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进入智能化时代 数字“焕活”冷门学科
图为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焦清局介绍情况。 王宇 摄
中新网安阳5月15日电(王宇)登录一个网站,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快速查询到需要的甲骨文资料。如今,甲骨文作为一门冷门学科已被数字“焕活”,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近日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来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切身感受到甲骨文智能化时代的神奇魅力。
据了解,该实验室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甲骨文研究,凝练形成了“甲骨文大数据平台、甲骨文识别与字形分析、甲骨文语言计算、甲骨文与殷墟科技考古”四个研究方向。
在实验室里,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副主任焦清局登录”殷契文渊”网站,在字形库中选择甲骨字”人”字形,瞬间,所有包含该字形的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
“殷契文渊”是由安阳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建设的非营利性网站,为甲骨学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是了解、学习、研究甲骨文的互联网窗口,破解了过去获取甲骨文研究资料难的瓶颈。
“因为甲骨片材质特殊,片多易碎,并且分布全球各地,语言信息多不完整。以前甲骨碎片都是靠记忆和手工来拼合,数据数字化以后,可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进行自动缀合。”焦清局介绍说。
截至目前,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共缀合甲骨碎片41组,同时还发布了甲骨文的检测、识别、手写数据集,为计算机学者提供了检测、识别甲骨文标准的数据集。
除了“殷契文渊”网站,该实验室今年4月份还发布了面向大众的微信小程序“了不起的甲骨文”。该小程序通过故事性引入、游戏化互动、社交化分享等方式吸引公众了解甲骨文及汉字的演变,为甲骨文数字“焕活”提供了新的助力。
5月14日,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甲骨文蕴含着丰富的造字智慧和文化价值,急需将冷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大家喜闻乐见并愿意参与的普惠文化服务;甲骨文活化利用的素材有限、手段传统、渠道不畅,急需系统化开展工作。
据介绍,当前已经出土的甲骨有15万至16万片,自然损坏速度较快,急需进行数据采集以实现在数字空间永久化保存;已经发现的约4500个甲骨字,其中约3000个尚未释读,甲骨文专家学者数量少,急需智能工具帮助提升字形匹配的搜索效率、推荐破译的相关线索。
值得关注的是,“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所使用的甲骨文高质量数据,正源自“殷契文渊”,打造出甲骨文的全信息模型。这样既可以为公众提供参与甲骨文传承活化的互动平台,也可以帮助专家学者进行甲骨文保护研究。
“我们把不同的甲骨图片进行对齐叠加,每个图层显示不同的信息。因为甲骨里面好多字很难看到,所以我们通过红外线摄影、光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产生不同的图层,让大众真正了解甲骨文,看看甲骨文究竟长什么样。”刘永革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论坛)
- 机器人辅助帕金森病手术 创伤小效果好
- 香港新生代的内地“职场”体验
- 【时事观察】特朗普被起诉或引发三重后果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 国内首个!数据传输的“专用高速通道”来了
- 菲仕兰捐赠4万余罐奶粉助力困境儿童营养改善
- 山东非遗课堂“圈粉”青少年 “点亮”多彩传承
- 维生素B6可减少焦虑和抑郁
- 中国三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网络拍卖市场秩序
- 非遗民俗+禁毒 青海西宁禁毒知识传播更接地气
- (聚焦中非合作)湖南近三年对非进出口额年均增23.1%
- 有人建议禁止带菜筐上地铁?“背篓专线”这样回应→
- 各地抓好抗灾减灾和秋冬蔬菜生产 确保生产稳定、供应充足
- 西工大仿生扑翼飞行器再获新突破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安徽六安:农文旅融合添动能 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北京亦庄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 俄防长绍伊古介绍特别军事行动进展:不断向前推进
- “加足马力”促发展 浙江成立浙商研究中心
- 热门推荐
-
- 欧盟调派消防飞机驰援葡萄牙应对野火
- 中国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在天津投产
- 传统习俗邂逅流行元素 迎中秋国风文化活动“圈粉”年轻人
- 北京圆明园通报“4只黑天鹅死亡”:均为动物咬伤致死
- “最美乡贤”宋昌美:带富多方的白茶仙子
- “清凉经济”融合侗苗民俗风情 湖南会同乡村谱写幸福乐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投运一年:枢纽功能渐显现
- 马斯克宣布推特最新改革 网友:“推特已死”
- 日坛公园10余处古建完成修缮对外开放
- 马祖品牌首次被认定为大陆老字号 台商:“坚定了拓展大陆市场的信心”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多项服务功能“遥遥领先”
- 山西一民企25年捐资助学3.63亿元 惠及全国2.5万余名学子
- 生态环境部:着力构建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 越冬候鸟陆续飞抵鄱阳湖 三趾滨鹬首次在江西都昌露面
- 12年了,叙利亚何时才能挣脱“美国黑手”
- 前9月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6.2%
- 最新民调揭美国政治信任危机:“拜登父子有不道德行为”丨世界观
- 记录2023丨美国社会“旧疾”未愈“新病”缠身
- 中新真探:断食减肥见效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