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中法文化交流越丰富越深入人心 | 中法老友记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吴辛茹 宫宏宇)“艺术、美术、音乐、美食、建筑等领域的交流是中法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种交流越是深入广泛,就越能深入人心。”
近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就中法文化交流畅谈想法。
视频:邢颖:希望通过美食文化传播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 中法老友记来源:中国新闻网
邢颖多次参与中法文化论坛,作为两国交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注意到双方交流的领域正日益精细化,可谓是覆盖了“全方位”“多领域”。参与论坛的中法代表就来自新闻、传播、博物馆、绘画、陶瓷、雕塑、苏绣以及美食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他看来,这种广泛的人文交流越是细化,就越能深入人心。他认为,中法文化论坛不同于一些一次性的大型活动,参会嘉宾不会泛泛而谈,论坛上的双边交流能够展现出更强的可持续性。
2017年9月底,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举行。论坛上,邢颖被同为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著名艺术家、设计家常沙娜女士分享的个人成长经历深深打动。
在分享中,常沙娜介绍,自己于1931年出生于里昂,6岁时,跟随母亲从法国回到中国,历经多年的流离失所,直到1943年才与自己的父亲——著名的美术家常书鸿先生在敦煌团聚。她的名字“沙娜”源自流经里昂的母亲河之一“Le Sa?ne”的音译,因此她认为自己是法国的女儿,里昂的女儿。但她的另一句话给邢颖的触动更深,她说:“我更是中国的女儿,是敦煌的女儿,我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的事业。”
邢颖回忆,当常沙娜女士讲述这段经历时,全场鸦雀无声,许多人眼中含泪,甚至感动落泪。他也亲身感受到了这位艺术家与中法两国文化的紧密联系,也看到了她作为使者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沟通的生动场景。
参加此次中法文化论坛,他深受启发。“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好声音。”
中法文化论坛至今已举办了六届,邢颖也一直将自己视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志愿者。他期待通过中法美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中法两国人民做出贡献。
当被问及中法美食文化交流的意义时,他引用了费孝通的一句话作为回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沿海“红姑娘”红薯“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 中国四部门出台生态保护修复顶层设计
-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检方去年起诉涉黑涉恶犯罪1484人
- 今明天南方大部降雨减弱 北方气温冲高回落波动显著
- 考古大学堂看“浙”里 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正确打开方式→
- 焦点访谈丨扫码消费:要“便捷”更要“边界”
- 五一档电影谁是黑马
-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广东文学通史》助力重新认识广东文学
- 青海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守护特殊困境儿童成长
- 户外直播联合治理,让城市名片更加锃亮
- 特朗普曾说计划对华征60%关税 中国商务部回应
- 印尼一医院爆炸致18人受伤 108名患者紧急转移
- 100亿耐心资本,上海加码未来产业
- 青海农畜产品“点绿成金”“高原臻品”加速出省
- 变竹为“宝” 创业青年带家乡竹子“出海”
- “凭一个手机号可查公民个人信息”带来多重警示
- 黑利宣布退出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
- 留学申请,如何选择暑校项目?(留学服务站)
- 探索灵活协商的交易新方式 电影市场启动分线发行
- 通讯:“伊拉克人的悲剧,希望在任何地方都不要重演”
- 热门推荐
-
- 美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拜登减免学生贷款项目违宪
- 中非经贸合作进展如何?“一二三四”来勾勒→
- 超八成受台风“摩羯”影响用户恢复用电
- 台风“潭美”西行华南沿海风雨持续 东北大部降温明显
- 多地加强雨季水污染整治 全力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 莱索托前首相穆凯奇·马乔罗:56个民族编织成中国的“文化织锦”
- 刚果(金)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在刚果(金)深受欢迎
- 专家解读定日6.8级地震:震中位于拉萨地块内部 震源机制为拉张型破裂
- 警惕“加料电子烟”流向年轻人
- 美多州官员要求政府加强枪支管控 怒批美法律体系助长暴力和谋杀
- 中日合拍纪录片《宝藏》日本热播 观众:向往云南
- 中基协法制与自律监察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 青海消防打造科普嘉年华 民众打卡救援“黑科技”
- 能链智电2023年Q3收入超1.7亿元 同比增长536%
- 丰城警方通报“大爷在菜市场猥亵多名女性”:涉事男子已被控制
- 实现历史性变革!丨图说
- 中国商飞今天将交付国航、南航首架C919飞机
- 闽粤沿海和海南岛有强降水
- 赣南脐橙时隔十余年再闯加拿大市场
- 海外网评:军费开支全球最高,美国穷兵黩武祸乱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