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疫情以来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
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
省疾控调查专家认为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等习惯改变会影响民众患病次数
6月22日,省疾控中心公布一项新冠肺炎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超过一半民众觉得自己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数减少了。省疾控中心专家分析,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减少聚会聚餐、加强家居和办公室通风等习惯上的改变,确实影响了民众患病次数;其中最奏效的当属两个防病高招: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其中道理“话你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疾控
超九成民众在外出戴口罩习惯上有改变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逐步恢复往日秩序。不过,对于口罩如何使用、公共场所是否还需要频繁消毒、外出要注意什么等,市民群众仍然有很多疑问。
一周前,省疾控中心发出一份面向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由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设计制作了18问,征集近期民众关心的新冠肺炎问题。6月22日,中心整理了部分调查结果,中心专家认为“有变化、有趣”。
在回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跟往年同期相比,您今年患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情况有变化吗?” 一问时,超过半数(56.51%)的受众觉得自己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患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次数减少了,36.2%说“不确定”,仅7.29%的人觉得增加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患病少了的情况呢?省疾控专家认为“大家的卫生习惯改变了”正是其中奥妙。
在调查中,回答“您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个人生活习惯有改变吗?”时,接近九成(87.76%)的受调查市民群众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认为个人生活习惯有所改变,没有改变的只占了9.11%,还有3.13%的人“不确定”。
那么,他们改变了什么习惯呢?
在回答“你觉得在哪些习惯上有改变”时,92.28%的人勾选了“外出戴口罩”选项;84.57%的人认为自己“洗手次数变多”;82.79%的人勾选了“减少与多人的聚餐、聚会”选项;65.88%的人选了“加强居家/办公场所室内通风”;还有7.12%的人说,自己还有其他习惯也改变了。
两个防病高招最奏效
超过9成的人选择了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的人有近85%……这些改变为什么会影响患病次数呢?省疾控专家指出,这两个简单的卫生习惯,就能阻挡大部分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的疾病,与其说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防病措施,还不如说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健康习惯。
1.外出佩戴口罩
距离越近、接触到的飞沫越多,感染风险就越高。
戴口罩主要是预防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医用外科口罩可隔绝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也能防止佩戴人向外界传播细菌或病毒。
戴口罩主要是预防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比如: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水痘、腮腺炎等疾病。
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候会喷出大量飞沫,颗粒直径小的飞沫会飘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而颗粒较大的最终会沉降到物体表面。同时,感染疾病的风险与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越近、接触到的飞沫越多,感染的风险就越高。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患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没有捂住口鼻,或没有佩戴口罩,那么他喷/咳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就会飘散出去,如果是多人处在密闭的空间,那么其他健康人都有感染风险。
不过,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医用外科口罩属于自吸式口罩,对于呼气吸气是双向保护,其细菌过滤效率>95%,气溶胶过滤效率>30%。也就是说,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隔绝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它可以保护佩戴人防止被感染,也能防止佩戴人向外界传播细菌或病毒。
因此,大家在这段时间改变了生活习惯,外出到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搭乘地铁、公交,到商场、超市)都戴上口罩,极大地减少了通过飞沫传播而感染的各类疾病。
另外,在疫情早期大家都不扎堆、不聚集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病风险。
2.勤洗手
勤洗手可预防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洗手时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不能只用清水冲洗。
搓洗20秒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或擦手纸擦干双手。
“勤洗手”堪称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可以经过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新冠肺炎、流感、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省疾控专家建议,洗手时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而不仅仅是用清水冲洗。肥皂或洗手液虽不能直接杀灭病菌,但经过双手搓、揉等动作,外加流水的冲洗,可将大部分病毒和细菌从手上去除。
比如新冠病毒,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核心的遗传物质(单链RNA),核衣壳(N蛋白)以及包膜(磷脂层及糖蛋白等结构)。其中,病毒的包膜源自宿主(比如人)的细胞膜,有助于“骗过”免疫系统,但是包膜的磷脂层害怕硬质酸钠,而硬质酸钠大量存在于清洁剂产生的泡泡里,它可以破坏磷脂层结构,使病毒丧失感染人的能力。但是要使硬质酸钠对病毒产生作用,必须认真洗手,而且要洗够时间。
学习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20秒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或擦手纸擦干双手,才算是完成一次的合格的洗手。家长也应该多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对预防各类传染病都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外资机构陆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 专访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只是征行自有诗
- 打开长征叙事新方式 电视剧《破密》研讨会举行
- 案值超5000万元!海口海关摧毁一走私保健品特大犯罪网络
- 一中国游客在新西兰不幸死亡 我领馆协助遇难者家属进行善后处置
- 全球首次 东航完成商业飞行C919“心脏更换”
- 中交集团发布“一带一路”ESG报告及十大重点工程
- 国家统计局:2024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
- 广东石化原油码头到港油轮累计超过百艘
- 天津大学第十四届“国际文化节” 开幕 带你感受各国民俗风采
-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展亮相广州
- 聚焦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 青海多项科技成果获突破
- 上海政校企合力促进产教融合 致力培养贴近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 尼泊尔留学生马丽:我想去中国农村支教
- 今年前8月柬埔寨雷击事件造成逾百人死伤
- 中华老字号同台“练摊”碰撞“新国潮”
- 鲁奖作家王跃文推出首部历史文化随笔集《走神》
- 专家呼吁:“减油、增豆、加奶”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各港口恢复运营
- 台湾登革热疫情升温 一周新增逾百病例
- 热门推荐
-
- 美国加州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1死4伤
- 增强造船业制造水平 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人不在公司,活儿却在身上
- 江山如画|探访初冬壶口瀑布:“浊浪翻滚”变“白浪滔天”
- 博集天卷任殿顺:网络文学是中国文学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板块
- 云南景迈山申遗成功一周年 游客同比增长33.52%
- 浙沪苏沿海有较强降雨 北方有一次较弱的冷空气降水过程
- 南昌强对流天气已造成4人死亡 10余人受伤
- 受持续暴雨影响 9月6日厦门火车站所有旅客列车停运
- 多国政要和专家认可中国减贫成就 希冀合作助力全球减贫
- 福岛核污水泄漏渗入土壤 日本政府批东电违反规定
- 65场演出11个夏令营15场公益活动 2024“打开艺术之门”将启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祝贺柬顺利举行第七届全国大选
- 浙江基层抗台“逆行者”剪影:冲锋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 两部门会商调度重点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
- 黑龙江:“惊蛰首日”有点冷 最高温不超1℃
- 波兰国家核研究中心行政大楼地下室发生火灾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行政命令批准六年发展计划
- 国际锐评丨毛伊岛大火能否警醒美国政客?
- 【地评线】中安时评:中国经济“半年报” 彰显发展“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