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熬夜”不需要更多科学理由
“不要熬夜”不需要更多科学理由
唐伟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细胞》上的研究报告称,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长期熬夜致死,问题不在大脑或心脏,而是在肠道。长期熬夜之所以会引发过早死亡,是源于氧化物在肠道内的蓄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通过主动清除动物肠道内的氧化物,即使长期熬夜,其寿命也和保持正常作息的动物没有差异。(6月22日《科技日报》)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猝死人数超过55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而且猝死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有一些年轻人日常除了有一点累感外,身体似乎并无其他任何症状,但却不经意间离开人世,生命戛然而止。人生处处充满着意外,而在造成年轻人死亡原因中,猝死竟已成为仅次于自杀和意外死亡的第三大杀手。
诱发猝死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和最普遍的原因就是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熬夜现象越来越普遍,除了在职场打拼的人不得不经常性加班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本该睡觉的时候,选择了疯狂追剧、看球赛、打网络游戏,“偶尔疯狂一把”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熬夜引发的猝死,直接病灶不是大脑、心脏和心血管疾病,而是氧化物在肠道内的蓄积,使细胞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继而导致细胞死亡,使组织器官衰老甚至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及肿瘤等200多种疾病。这个方向性的结论,颠覆了公众的传统认知,也为未来的治疗找到了方向。这虽是一个乐观的消息,但也不排除一旦有了针对性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一些人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熬夜。
随着近年来熬夜猝死的案例增多,越来越多人提倡“不要熬夜”。“愿你的奋斗迎着凌晨的朝阳,愿你熟睡的背影喜对安静的月亮”,不知何时,“睡一个好觉”竟成了奢侈品。当科学家揭示了熬夜猝死原因的研究结果,尽管令人鼓舞,但实际情况也许会比预想中还要糟糕。之前因为面临生命危险,对一些人还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可是一旦有了确切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一些人就会不再节制,而是放纵自己熬夜,甚至陷入到熬夜的恶性循环中。
根据熬夜的成因差异,业界对其进行了比较形象的分类,比如因为要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而不得不晚睡的行为被称为“被迫式熬夜”,已经习惯了晚睡的行为被称作“习惯式熬夜”,还有一些明知熬夜危害却依旧熬夜的年轻人也不甘落后,为自己贴上了“报复性熬夜”的标签。前两种熬夜都很容易面对和处理,但一个人明知熬夜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也并无熬夜的必要性,却进行带有自残式的“报复性熬夜”,对于这类行为方式产生的动因,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睡觉时间减少对现代人来说并非好事,但自我放纵式剥夺正常的睡眠,颠倒生物作息时间,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病态,一旦形成群聚效应和文化现象,也会成为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是丧文化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因此,尽管照顾好肠道可免熬夜猝死,但仍别忘了睡觉本身。这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打造滑雪配套+ 新疆青河积蓄冰雪旅游发展后劲
- (走进中国乡村)“乡村给城市引流”:“瓷海明珠”照亮古村文旅
- 第8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第27届BeSeTo戏剧节将于11月在深圳举办
- 湖北:误用“偏方” 一男童吃鱼胆致肝肾衰竭
- 2023年中国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逾1.7万亿元
- “夏天戴口罩很闷”催生消费新品“防闷神器”,真的有用?
- 库克上海谈供应链:对于苹果,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欢迎更多中国游客访柬
- 韩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
- 作茧自缚
- 国家数据局:“东数西算”提升中国整体算力水平
- 谨防上当!“江苏省中小学教育学会”被取缔
- 贸促会:愿支持中企赴格鲁吉亚投资兴业
- 2023杭州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亚运专场举行
- 全力以赴拼经济——二〇二四地方两会观察(上)
- 梅亦:“风景独好”的江西正努力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 乡贤助力 江西玉山聚焦“电商经济”赋能乡村发展
- 冒名顶替12年的婚姻登记被撤销
- 共同唱好新时代成渝“双城记”
- 中国15地共签税务合作协议 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 热门推荐
-
-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5.5G?
- 硬核科技展示+融合成果展览 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将启
- 美国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就酒后驾驶案认罪 面临这些处罚
- 云南旅游加速回暖 多地游客大增
- 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湖南益阳启幕 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揭牌
- (两会访谈)社保“第六险”如何为中国家庭减负?
- 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发生4.6级地震 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
- 国际热评:四国总理访华谈合作共赢,中国再掀外交热潮
- 外媒:因严重的心理问题,多名以色列士兵自杀
- 朝中社:朝鲜进行战略巡航导弹发射训练
- 中国加快迈向零碳步伐 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信心与动力
- 交380元押金就能做兼职还能每天领工资?骗局!
- 菲律宾一大学体育馆发生爆炸已致4死50伤
- 河北秦皇岛船只侧翻12人遇难 系非法改装的“黑游船”
- 快递业工会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
- 快递承包商组团考察菜鸟无人车 快递末端加速引入无人解决方案
- 广东台山火龙果喜迎丰收 游客实现“摘果自由”
- 上海浦东:金融从业人员超35万人 加快打造国际金融人才集聚高地
- 四川巴中至南充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潭美”致三亚内涝 消防紧急排涝除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