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拼经济——二〇二四地方两会观察(上)
近期,省级两会密集召开,各地晒出2023年“成绩单”,敲定2024年“任务书”,释放出拼经济稳增长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多地预期增速不低于5%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29日,从已公布2024年增长预期目标的省份来看,多数预期增速介于5%至6%之间。
具体来看,广东的预期增速为5%,高于其2023年4.8%的增速。北京、上海、山西、江西、云南、青海为5%左右,江苏、山东、广西为5%以上,河南为5.5%,河北、辽宁、黑龙江、浙江、福建、贵州、陕西为5.5%左右,吉林、安徽、湖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为6%左右。作为2023年经济增速领跑省份,海南、西藏均将2024年增速目标设为8%左右。天津经济增速目标为4.5%左右,虽低于其他省份,但仍高于其2023年4.3%的经济增长水平。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鑫认为,北京设立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需要,是实现就业、居民收入等重要民生目标的需要,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衔接的需要,符合经济运行态势,具备实现可能。但5%左右的增长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024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6%左右。重庆市市长胡衡华表示,上述目标立足重庆发展阶段性特征,统筹考虑增长潜力、现实条件和“十四五”目标要求,是“跳一跳、够得着”的,体现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结果。
不仅“量”上有目标,一些省份还明确提出“质”的指标。例如,上海市提出,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浙江省提出,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
“各地两会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反映出在新的一年拼经济的干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展望2024年,各地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得到持续巩固和增强,进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大省勇挑大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省会广州的经济总量也迈过3万亿元大关。不仅是经济总量,2023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表示,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良好基础、有较为雄厚实力,还有多个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切实肩负“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重任。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认为,“大梁”对应的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全国一盘棋的大局。经济大省在经济发展中有综合优势,其他省份在粮食生产、能源安全、生态保护等方面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经济大省挑大梁,进一步反映我国正加速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冯奎看来,经济大省挑大梁,既要追求量的合理增长、较快增长,更要追求质的有效提升、持续提升。经济大省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已处于国内前列,但对比世界一流的经济发展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经济大省也应是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省份,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扩内需是重要抓手
从地方两会情况看,2024年各地将继续多措并举扩内需,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各地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上着墨颇多。例如,广东省提出,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6个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示范智慧商圈、特色步行街。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实施商圈能级提升行动。北京市提出,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黑龙江提出,持续开展夏季避暑与冬季冰雪旅游两个“百日行动”,冰雪季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500亿元。
扩大有效投资是各地扩内需的重头戏。江苏省提出,突出抓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投资项目和450个省重大项目,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突出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甘肃省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有效投资,用足用好多重政策机遇,强化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能源开发利用、提高项目谋划水平,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各地还将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广东省提出,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细化出台鼓励民间投资重点行业目录,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示范项目和应用场景,让民间投资进得来、退得出、有得投、投得好。四川省透露,将大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建项目。
魏琪嘉认为,2024年各地特别注重释放内需潜力,随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另外,随着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将持续发挥。(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韩秉志)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商务部:愿与乌兹别克斯坦深化能矿等领域合作
- “只要信心不滑坡, 办法总比困难多”——2024新年经济论坛侧记
- 杭州西湖音乐喷泉“回春”喷放
- 今年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 河北张家口一菜市场发生火灾 致8死15伤
- 耐克正品易开胶?听听网友怎么说
- 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路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3.2亿元
- 俄方称不应对“北溪”恢复供气过于乐观
- 首届太空生存与开发利用国际会议在重庆召开
- 宁夏前7个月举办会展博览活动实现产值42.28亿元
- 孩子长相怎么变得怪怪的 睡觉还打鼾?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向乌供武将被视为敌对行为 NASA否认美国卫星坠入基辅上空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启动
- 200余件套工美佳作亮相“和美神工——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展”
- 宁夏将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办国家公园图片展
- “3.5分饭店”走热 年轻人为何“反向种草”中低分饭店?
- 清爽解渴的苏打水有“健康功效”吗?
- 广东东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1万亿元
- 越刷越心累 86.1%受访者会漫无目的刷手机
- 热门推荐
-
- 和评理 |中方劝和促谈 西方延长流血冲突
- 寒假作业岂能因“财”施教
- 你的房贷利率调整了吗?
- 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藏口岸贸易活力绽放
- 餐饮就业报告:服务员、中餐厨师求职意愿高
- 品读百岁戴泽如画人生
- 中国汽研:中国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风阻水平总体优于进口车
- 炙烤来袭!高温下“冷”职业真爽吗?
- 通用人工智能助力长三角产业数字化转型
- 安徽马鞍山造新能源叉车如何从郑蒲港走向世界?
- 劳动节北京最高气温将升至27℃ 今夜大部地区有阵雨
- 中新健康丨专家:单克隆抗体是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发展方向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林火持续肆虐 超30处民宅被毁
- 内蒙古额尔古纳开栓供暖
- 东山山海艺术节首批项目启动
- 英国凯特王妃近半年来首次公开露面
- 这么热的三伏天,古人是怎么过来的?
- 弘扬锣鼓文化 山西太原800余人同台竞技擂战鼓
- 六强争霸品类多样 2025年中国内地电影春节档将启
- 北京站、上海飞机制造厂、青藏公路等入选第三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