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谣言榜丨泡发的木耳都有毒?吃香椿会致癌?不可信
3月是众多春菜发芽的时候,不少人食用野菜尝鲜。近期,网上有传闻称吃野菜可以抗癌?也有说法认为食用香椿会致癌?是真的吗?此外,杭州王大妈食用泡发两天的木耳致癌的消息,近期引发网友关注,不少人称木耳有毒,不敢吃了,木耳真的有毒吗?一起看看3月食品谣言有哪些。
1.泡发的木耳有毒、不能吃?即泡即食就可以
约742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媒体报道显示,浙江杭州一位王大妈食用了放置在冰箱中且在水里泡了两天的黑木耳,导致米酵菌酸中毒险丧命。不少网友认为,泡发的木耳有毒,不能吃了。
真相:阮光锋表示,黑木耳泡发可能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这种细菌本身并不致命,但它能产生致命毒素一米酵菌酸,该毒素耐热、一般烹调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人们误食产生米酵菌酸的木耳后容易中毒。但这并不意味着泡发木耳不能吃了,只要泡发时间不要过长,注意勤换水,即泡即食即可。
2.吃野菜可以抗癌?没这个作用
约631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春天正是植物发芽期,正是吃车前草、蒲公英、榆钱等野菜的时期,民间一直有传言称吃野菜可以抗癌。
真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普中国平台有文章称,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野菜被认可为抗癌植物或者药物。在临床医学上,抗代谢药、激素、免疫制剂和一些植物类抗癌药的确可杀灭部分肿瘤细胞,植物类抗癌药可以抑制有丝分裂或酶的作用,从而阻止细胞再生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但植物本身含有的天然抗癌成分含量非常少,达不到抗癌作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剂量。
3.香椿吃了会中毒、致癌?不会
约103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有传闻称香椿含有致癌物高亚硝酸盐,吃了会中毒、致癌。
真相: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在科普中国平台发文称,香椿、芹菜、莜麦菜、菠菜等常见蔬菜中都含有亚硝酸盐,很正常。香椿在发芽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最低,随着时间增加,含量才会逐渐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亚硝酸盐每日允许摄入量是0.13毫克/每千克体重。香椿在整个生长周期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约在1.475—2.778微克/克之间,以一个成年人举例,一次至少需要吃1.6千克左右的香椿才会导致中毒,日常饮食基本不会达到这个量。
4.甜水果是因为注射了甜蜜素?谣言
约255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不少人认为现在的水果越来越甜了,是因为果农、商家给水果注射甜蜜素。
真相: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给水果注射糖水、甜蜜素让水果更甜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水果有完整的生理结构,强行打针、注射的外来物质很难均匀地在果肉内分散,容易造成味道不均匀,口感不好。其次,打针注射甜蜜素会留下针眼,附近的果肉更容易腐烂变质,不利于水果保存。
5.喝隔夜的茶水会致癌?不会
约2590万个|百度搜索结果
谣言:近期,明前茶上市,网络有传言称“隔夜茶有亚硝酸盐,会致癌”。
真相:科普中国平台有文章指出,说隔夜茶会致癌的主要原因是隔夜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可能会产生致癌物亚硝胺。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只有过量摄取,且身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才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茶叶本身富含维生素C和茶多酚,反而成了合成亚硝胺的天然抑制剂。因此,隔夜茶致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从营养和卫生的角度来说,隔夜茶中的诸多营养物质均有流失,而且微生物含量会上升。如果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变质,还会因个人的身体情况造成潜在性伤害。因此,尽管隔夜茶不至于致癌,但建议少喝。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东安发展绿色产业 护林员端稳“绿饭碗”
- 白志强:下决心给这群孩子拍部电影
- 创始人亲自现身,直播能拯救天涯社区吗?
- 浙江兰溪放大内河航运优势 前11月水上货运吞吐量达314万吨
- 西双版纳边检站2024年查验“水陆空”出入境旅客超31万人次
- 苏州通报“老鸭面中吃到异物”:未检出鼠源性成分
- 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 相关国家标准已发布130余项
- 网购小猫竟用塑料筐寄来 网友质疑违规寄递活体动物
- 陕西麦收进度过半 投入农机具3万余台
- “诗”力派加持“中新观陇·兰州城关周”:有料有趣又有爱
- 西藏美术馆荣获世界结构大奖2024年结构工程卓越奖
- 俄罗斯计划2030年后发射“回旋镖”星际探测器
- 首批哈马斯释放的以方人员已进入埃及
- CGTN民调丨“美式民主”已成“病态民主”
- 焦点访谈丨今年我国外贸开门红“红”在哪里?
- 长假后做做这三个动作 既养百脉又调睡眠
- 中央气象台7月26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爱尔眼科:阿托品滴眼液暂时仍可邮寄,若有相关通知会执行
- “返岗专车”助复工!广东已有80%外省务工人员返岗
- 贺岁档影片“扎堆” 谁能拔得头筹?
- 热门推荐
-
- 财政部: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将达到5200亿元
- 甘肃文创非遗市集和特色美食亮相天津
- 求“证”若渴?法官提醒留神考证培训“包过”这个坑
- “Z世代”青年走进南京夏日:湖中夏雨荷 江上“白鹭”洲
- 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运营一周年:老区变通途 发展添新翼
- 建设海洋牧场充实“蓝色粮仓”
- 重庆市钢笔画学会成立:助力中国钢笔画的近百年传承
- 从“支支串飞”到“小车小团” 贵州携青山绿水走进北京
- 青年助力,国风服饰更潮流
- 从“摇滚狂花”到“民谣歌手” 演员庄达菲:想要一直唱下去
-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中国数据经济向纵深发展 数据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 00后火车司机:从月光中驶向太阳
- 建行协助中远海运在新加坡市场定向增发股票2.8亿新元
- 中国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敖汉西大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全面启动
- 孩子得了过敏性鼻炎 不能“挖呀挖呀挖”
- 中芭年轻团队首秀《过年》为“秋之汇”拉开帷幕
- 上海:推动传统功法五禽戏进校园
- 聚焦安全应急 2024中国(河北)安全应急博览会开幕
- 国际观察: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 菲律宾南部金达沃省连续发生多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