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社保“第六险”如何为中国家庭减负?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李腾飞)“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写进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迈入老龄化社会,这一聚焦失能老人护理的社保“第六险”如何为中国家庭减负?
长期护理保险指的是向因疾病、衰老或伤残而丧失自理能力,不得不长期在家或医疗机构接受护理的失能人员支付费用、提供服务的保险。它被称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5项社会保险之外的“第六险”。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秦海涛援引数据称,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人,占比21.1%。另据调查,2022年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人,2025年将上升至7279万人。
老龄人口占比扩大,如何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家庭关心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于旭波认为,全面推进实施长护险制度,不但可以为家庭减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护致贫”,减少慢性疾病对医院的长期依赖。
2016年,中国15个城市启动了长护险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扩大到49个城市。截至2022年底,中国长护险参保人数达1.69亿人。“与失能人口规模相比,长护险参保人数总体仍然偏少,亟需扩面。”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红霞说。
但长护险资金从何而来,仍是要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俊彩说,目前,试点城市长护险筹资对医保基金依赖度很高,并未形成独立、稳定的筹资来源。
针对筹资渠道窄的现状,秦海涛建议,居民参保采取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资。探索根据职业和年龄等不同条件划分筹资标准,并建立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等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于旭波建议,可将长护险作为独立险种纳入社会保险法,推动长护险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筹资机制,通过优化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统筹管理和集约使用国家各项涉老资金等方式,为长护险留出充足筹资来源。
减轻家庭护理负担是长护险的核心目标,以2025年7279万失能、半失能人数估算,将来中国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达上千万,缺口不小。
刘俊彩认为,需要加强养老服务产业建设,重视医养结合,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运用市场化机制拉动社会资本投入;并探索建立以“社会长护险为基础、商业长护险作补充”的制度体系,让商业长护险满足群众多层级的护理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建议,对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政府应当从顶层设计上出台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为困难老人“兜底”;再让社会机构和专业护理人员提供服务,由政府和家庭来购买,这样对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服务才能长久。
护理人员缺口则需通过人才培训体系调整逐渐弥补。黄红霞说,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可以根据新增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在岗和社会有意愿人员的培训。(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各地开足马力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 重庆现有2.6万处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148.3万件
- 我国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一系列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 大雾弥漫 天津法院带您直击执行第一线
- 俄国防部称拦截乌方导弹 残骸坠市区致十余人受伤
- 韩国首尔降下大雪 积雪量超16厘米创纪录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首次由京津冀三地共同主办
-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做好粮食收储和进口两篇文章
- 受降雨影响,8月2日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部分列车停运
- 直击闽西暴雨灾区:重建家园
- 国际演出回归申城舞台
-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未来发展前景光明
- 中国11月末M2同比增长7.1%
-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里水)加速器开园 探索科技企业孵化
- 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启幕
- 图览丨与中国情谊源远流长,斯洛文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 案值超5000万元!海口海关摧毁一走私保健品特大犯罪网络
- 广西南宁等市今明两天有中雨 局地大雨到暴雨
- 50多家“粤企”北上参展“哈洽会” “岭南荔枝”点燃会场
- 热门推荐
-
- 藏北草原上的凡人微光
- 云冈石窟今年以来接待游客破400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三亚丰富特惠旅游产品供给 迎接“五一”假期
- 《人生之路》:一曲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澎湃交响
- 美国青年“徽游记”:迎客松前续友谊
- 财政部:决定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 2024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揭晓 上海、重庆、北京位列发展活力前三
- 美国检察官建议司法部对波音公司提起刑事指控
- 韩医协发起集体停诊行动
- 探馆广交会 采购商越来越认可“中国设计”!
- 国博专家杭州解析:“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 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典亮世界丛书”
- 秋来著花满庭芳
- 推动5G深度融入经济社会
- 中国非遗博览会见闻:“新生代”接棒,传统正“青春”
- 7月31日央行开展2516.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西藏首单“董责险”落地
- 商务部:2025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5700万吨
- 六位学者现身学术论坛 对话“中国式现代化”
- 乌防长:乌军计划组建两个“豹2”坦克营和多个“豹1”坦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