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编舞家“邂逅”北京 与中国舞者合作包容性舞蹈展演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高凯)荷兰编舞家阿德里安·吕特因(Adriaan Luteijn)和他的包容性舞蹈作品《邂逅》(《Iungo》)日前来到北京,在798CUBE里呈现与北京舞者合作的展演。
据介绍,该项目由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身身不息和798CUBE联合主办,北京9当代舞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欣舞姿舞团作为合作伙伴。最新版本的《邂逅》汇聚了8名来自中国的专业与非专业舞者,包括四名专业舞者、一名老龄舞者、一名轮椅舞者、一名唐氏舞者和一名听障舞者。每一位舞者都以自己的方式闪耀,并且共同描绘出了新的形状:邂逅北京。
“Iungo”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汇聚/连接”,而这正是荷兰Introdans舞团编舞阿德里安·吕特因所擅长的。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由他所创排的系列作品《邂逅》,将来自不同身体状况、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智力状况的人们,与受过专业训练的现代舞蹈演员汇聚在一起,以向公众传达“舞蹈是为每个人准备的,即使是不符合标准概念的舞者,也能深深打动并震撼观众”的理念。
荷兰编舞家“邂逅”北京 与中国舞者合作包容性舞蹈展演。演出方供图
IUNGO是吕特因所创新的一种编舞形式。在邂逅北京之前,吕特因曾合作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的舞团,共同呈现了不同版本的《邂逅》,《邂逅》的艺术基本要素始终包含:长凳——舞者遇见彼此的地方;音乐——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中的小广板(Larghetto);一些既定的舞蹈组合和模式;由现代当代舞者和不同身体状况、智力状况、社会文化背景、舞蹈水平或年龄的舞者组成的演员阵容。(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军弃守东部要地 俄军终获重大胜利
- 文旅商融合多场景 丰富国庆假日体验
- 商务部:今年1-9月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4万亿元,同比增长5.4%
- 前4月广州进口生物医药产品超55.6亿元
- (新春走基层)铁路“CT医生”:每天分析3000张照片 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 模拟发生7.0级地震 内蒙古消防开展实战拉动演练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两种新矿物
- 陕西聚焦重点产业链发展 构建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 一天引发两起火情 柳絮的“火气”为何这么大?
- 投资25.2亿元 辽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6%
- 丽江:旅游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 3万套《黑神话:悟空》邮品5秒售罄
- 北京多措推进慢行系统发展 提升舒适度鼓励慢行出行
-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逝世 曾创建民族声乐“七字标准”
- 报告称中国城市群之间已形成联结带动
- 支付行业将迎重要监管细则 “金融消保”正刻入机构基因
- 建“云顶天宫”通“雪国专列” 新雪季长白山扩容迎客
- 这个假期,“返乡”就是我的毕业旅行
- 印尼高官:苹果将在印尼投资10亿美元
- 海南岛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陆续营业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危险品运输司机巩学峰:十年平凡路 成就不平凡
- 杭州全面取消二手房限购
- (经济观察)8月中国经济为何加快恢复?
- 山西太原警方打掉一快递引流电诈犯罪团伙 上千人被骗上亿元
- 【时事观察】美军基地疑“放毒”,日本政府能咋办
- 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 吃什么?去哪儿玩?数说端午消费
- 甘肃高校:教育之花“向西”绽放 文化搭桥述中国故事
- 上了岁数的人说话速度快 大脑更健康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粘膏染”到“马尾绣” 贵州黔南民族技艺何以“出山”又“出海”?
- 美媒:美国土安全部将对特勤局安保工作展开调查
- 建立专家库加强应急科普 青海完善地震灾害防范应对机制
- 兰州首家失恋博物馆治“心病”解“心结”
- 甲流患者近期增多,专家提醒:服用奥司他韦请遵医嘱
- 山西太原警方“净网2023”破获涉网案件2563起 2739人落网
- 陕西发布暴雨蓝色及强对流黄色预警
- 希腊学者:中国反腐败经验值得借鉴 中欧合作意义重大
- 【透视】羡慕!印度博主:中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超印度
- 海南自贸港全球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 广邀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
- 90后立遗嘱处分支付宝、微信权益 老人留“温情遗嘱”诉嘱托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