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中法文化交流越丰富越深入人心 | 中法老友记
中新网北京12月20日电(吴辛茹 宫宏宇)“艺术、美术、音乐、美食、建筑等领域的交流是中法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种交流越是深入广泛,就越能深入人心。”
近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就中法文化交流畅谈想法。
视频:邢颖:希望通过美食文化传播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 中法老友记来源:中国新闻网
邢颖多次参与中法文化论坛,作为两国交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注意到双方交流的领域正日益精细化,可谓是覆盖了“全方位”“多领域”。参与论坛的中法代表就来自新闻、传播、博物馆、绘画、陶瓷、雕塑、苏绣以及美食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他看来,这种广泛的人文交流越是细化,就越能深入人心。他认为,中法文化论坛不同于一些一次性的大型活动,参会嘉宾不会泛泛而谈,论坛上的双边交流能够展现出更强的可持续性。
2017年9月底,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举行。论坛上,邢颖被同为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著名艺术家、设计家常沙娜女士分享的个人成长经历深深打动。
在分享中,常沙娜介绍,自己于1931年出生于里昂,6岁时,跟随母亲从法国回到中国,历经多年的流离失所,直到1943年才与自己的父亲——著名的美术家常书鸿先生在敦煌团聚。她的名字“沙娜”源自流经里昂的母亲河之一“Le Sa?ne”的音译,因此她认为自己是法国的女儿,里昂的女儿。但她的另一句话给邢颖的触动更深,她说:“我更是中国的女儿,是敦煌的女儿,我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的事业。”
邢颖回忆,当常沙娜女士讲述这段经历时,全场鸦雀无声,许多人眼中含泪,甚至感动落泪。他也亲身感受到了这位艺术家与中法两国文化的紧密联系,也看到了她作为使者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沟通的生动场景。
参加此次中法文化论坛,他深受启发。“我深刻体会到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好声音。”
中法文化论坛至今已举办了六届,邢颖也一直将自己视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志愿者。他期待通过中法美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中法两国人民做出贡献。
当被问及中法美食文化交流的意义时,他引用了费孝通的一句话作为回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年关将至误吞高发 医生:“土”办法取异物要不得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德国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发出正确信号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遭袭 坍塌楼房死亡人数升至15人
-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 广东省与跨国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 青海省1月至7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44亿元
- 沪港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文化 促进情感共鸣
- 菲律宾2022年12月失业率为4.3%
- 报告:2022年全球旅行需求强劲复苏 入境旅游爆发式增长
- 云贵等地有较强降雨 麦收区天气转好利于小麦抢收晾晒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德产业园:以经济技术相互成就 奏响中外合作“交响曲”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 免签“朋友圈”为中外经济、文化、人员交流提供更大机遇
- 俄方证实:乌军攻入俄境内!普京已知悉
- (身边的变化)重庆沙坪坝激发青年活力 “城市改造师”助力城市有机更新
- 日本参议院通过史上最高防卫预算 民众举行抗议集会
- 6G进展到什么程度?它离我们普通人还有多远?一文了解
- 把过敏体质作为“生财之道”,男子被判刑
- 青海湿地保护专家库正式组建
- 法国总理巴尼耶与议会主要党派展开磋商 寻求打破政治僵局
- 热门推荐
-
-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
- 为续写中美人民友谊贡献力量
- 美国总统拜登称将于5月11日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
- 耕海牧渔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 (走进中国乡村)“90后”女青年撬动广东徐闻柠檬大产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国家绿色工厂”云南石化:黑色石油发展出新变“绿”
- 春运期间,天津铁警深入推进“铁鹰”专项行动守护旅客财产安全
- 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西安持续激活民营经济“向新力”
- 高温天气,这样健身更健康
- 法国农民抗议示威持续 官方寻找应对之道
- 山西太原启动商品房“以旧换新” 鼓励国有企业收购旧房源
- “这才是西方指责中国的真实心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4%
- 余耕谈新作《为国争》:昔日的足球故事与永远的人物与时代话题
- (投资中国)专访江森自控朗智文:中国市场仍是最重要市场之一
- 2024年扬州地区沿江船厂新建船舶293艘次 同比增长35.65%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开幕
- 广西南宁吸引低空经济企业落地 “飞”向东盟
- (经济观察)从链博会看“中国供给”竞争力
- 婺州窑传承人陈新华:欣慰更多人将假期“分给”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