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共议“译作者的任务”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高凯)“译作者的任务”——海外翻译家与中国作家对谈活动日前在SKP书店举办,荷兰籍翻译家施露(Annelous Stiggelbout)、乌克兰籍翻译家卡佳(Kateryna Danylova)与中国作家曹文轩、徐则臣、文珍共同参加。
本次活动由《十月》杂志主办,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暨《十月》杂志创刊4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配合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年度主题,以文学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推动当代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在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有一大批优秀的海外翻译家正在努力劳作。正是通过他们的译介工作,中国当代文学才得以更好地被世界认识和了解,向全球各地的读者呈现出立体而丰富的形象。可以说,海外翻译家们与中国当代作家们一起,共同创造和呈现了“中国当代文学”,让文学到达“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译作者的任务”。
参与本次对谈活动的荷兰籍翻译家施露表示,当自己把一部中文作品翻译成荷兰语时,首先是希望荷兰的读者、她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可以看得懂,这让她觉得有意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她认为,最难翻译的是不同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对于译者来说要重新造一个便于异国读者理解的概念,这是一种创意性的工作。她与自己翻译的当代中国作家保持着联络,有时会向被翻译的作家提出问题,以求更好地翻译、理解作品。
作家曹文轩表示,翻译家是思想和知识的伟大“解放者”。通过翻译工作,如今不同国家的大量经典,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拥有的经典。虽然不同的文明之间有互相较难理解的语境,但会有一种大家共同认定的基本的文学标准。“我们需要打开大门,欢迎外国朋友进来,让我们被不同的文明更好地理解,让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乌克兰籍翻译家卡佳表示,没有作家就没有翻译,也就没有译者。卡佳当日介绍了自己关注的中国文学作品,如杨绛的《我们仨》、张莉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暮色与跳舞熊》等。
作家徐则臣认为,译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再造了一个世界。他以中国晚清翻译家林纾为例,尽管林纾不懂外文,采用的是重新整合的翻译方法,但鲁迅、郁达夫等小说家其实都受惠于林纾的翻译,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者就是一个创造者。翻译的过程可能会丢掉一部分,但同时也会加一部分东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的那部分其实是译者基于自己的母语所做的创造性的完善。
作家文珍同时也是本场活动的客串主持。她在对谈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认为翻译者其实扮演了一个骑士的角色,作家的思想和成果就像被自己的母语困住的公主,它在一个城堡里面,等待着翻译者像骑士一样解开母语的束缚,把文学和文明解救出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武装袭击事件致23人死亡
- 【世界说】美媒:美国物价或持续保持高位 不少美国人对自身财务状况缺乏信心
- 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召开 探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中华诗词之乡”横沟桥镇:悠悠墨香染田野
- 外媒:伊朗发生针对警察的恐怖袭击 造成10人死亡
- 半年减重40斤,为何反得脂肪肝?
- 涨停!“尔滨”火到股市
- 广州地铁与越南胡志明市城铁签订合作备忘录
-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临夏“天然氧吧”迎客忙 游客乐享“绿”中游
- 2月15日长途返程车流增多 这些高速路段易拥堵
- 2024“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展览在巴黎揭幕
- 黄山、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合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营
- 韩总统尹锡悦24日起访美 7天行程有哪些重要看点?
- 海南西南海域碰撞沉没渔船已找到 8人仍失联 搜救正在进行中
- 春运前的返乡者:有人千里带药回乡,有人回村排队就医
- 河北崇礼后冬奥首个完整雪季接待游客逾440万人次
- 今年前5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绿色贷款超2000亿元
- 二月二“龙抬头”探访宁夏银川“托尼哥”的“移动理发店”
- 业内人士聚首海口寻酒业“突围与新生”
- 养老服务行业细分,新职业已超15种,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
- 热门推荐
-
- 找血迹、夺利刃,2023年它们“侦破”案件50余起
- 北京正流行的BF.7毒株:传播超快,感染后1天可排毒
- 福建一渔船在海上沉没 1人死亡 失联3人正在搜救中
- 舞蹈硕士生成了非遗的“忘年交”
- “数字敦煌”已吸引全球2200万人次访问
- 3月谣言榜丨泡发的木耳都有毒?吃香椿会致癌?不可信
- “萨克拉门托着火了”——美国科技初创企业家的悸与忧
- 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10余省(区)市旅游人士齐聚阿尔山 探寻康养游魅力
- 法国电影传奇人物阿兰·德隆去世,曾饰演“佐罗”被中国观众熟知
- (文化中国行)一眼“邂逅”万年 郑州构建智慧化博物馆发展之路
- 广东惠州: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
- 上海将努力实现中医药多个“全覆盖”
- 两大“坐标”读懂经济运行走向
- 甘肃酒泉新能源装备持续走向海外市场
- 外媒:尼日利亚一卡车“失控” 导致14人死亡
- 台风“珊珊”将趋向日本以南洋面 未来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 电解铝价格年内涨超12%!航空航天、新能源车等领域用铝需求大增
- 湖南江永持续擦亮女书名片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行走”在山乡中的“大医院” ——农工党北京市委会与青白口村的一份“健康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