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芡实叩开致富门
小小芡实叩开致富门
思本村紧抓产业兴旺“牛鼻子”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芡实叶层层叠叠,碧叶蓝天连成一片。 梁桂婵 摄
芡实种植基地负责人展示芡实果。 梁桂婵 摄
驱车驶入新兴县东成镇思本村,穿过田间小路,眼前一望无际的水田中,铺满了如荷叶般浮在水面的绿色芡实叶,层层叠叠,微风拂过,叶面轻轻颤动,放眼望去,绿水、蓝天、青山连成一片,勾勒出一幅盎然画卷。不禁让人联想起宋代诗人姜特立的《芡实》所描绘的“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
在承包人梁先生和思本村民的眼里,这片“包裹借荷香”的芡实承载着他们的致富梦想,也是东成镇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东成镇思本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
发挥资源优势种芡实谋发展
“芡实,又名‘鸡头米’,全身都是宝,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固肾益精、补脾止泻、除湿止滞,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一直潜在广东人的靓汤中。”介绍起芡实的种植和价值,东成镇思本村芡实种植基地负责人冯伟洪如数家珍,俨然一名农业专家。“芡实喜温暖、阳光充足,不耐寒也不耐旱。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水深30至90厘米。”
新兴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对农业生产颇为有利。而位于新兴县东部的东成镇水网密布,更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如今,随着芡实种植基地的发展,芡实逐渐成为当地一种水生特产。
“2018年开始在这边种植芡实,这里的水土以及气候都很适合芡实生长,很不错。”冯伟洪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肇庆种植芡实,由于肇庆已经饱满,所以向外拓展。几经考察,新兴东成是不错的选择,所以直接在这里把村民丢荒闲置地租用起来,开发种植芡实。“基地落地在东成镇思本村,是看中了这里具有水源水质好、土壤地质适宜和交通便利的综合优势。”
来自肇庆的芡实基地承包人梁先生不仅具有多年种植经验,在肇庆拥有1100多亩的芡实种植基地,在开平也种植了近400亩芡实,还具有成熟专业的制作中药技术和稳定的销售路径,芡实成品广销出口台湾,近年来在国内的销售行情也持续见好。
放眼望去,芡实种植基地一望无际,绿水蓝天连成一片。据介绍,芡实种植基地占地260多亩,如今正值旺盛生长期。每年11、12月份,将迎来芡实的丰收季,基地负责人冯伟洪将带着工人划着小船穿梭在芡实叶之中,采收成熟的芡实苞。
“农业是看天吃饭,气象与农业的联系十分紧密。”冯伟洪介绍,2018年的第一年收成虽然受台风影响造成部分损失,但他们仍然对思本村的种植芡实的前景非常看好。“今年天气稍微好些,按照目前情况来看,估计今年收成会很好。”
思本村芡实种植基地年产量每亩达500至600斤,按照市场行情能卖出每斤5至6元的价钱,年产值达78.65万元。
实施土地流转促农民增收
“自从将一亩多土地流转给基地种芡实后,每年都有1000多元的租金,挺好的,总比丢荒闲置在那好,每年都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在思本村,村民李阿姨有感而发。
据思本村支书区绍华介绍,思本村大多数村民从事皮具行业,俗称“制作银包”,因此不少村民的自家田地都处于闲置丢荒状态。“芡实种植基地的地块以前就是丢荒闲置的水田,如今,以每亩800元/年的价格租给种植基地,真正把丢荒闲置的田地盘活起来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
以前,丢荒闲置的田地草木疯长、蛇鼠成灾;如今,可见土地流转后基地繁忙景象,一颗颗圆圆的小小芡实果,逐渐叩开致富门。
“目前基地约260多亩,我们将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将在两年内扩大种植规模,计划扩大至千亩以上。”冯伟洪告诉笔者,随着第一年的成功试验,他们计划不断扩大芡实种植基地的规模,进一步实现连片种植效益。
说起芡实的种植、采收流程,冯伟洪滔滔不绝:“种植芡实,主要工作是防虫防菌,平时主要是加强检查,看到哪里起菌或者有虫害,要及时灭杀,有时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聘请村里的劳动力帮忙,日结算工资,方便我们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
芡实种植基地在种植期、施肥和除虫阶段都会聘请思本村十余名贫困村民劳作,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黄金炎就是基地聘请的人员之一,笔者走访当天,他正来到基地开展施肥、割草等工作。
“在这里工作挺好的,虽然不是天天有工作,但每周都有三天左右,每天工资120元至150元,一个星期做下来也有好几百块钱,能帮补家庭部分开支。”黄金炎告诉笔者,在芡实种植基地工作自由、方便,跟着基地负责人一起学着干,还能照顾到家庭,是个不错的选择。
小小的一颗芡实,承载着东成镇特色种植产业的希望之苗。思本村芡实种植基地不仅推进了思本村产业发展,实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随着不断扩大的芡实种植水面,年年增长的芡实产量,东成思本芡实将逐步从特产变成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梁桂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圳再添一座大型康复花园式医院
- 美国两客机在机场相撞 一架载满乘客,机翼被折断
- 打好能源稳产保供“组合拳” 全力迎峰度冬
- 新规落地倒计时 射频美容仪洗牌加剧
- 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正式启动
- 邮储银行举办数字金融大会暨手机银行10.0发布会
- 卡游发起“植此青绿·长城共筑”活动 在春天一起“浇”个朋友
- 专家:感染流感病毒应尽早服药 可缩短病程
- 人物纪录片《巴金》研讨会在京举行
- 人民财评:扭住“牛鼻子”,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 榴莲市场越来越“卷”!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敲开中国市场大门
- “剧本杀”进课堂,学生主创还原历史场景
- 江西省交投新能源集团揭牌 开启“碳路”新征程
- 确保不遗漏任何车辆人员 梅大高速塌方灾害救援将不间断开展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念好“四字诀” 全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 植此青绿!广东开展争做绿美守护者活动
- 新华时评:翻一翻美国人权记录的“烂账”
- 牛奶收购价连续27个月同比下跌 行业复苏进程面临推迟
- 非遗出国门 中国面条通罗马
- 个人碎片与时代情理 《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研讨会举办
- 热门推荐
-
- 两艘新型执法艇在厦门列编 助打击偷渡走私
- 【时事观察】泰国能否将“变”进行到底
- 向人贩子索赔6元钱!“雷公”回应争议
- (经济观察)中国宁夏葡萄酒何以“香飘世界”?
- 长三角湿地联盟成立 共同开展跨行政区域的湿地生态保护与研究
- 深陷反犹风波和抄袭指控 哈佛大学校长宣布辞职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组驰援地震灾区
- 刘兰芳、刘长瑜、杨洪基等艺术名家齐聚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专场演出
- 艺术家华雍摘第四届金凤台·艺术8中法工艺交流计划“智慧之手”
- 珠江委专题会商部署珠江枯水期压咸补淡调度工作
- 杭港高端服务业城市会客厅揭牌 “筑巢引凤”促创新合作
- 做好这些事,帮孩子摆脱开学焦虑
- 杉杉首条自主建设超宽幅产线投产 年产5000万平方米高端“光学芯片”落地
- 炸毁北溪“愚蠢至极”,他发挥重要作用!美记者再爆料
- 大脑发育图揭示五种疾病根源 有助开发针对精神病等的干预治疗措施
- 香格里拉讲坛在云南迪庆揭牌
- 上海奉贤:政府创新尝试“基金+基地”招投联动等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兴业
- 七部门:鼓励钢铁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 建设银行举办投行业务策略会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广东)授牌仪式
- 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共议“译作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