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修复照片 助走失儿童回家
AI技术修复照片 助走失儿童回家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发起成立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一学生志愿者团队在过去几年来利用AI技术,修复走失孩子原有的模糊照片,助力多名孩子和父母团圆。受助家长孙海洋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曾帮忙修复过拐卖者的图像,修复后的图像被提交给警方。目前,团队已从开始时的4人扩展至拥有30多名核心队员和300多名临时志愿者的大团队。团队发起人盛建中说,截至目前,他们已帮助11名儿童与家长团聚。
解决寻亲“人脸不清晰”问题
近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一志愿者团队利用AI技术帮助不少寻亲家庭找到走失多年孩子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北青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了解到,该项目的发起人为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博士生盛建中,其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将图像修复技术应用到寻亲当中,研发出“AI宝贝:应用于寻亲的图像高超分辨率系统”,有效解决了寻亲中“人脸不够清晰”这一核心问题。“在孙海洋寻亲事件中,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寻亲系统,帮助修复了部分照片,协助警方成功抓捕人贩子并找到孙海洋的孩子孙卓。”
12月6日,孙海洋向北青报记者回忆说,2003年其子孙卓在深圳被人拐走,当时有监控摄像头拍到拐卖者的图像,但由于当年设备清晰度不高,无法以此锁定犯罪嫌疑人。前些年他和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取得联系,该团队利用AI技术让监控图像变得更清晰,得到这份新图像后,孙海洋将其提交给了警方。
孙海洋表示,他非常感谢盛建中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多年的寻访中,我遇到不少困难。但在这期间,有人在关注我们,也有新技术在研发出来,这给了我坚持找下去的希望。”
已帮助11名儿童与家长团聚
AI宝贝志愿服务团队发起人盛建中介绍,他平时从事的就是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利用AI技术修复走失儿童照片的想法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20年时,我母亲在家看一档寻亲电视节目,我注意到节目中走失儿童的照片非常模糊。这么模糊的照片怎么能找到孩子呢?我又找到寻亲公益组织发的微博,发现不少走失儿童的照片都是模糊不清的,就动了研发图像修复算法,让照片更清晰,以此帮助家长寻亲的念头。”
盛建中回忆说,此后他和团队花了半年时间研发出了一套利用人工智能修复模糊照片的算法,利用多种技术让模糊的寻亲照片变清晰,“我们与寻亲公益组织合作,他们提供走失儿童照片、姓名和登记信息给我们,我们进行修复,也有一些家属直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私信联系我们寻求帮助。”
盛建中表示,通过AI修复老照片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很多时候几秒钟就能完成。但在将照片交给AI处理之前,他需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有的照片拍摄得不规则,他就需要花时间去进行裁剪,确保AI能够更好地进行处理。“有一次,公益组织发给我们一张照片,褪色非常严重。我编写了多种代码,花了好几天时间,用程序修复了上百次,最终一点点将其修复完成。”
盛建中表示,目前团队正努力针对人脸局部细节作出更好的复原,“根据家属的描述,比如孩子是双眼皮、鼻子大一点等,去做更有针对性的局部修改,增强匹配程度。”
盛建中说,截至目前,已有11名利用他们AI技术帮忙修复过照片的走失儿童与家长团聚。其中2022年有9人,2023年有2人。
AI修复服务都是无偿进行
“我们的服务从来不会向走失儿童的家长收费。”盛建中表示,早期团队所有的AI修复工作都是无偿进行的,后来有合作的公益组织看到团队修复的照片后,给予了资金支持,这令团队的修复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
盛建中介绍,该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寻亲家长找到了孩子,也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他们的团队。“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项目团队只有4个人,后来慢慢地更多人加入进来了。现在我们核心团队有30多个人,流动的临时志愿者有300多人。”
盛建中表示,未来他们计划在寻亲志愿服务上做出更多尝试和努力。“首先,我们想优化针对人脸局部信息精细调整的技术。其次,除了帮助失踪儿童寻亲,我们还想做烈士寻亲,对于一些没有照片的烈士,我们想根据他直系亲属的照片以及对他样貌的口述,为烈士的图像做修复。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公益组织机构合作,支持我们越做越好。”
文/本报记者 屈畅 实习生 徐滢
(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学者: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待美中两国合作 | 世界观
- 减少使用科学回收 给塑料垃圾找个新出路
- (新春走基层)赴刚果(金)维和白衣天使新春谱写守护生命的篇章
- (经济观察)多地国资入场收购存量房 楼市去库存加速
- 俄外交部:禁止27名澳大利亚公民和36名新西兰公民入境
- 美国为何“毒根”难除?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已致8人遇难19人失联
- 文化中国行 | 重温“创业史”,对话“新青年”——科学接力的精神力量
- 在室内公共场所苦二手烟久矣 如何做到真正禁烟
- 赏闽南传统建筑 德国青少年叹“世遗之城”魅力
- 特朗普访俄亥俄,被自家侄女抨击:他给居民送“毒水”
- 武汉:中药茶饮“快闪店”亮相健博会
- 广西桂林民众逛市集闹元宵 体验非遗文化年味
- 新长城科技小院助力计划试点启动
- “戾气”伤人怎么办?直面网暴不做旁观者
- 法国国民议会激辩退休制度改革法律草案 工会称将继续罢工示威
- 广东罗定加快培育贵金属产业集群 打造黄金首饰重要出口基地
- 谢锋:认真汲取中美关系45年发展历程蕴含的历史经验
- 北京“丽泽×首都商务新区”建设国际消费体验区 打造文旅新地标
- 中国人才指数:北上广继续领跑 成都表现抢眼
- 热门推荐
-
-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活动在京举办
-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驳斥所谓中方恶意网络攻击不实报道
- 希腊前总理西米蒂斯去世 享年88岁
- 中泰签署互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意向书
- 《BMC生态学与演化》图片大赛揭晓 产生总冠军和4类别冠亚军
- 2023“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在京启幕
- 浙江农博会将于12月举行 规模创历届之最
- 山东力促设施农业量质双升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新蓝海”
- 档案里的时光:正乙祠戏楼历史上第四次大修复情况如何?
- (第20届东博会)外国客商借中国—东盟博览会探路市场
- (改革进行时)从全球最大碳市场起步走稳看中国“双碳”答卷
- 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天津启动
- 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 修桥师傅眼中的家乡巨变:出门即坦途 百姓俱欢颜
- 一辆小型客车在鹤哈高速发生单方事故 致5死12伤
- 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
- 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加沙斋月期间立即停火
- 山东广栽集聚人才“梧桐树” 护航高校毕业生求职路
- 多地高考报名时间提前 专家:考生把握好自己的学习节奏
- 国家公园捕获动物非法狩猎被判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