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皮肤被低温灼伤了!小心“取暖神器”变伤人“凶器”
一觉醒来皮肤被低温灼伤了!小心“取暖神器”变伤人“凶器”,冬季取暖电器该怎样正确使用?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采暖季后,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种暖宝宝、电热毯、发热器等一系列“取暖神器”出现了。这当中有拿在手里的,有贴在身上的,还有放在身旁发热的,但是使用时的不当操作,造成低温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近日,江苏盐城一位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结果把暖宝宝揭开时皮肤出现了严重损伤。避免“取暖神器”变伤人“凶器”,应该如何识别?
记者搜索发现,用暖宝宝、电热毯等自发热的“取暖神器”时,事故时有发生。“取暖神器”使用不当,轻则灼伤留疤,重则酿成火灾悲剧。今年10月8日,北京市顺义区一居民住宅楼卧室内电热毯未关,引发火灾。北京市房山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中级专业工程师庞威介绍,尽管火势被及时控制,但火灾仍导致卧室内的床褥、室内装修、照明灯、窗户窗帘以及空调等物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过火烧损。
庞威表示:“消防人员在现场发现了电热毯的残留物,以及被火烧毁的被褥,插线板仍连接着电热毯的插头,且开关处于开启状态。经调查走访,该住户于10月7日晚,在东南侧卧室床上使用了电热毯,但第二天早起上班时,忘记关闭电热毯的电源开关,从而埋下了火灾隐患。卧室内的电热毯持续加热,导致被褥逐渐过热并引发火灾。”
庞威说,市面上常见的电热毯,其发热原理通常为毯体内的加热丝在连接电源后,快速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在使用电热毯时,会存在使用不当的安全隐患。
庞威介绍:“大多数的电热毯火灾,是由于加热丝发生断裂,或接触不良产生高温导致的,温度可能达到800℃以上,可以轻易地烫穿加热丝的绝缘皮和电热毯毯面,再将被褥里棉花、羽绒等引燃。由于冬季居民使用的被褥普遍较厚,当电热毯发生电器故障,导致加热丝温度过高引燃被褥后,因氧气不足,往往一开始会长时间处于阴燃状态,此时居民也大多处于睡眠之中,较难察觉到被褥表面的温度异样。若是过上一段时间再抬起被褥,会有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散出,同时随着被褥下阴燃面积的逐渐扩大,一旦被褥被掀开接触到大量新鲜空气,火焰就会迅速蹿升,直到吞噬整床被褥。”
“取暖神器”的伤害是不知不觉的,由于温度并不是高得离谱,所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低温烫伤的危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宁丽告诉记者,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到50℃之间,皮肤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重。
王宁丽说:“低温烫伤的温度在44℃到50℃之间。如果是44℃,在皮肤持续接触大概6个小时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如果是49℃,持续3分钟皮肤就会损伤,9分钟皮肤就会坏死。”
王宁丽说,近期接诊的低温烫伤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暖宝宝、电热毯或热水袋等“取暖神器”使用不当导致的。
王宁丽表示:“低温烫伤的感觉并不明显,是属于渐进式的,不会觉得非常痛苦,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或者像烤红薯,不温不火,但是它里边全部烤熟了。皮肤会出现结痂,或者直接从皮下就坏死了。”
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售卖的“取暖神器”安全提示部分,均有标注“禁止直接接触皮肤”的警示。试想,当你把一个暖手宝放在手臂上,温度刚好,既不冷也不热,是不是感觉特别舒服?但正是这种“刚刚好”的温度,即45℃到60℃之间,因为不会触发我们的疼痛警报,反而让皮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伤害。庞威表示,这当中,除了电器本身质量的问题外,部分人为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也是导致受伤的重要原因。
庞威说:“通常电热毯的安全使用年限为6年,如果超期使用就会导致内部元件老化,从而引发短路或起火。此外大家在对电热毯进行收纳时,喜欢将其折叠起来,这样的做法也会导致加热丝发生弯折,增加断裂风险。”
国家智能电网应用产品质检中心测试工程师江佳琴提示,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并且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江佳琴表示:“购买‘取暖神器’时应该选择正规的渠道,并查看产品的规格、型号、商标是否跟说明书一致。购买电热毯的时候,因为电热毯属于‘3C’产品,所以需要注意是否有‘3C’标识。如果消费者对‘3C’认证有疑惑,可以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上查询是否真实有效。品种和规格可根据个人选择进行购买。使用之前一定要先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关注注意事项,避免正常使用中的不当操作。”
皮肤科医生王宁丽进一步提醒,冬季使用取暖用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低温烫伤的情况,注意皮肤感受,如果出现温度过高或不适,应立即移开热源,并检查皮肤状态。
王宁丽表示:“低温烫伤跟其他普通烫伤、水火烫伤的解决方法一样。第一是冲,让烫伤的部位处在凉水下至少10分钟;第二,在烫伤的部位把衣服剪开,减少摩擦;第三是泡,泡在冷水中约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第四是盖,有水泡或者坏死的二度以上的烫伤,建议用干净的毛巾覆盖,减少继发感染;最后是送,及时就医,避免继发感染,预防留疤痕。”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运首日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8935.2万人次
- 直播间连麦相亲 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模式
- 甲骨文进入智能化时代 数字“焕活”冷门学科
- 年轻人为何喜欢闲置交易?开源节流外,还收获什么?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首次发布相关评价体系
- 山西多方面发力 推动外贸外资稳量提质
- 5月29日央行开展2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江西省甘肃商会成立 增进赣陇两地经贸交流合作
- 外媒聚焦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世界看到中国经济强劲动力
- 纪念朱光亚诞辰100周年专题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开展
- 中国红基会:小天使基金累计资助白血病患儿58993人次
- “‘桥’见海河,邂逅浪漫” 天津举办桥边音乐汇系列活动
- 在这些名人的家,寻找“凝聚人心”的密码
- 广西电力部门开辟抗旱“绿色通道” 农户办电不花钱
- 课间十分钟,可能对孩子一生带来影响
- 吉林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价值将获更好呈现
- 夸大宣传诱人下单 短视频平台假人设假剧本乱象调查
- 民调: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与不支持率持平 均为38%
- 安徽合肥: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 国家卫健委:全国现有职业病诊断机构620家
- 热门推荐
-
- 新疆铁路开行年内第100趟旅游列车
- 四川岷江东风岩航电枢纽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 音乐剧《猴王问世》即日开演 观众亦是剧中人
- 北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 8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5元 上调90个基点
- (乡村行·看振兴)闽北为果农举办柑橘节助力产业发展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称冲突正“回到”俄领土 俄官员称若领土丢失将动用核武器
-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构建开放数据空间网络
- 重庆连续13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中国两轮电动车跨境出海合作示范基地在江苏无锡揭牌
- “烟台—岛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交流大会”召开
- 上厕所太频繁辞退理由还能再奇葩点吗
- 2022年广州跨境电商规模突破千亿元 继续领跑全国
- 上海: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3500亿美元 7万多家外资企业蓬勃发展
- 安阳红旗渠机场今日正式通航
- 多方在长白山共话生物圈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 每五人就有一人高血压!专家建议限盐减重动起来
- 武汉市第12座长江大桥进入主缆架设阶段
- 乌鲁木齐板房沟景区突发融雪性洪水 30名游客被困民警救援
- 四川剑阁“体检”翠云廊古柏 先进智能设备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