该看到,艺术是个性化很强的行业。画家与画家之间不仅有水准的高低之别,就连画家本身作品也有相对经典作品与普通画作的区别。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评伦家表示,“作为当代最知名的书画家之一,黄永玉先生既有《阿诗玛》、猴票等广受大众喜爱的创作,也有像癸卯‘蓝兔’票这样受到质疑的作品。当然这可能是画家本身创作理念的体现,但在公众提出质疑的同时,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公众欣赏的共性美”。
对于面向公众发行的作品,创作者需把握好作品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收藏家夏先生表示:“邮票是服务于群众和社会的,不是展示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和引发争论的平台。群众看着不舒服,这本身就不符合正统审美的要求。”
此外,受争议的邮票作品既然能被选用并印制,也是经过了众多专家评审认可。有藏家指出,专家如能不受画家名气影响,提出一些合理化的修改建议,本身也是对艺术家的一种保护。在涉及到为公众发行的艺术产品时,借助网络听取一下网友的声音,也必然能够大大减少这种被围观、被吐槽的现象发生。
市场:仍具潜力
今年的“蓝兔”生肖陷入争议,对于后续的市场是否产生消极影响?在不少经营者看来,这样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张占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癸卯兔票的设计虽褒贬不一,但是市场需要量并没有减少。升值潜力还是很大,首先生肖邮票是系列性发行,生肖是邮票当中最大的一个品类。集邮都有集齐不集单的特点,每一年生肖邮票的发行都会带动之前的生肖邮票有一定的涨幅,所以新票的升值潜力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的名气对于邮票收藏前景也不容忽视。黄永玉先生是当代最具影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据雅昌艺术网统计,在近22年间,黄永玉作品上拍总量2551件(套),成交总量1878件(套),总成交额为82998万元,成交率达到了73.62%。在即将举办的荣宝秋季拍卖会上,黄永玉共有5幅绘画作品上拍,其中的一幅《待春图》最高估价达到了300万元。
目前,各地邮票市场均可见到首轮猴票,当年面值仅8分的庚申猴邮票如今超过了万余元。而数量更少的整版80枚猴票,目前全品相的价格为200万元左右。
对于贺岁邮市,邮市分析专家周凤迟则提示称:“集邮首先还是要考虑喜不喜欢,关乎爱好。新邮的投资生意,也是要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上,不适合外行人盲目入局。如果要考虑增值保值,或者不被套牢,不建议在生肖邮票首发时去赶热度、排长队购买,可以等待3个月后再看行情。”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尼6.8级地震或引发海啸 中国机构判断不会对中国沿岸造成影响
- 中国发现首个千亿方深煤层大气田
- 制售购买硅胶人脸面具犯法吗
- 困难大学生“先食后付” 可以多一些这样的人性化措施
- 政府食堂成网红打卡点,你品出了什么味?
- 印尼职业培训项目2024年度培训班在苏州开班
- 广州前三季度完成客运量22841.64万人次 同比增65.6%
- 孩子牙齿矫正 要看好时机
- FAO“一国一品”倡议示范国代表聚三亚探讨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
- 贵州省政协委员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 中国文保专家的“缅甸情缘”:跨国守护“他冰瑜”
- 四川:新能源汽车消费等成2024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热点
- 深夜看吃播会得胆结石?
- 苏丹武装冲突双方就保护平民达成初步一致
- 长春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被判死刑
- 刘奕君、张志坚、王劲松……涉案剧熟面孔有反派定律?
- 浙江洞头红树林湿地1.2万“新住户”增添生态经济新效益
- 枪支文化已融入美国“DNA”,枪患痼疾何时除?| 国际识局
- 黄海南部海域一渔船失火 15名遇险渔民获救
- 新疆斯布孜额演奏人:来自草原的声音在回荡
- 热门推荐
-
- 2024数字低空大会在深圳举行
- 山东推出123个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1355亿元
- 8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99元 下调83个基点
- 专家:心梗患者呈年轻化且冬季高发 应注重黄金抢救时间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90后”青年返乡创业:让“鹅蛋”变“金蛋”
- 开启“烧烤”模式 广东全省“拉响”101个高温预警
- 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将启动
- 今日北方多地气温或突破35℃ 未来三天全国雨水逐渐增多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就中国公民酒店身亡案答记者问
- 2024“中华郡杯”#dou来看富平全国短视频大赛将启
- 平价雪糕成今夏主流
- 酒后不能服用头孢?专业药师:日常服药小心误区
- 中国人的故事·图知道|国际护士节:感谢你们用洁白守护生命的多彩
- 国际最新研究:古DNA揭示欧洲新石器时代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证据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加速跑”
- 全国高血压日关注:警惕高血压治疗的这些误区
- 暑期户外“撒野” 没有好的装备哪能尽兴?
- 机票燃油附加费年内第三次下降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一线:灰黑色林地中的醒目“橙色”
- 东西问|贺伟:中医针灸为何在日本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