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高铁投资的综合账
1∶3——这是高铁投资的带动比。1亿元高铁投资可直接带动冶金、建筑、制造等关联产业投资3亿元左右,创造就业岗位2200多个。
1∶5——这是高铁产业的拉动比。一组“复兴号”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辐射600余家一级配套企业、1500余家二级供应商,形成5倍的产业拉动效应。
不仅带动投资增长、拉动产业链发展,随着网络不断完善,我国铁路也有效拉近了各地的时空距离,催生同城效应,加快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铁路沿线上,一条条新型城镇带、旅游黄金带、产业聚集带、经济繁荣带蓬勃兴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投资乘数效应显著
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温高铁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高铁联络通道,串联起浙江省内的杭州、金义、温州都市圈。它的开通,意味着浙江初步形成陆域一小时交通圈。
“截至2023年底,浙江省铁路运营里程达3989公里,基本形成以沪杭、杭长、合杭等多条铁路干线为主骨架的铁路网,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重要支撑。”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铁路所高级经济师靳丽芳介绍。
不只是浙江,各地和各级交通部门都十分重视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持续保持稳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经济研究团队专家罗诗屹表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方向,对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5万亿元,累计建成投产铁路6.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铁路和高铁营业里程增长速度远高于世界上主要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于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和投资仍然保持较高强度。
在华北,雄安至忻州高铁雄保段已全面进入快速制梁阶段。中铁电气化局铁路工程公司雄忻高铁项目经理刘兴介绍,年内可以实现大桥主体全部完工,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2亿元。
在东北,随着第一根钢轨缓缓铺设,沈白高铁正式进入铺设阶段。沈白高铁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构建东北东部铁路快速通道。
“高铁投资乘数效应显著。”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肖永清介绍,高铁领域持续多年高位投资,不仅保障了铁路建设顺利推进,也有效带动了冶金、建筑、制造等关联产业投资,对稳投资、稳增长、稳就业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轨道交通是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价值链、市场链最丰富的门类之一,对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肖永清介绍,我国高铁发展经历了从自力更生自主设计,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持续全面自主创新引领世界的历程,形成了庞大的高铁全产业链条。高铁系统快速发展,对冶金、机械、材料、电子、电气、化工、建筑、精密仪器等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了直接推动作用。
以门为例。起初,国内动车组电动塞拉门大多依赖进口,国内并没有厂商能够独立研制生产,相关核心技术一直受制于人,采购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让“中国造”的塞拉门自由开合,中车长客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联合国内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配合、攻坚克难。经过坚持不懈科技创新,我国充分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塞拉门设计与制造技术,研发的高速动车组CR400系列电动塞拉门技术指标已达到甚至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不仅满足自身需求,我国自主生产的电动塞拉门还配套给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国际轨道车辆生产商,并在公交车门、地铁屏蔽门等领域实现技术平移,带动我国相关产品、企业、行业等共同提升。
在高铁各个系统和部件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高铁生产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协同验证、协同产业化,不断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介绍,中国中车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积累的技术创新、研发管理经验,延伸到300多家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引导其在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改进提升。
拉动区域协调增长
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将渝宜合作列为典范——“重庆产的长安深蓝汽车,离不开四川宜宾的电池”。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能够快速聚集发展,得益于当地拥有配套完备的“铁公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祯海表示:“2023年底成宜高铁开通,从宜宾出发到天府机场站实现零换乘,出行更方便了。”
高铁带来交通便捷相连,促进人员加快往来,以宜宾为中心的锂电新产业实现了经济体量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能级提升。
像成宜高铁这样一条线路带动一片区域的例子还有很多。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副主任李敬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重大铁路项目开通运营,有效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铁路网络连通了天南海北,加快了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产业转移和协作,有效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虽然暑期旅游高峰已过,但慕名前往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打卡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随着兰新高铁开通运营,进出哈密更加方便了。哈密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林海波介绍,今年以来,借助高铁等立体交通网络,哈密市以“旅游+”为先导,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业提质发展。
杭温高铁开通后,有效盘活了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铁建工集团仙居站项目经理刘威介绍,仙居站位于官路镇西陈村,将串联起神仙居、淡竹休闲谷等旅游资源,带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高铁突破了地域的物理阻隔,促进更大范围分工协作,加快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增添了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肖永清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部门持续强化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高铁和城际铁路建设,提升铁道通道能力和质量,有力发挥了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潘卓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称打击乌军事设施 乌称击落俄军预警机
- 为节省成本 大众考虑首次关闭德国工厂
- 台上看剧,街边遇戏: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9月启幕
- 故宫博物院:2月1日对教师和本科、专科院校学生免费开放
- 《狂飙》:扫黑除恶题材创作的新探索
- 甘肃临夏驰援西藏震区1.5万余件救灾物资
- 企业销售收入明显改善 2024年四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多方面亮点
- 宁夏银川抗震救援工作进展顺利 应急救援迅速、物资储备丰富
- 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在沪开幕 郁慕明携新作参展
-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提名约翰逊为新议长候选人
- 中国国际形象全球调查报告首次发布:近八成国外民众对中国发展前景有信心
- 雅万高铁安全平稳运营一周年:累计发送旅客579万人次
- 【世界说】业界专家:稍作研究便可知,所谓中国“产能过剩”一说根本站不住脚
- (新春走基层)“老底子”年俗迸新意 浙江宁海古村透文化味
- 中国严寒地区跨径最大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物全面“出水”
- 竹内亮:我非常喜欢中国充满活力的变化
- 上海迪士尼涨价日期临近,中国会建第三座迪士尼乐园吗?
- “安薪北京”夏季专项行动为农民工追发工资1.12亿元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钉”在林场38年的老张:用心护卫这片山林
- 热门推荐
-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以政策促发展 浙江宁波船舶运力规模破1100万载重吨
- 李刚田书法篆刻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3月19日央行开展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突发!以色列拉响警报,军方称未能拦截导弹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信宜黑榄产业年产值逾4亿元 精雕细刻解侨亲乡愁
- (走进中国乡村)深山布福娜出苗乡 巧变面膜销海外
- 养老院动辄数万元预收费行不通了
- 中国边城黑河暴雪持续 多方合力保障城市运转
- 大熊猫龙凤胎“渝可”“渝爱”庆生 游客祝“熊生顺遂”
- 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 加拿大魁北克省公交车撞托儿所肇事司机被控一级谋杀等罪名
- “甲醇经济领跑者”山西晋中:激发绿色低碳经济强劲引擎
- 较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中国 中东部局地降温超10℃
- 寒风吹热电暖产品市场 “取暖神器”你买对了吗?
- 朝鲜谴责美国核潜艇驶入韩国釜山港
- 中国官方发文防范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
- 广东大范围降水来袭 珠三角等地有大雨局部暴雨
- “允文允武”的阿尔及利亚青年:主动遇见,拥抱中国
- 这一夜,有居民家中留宿11位“临时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