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古DNA揭示欧洲新石器时代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证据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对发现自法国居尔吉“les Noisats”一处可追溯至距今约7000年遗址的古人类DNA进行分析,发现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的证据,而且整个社群都是父系遗传。
这项代表了迄今最大的用古DNA重建的谱系显示,有些女性会离开她们的社群加入另一个社群,并证明了该社群稳定的健康状况和拥有互相支持的社交网络,研究结果或增进人们对西欧新石器时代社群社会结构的理解,
该论文介绍,史前社会无论是定居模式还是迁徙模式的亲缘关系实践,以及生物学上的亲缘关系一直很难评估,关于欧洲新石器时代人群亲缘关系的数据也很少。此前,对于这些史前人群的社会和亲缘关系的推断主要基于考古学数据,但葬在一起的个体之间是否有遗传关联或是否都来自这个地区很难明确。随着古DNA技术的演进和新型分析技术的出现,全基因组数据如今能用来精确重建古人类个体间的遗传关联,而且结合考古学数据后还能推断葬在相同墓地的个体间的社会关系。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法国波尔多大学Maïté Rivollat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Wolfgang Haak与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将考古学数据与葬在居尔吉的约100名个体遗骸的古代全基因组数据相结合,这些个体生活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约4850-4500年。个体的微观人口学结构揭示了关于社会结构、生活条件、遗址使用的高分辨率信息。
他们发现了一夫一妻制配偶关系的证据,而且整个社群都是父系遗传。这次研究证据还说明,该社群健康状况稳定且有一个互相支持的社交网络,能促进较高的生育率和较低的死亡率。此外,这个社群被发现只在该遗址生活了几十年,在遗传学上由两个主要谱系相连,总共跨越了7代人。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这项研究结果或为今后的古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有望就欧洲新石器时代社会可能多样性的社会结构达成一般观点。(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科罗拉多州选民起诉 要求剥夺特朗普选举资格
- “金鸡”的传承与创新
- 重庆:将存量商品房转为租赁住房 促房市稳健发展
- 国际热评:丝路“驼铃”回响中国—中亚,千年古道焕新机
- 西藏军医踏雪巡诊 为边防官兵提供健康保障
- 马克龙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吁立即实现人道主义休战
- 大学教授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浙江金华促科创“发芽”
- 夏天戴口罩憋气?试试这样呼吸
- 救生员如厕未报备被解聘?特殊岗位管理要万无一失
- 巴西一城市内发生坠机事故 已致9人死亡
-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会晤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
- (身边的变化)基层共富观察:全民参保,让医保普惠深入人心
- 湖北湖南江西今日雨势仍强 午后需警惕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哥伦比亚中部地区发生6.1级地震 首都波哥大震感明显
- 山西年底将实现市本级不动产登记业务“域内通办”
- 探访江西遂川“千年鸟道”:“生态接力”助候鸟安全迁徙
- 中国地震局: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预计2025年底编制完成
- 金融界“奥运会”在北京开幕 首次落地中国内地城市
- 管不了就别生?是什么让人们忘了“孩子还小”
- 美媒:面对要求对华脱钩声音,美专家警告美国经济独立“行不通”
- 热门推荐
-
- 求职不成反背债 培训贷骗局亟待整治
- 董宇辉任新东方文旅集团副总裁
- 协商议事“议”出美好家园 “回天有约”探索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
- 鞠建东:中国绿色产品处于产能建设阶段
- 北京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秋季“家年华”开幕
- 山西太原直飞曼谷航班复航
- 高温下火爆的暑期游,日薪千元“一导难求”
- 福建防抗台风“潭美”:渔船进港人上岸 两“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有效防重症!中国持续鼓励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 2024年“阅读北京”辐射超千万人次
- “中新公益”爱之链“温暖中国”!中国新闻网获公益大奖
- 吉林将选派一批“科创专员”协助企业创新发展
- 纪念徐霞客登临武当山400周年系列活动启幕
- 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力量
- “影像中国”采风对焦浙江宁波海曙:生活、发展成为前后景
- 海南推出16项举措便利外籍人员在琼工作生活
- (走进中国乡村)昔日甘肃黄土塬 今日玫瑰“浪漫园”
- 沈阳市社会各界捐赠物款支援葫芦岛救灾工作
- 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马来西亚沙巴园开幕
- 美国中央司令部称对也门萨那胡塞武装控制区实施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