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宅家会胖她却瘦了3公斤 专家解析
以为宅家会胖她却瘦了3公斤
专家:缓解焦虑 恢复规律生活会好转
长江日报讯(记者毛茵)每天宅在家里,除了吃饭刷手机就是睡觉,很多人以为解禁之日一定胖了一圈。30岁的尤女士3月29日称体重发现,自己比1月中旬竟然少了3公斤,一问圈中朋友,“无意中”减了肥的还不止她一个。心理和营养专家解释,生活不规律是主要原因,即使是健康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需进一步关照自我身心健康,恢复有规律的生活。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蔡红琳说,新冠肺炎带给人恐惧、紧张、焦虑,以致出现睡眠问题,睡不好觉也是一种消耗。生活不规律,活动量减少,有的人一天只吃两餐甚至一餐。对于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出现摄食障碍。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分析体重变化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因疫情导致体重减轻,有4个方面的原因:焦虑抑郁情绪导致食欲变差;焦虑较重时会处于高代谢的状态,导致体重减轻;有些抑郁患者会存在睡眠问题,人体在觉醒状态下的消耗较睡眠状态高,会导致体重减轻;疫情期间物资供应有限,可能比平时进食更加节制也会导致体重减轻。第二种情况是因焦虑等情绪,使一部分人通过摄食和咀嚼来下意识地缓解焦虑情绪,反而使体重增加的情况。
蔡红琳认为,疫情期间体重在5%范围内的波动都正常。随着复工复产,我们的生活会更有规律一些,营养成分的摄入会全面一些,吸收率也会高一些。如果是普通健康人,不必刻意去增加体重,恢复正常饮食即可。我们要关注那些有基础疾病明显营养不良的人,需要增加全营养配方成分,睡前加一次餐,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李闻天主任提示,对于那些过于紧张和焦虑的人,尤其是老人,长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还是需要心理干预,由专业医生对症治疗。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做鞋子到修文物:七旬“文物医生”的半生缘
- 菲仕兰2024年爱心月嫂项目启动
- 地铁站外黑车骑手挂码揽客
- 老手艺融入新时尚 浙江“90后”青年“非遗竹”里探共富
- 河南降水增多墒情改善 全省75%测站无旱情
- 日本众议院正式解散
- 中国体育电影难就难在还原真人真事
- 俄北奥塞梯共和国首府一购物中心发生燃气爆炸 已致多人伤亡
- 大风蓝色预警: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部分地区阵风将达8至9级
- 2024年国防工业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
- (申城风景线)沪人吃“长寿面”结伴过重阳
- 四川雅江县森林火灾启动四级响应 7架直升机增援
- 人赃俱获!境外间谍企图窃取我沿海海岛军事秘密当场被抓
- 《中俄(苏)交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出版
- @所有人 来看12339的“正确打开方式”
- 流行语背后的情绪价值
- 探访智慧化更新上海老厂房转型项目:采用最新AI算法 实现精细化管理
- 十年来中国累计节约能源消费约14亿吨标准煤
- 解码黄永存等47人涉黑案审判前后 467页判决书“见证”涉黑组织覆灭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广林村的华丽蜕变:民富村强产业兴
- 热门推荐
-
- 三星堆博物馆: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讲学、直播等行为
- 江苏南通警方集中销毁非法枪爆物品
-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实践要求与战略选择》在北京发布
- 西藏阿里:警地携手共谱法治“协奏曲”
- 中国建设银行优秀县域支行巡礼丨河北廊坊燕郊支行
- 31省份上半年GDP全部出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13省份增速超6%
- (新春见闻)中越铁路春运“赶车人”:见证提速盼高铁
- 广西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让优质资源惠及每一个学生
- 9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14元 下调32个基点
- 重庆首届三峡人才节在万州开幕 助力库区人才协同发展
- 黑龙江省公布“圈养东北虎基因组”重要发现
- (投资中国)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虹桥人力资源服务全球发展大会举行 一批成果落地
- 夏季避暑“候鸟式”旅居 渐成中国民众旅游新方式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妙“纸”生花亮相海外 非遗传承人巧“剪”世界促交流
- 去年哥伦比亚森林砍伐面积降至23年来最低点
- 计划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上海发布最新《实施方案》
- 报告称“一带一路”电影周是构建突破狭隘文化圈层的窗口
- 人民财评:扭住“牛鼻子”,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