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德产业园:以经济技术相互成就 奏响中外合作“交响曲”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中德产业园。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与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设立4个海外办事处、园区集聚90余家德资企业……作为首个以经济技术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中德产业园开园以来,形成了中德经济技术“联合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集聚500家德资企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日前走进北京中德产业园。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中德示范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的战略高地、中德交往与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支撑产业。
其中,南区位于首都国际机场东侧,面积8平方公里,集聚了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及总部、研发、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等功能;北区紧邻京承高速,面积12平方公里,集聚了奔驰新能源汽车、威乐水泵等德资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绿色智造”等产业化功能,筹备建设德国特色小镇。
负责人表示,园区依托南、北两区,联动首都国际机场、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多点”配套,形成顺义全域业态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布局。目前,已集聚奔驰、宝马、Ameco、博世、威乐水泵等90余家德资企业,年工业产值350亿元,是中德经济技术“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
作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和首都国际交往重要门户,北京市顺义区正全力打造开放之城。记者了解到,顺义区正着力打造国家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典范,不断加强对德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德经济技术交流、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水平,带动北京中德产业园与德国及欧洲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联合创新、融合发展。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德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循环经济,致力于帮助中国、德国和世界各地减少CO2排放。”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齐兴晨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家专注于循环经济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主要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再生资源平台等业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循环经济发展浪潮,特别是很多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纷纷来华投资兴业。浩瀚海慈于2022年成立中国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看中了中国在金属资源回收领域的潜在市场。”齐兴晨表示,公司致力于引进德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先进技术,致力于循环经济所需高端设备的本土化,同时运营全球再生金属原料回收B2B电商平台METYCLE,便于未来中国进口其他国家的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希望可以在循环经济领域与中国大市场共同成长。”
于2022年1月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注册成立的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吕虹表示,公司重点打造“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三大项目。
据介绍,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发挥“跨中国跨德国”、“跨产业跨教育”、“跨企业跨学校”的“双跨”优势,重点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等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加速德国先进技术及软件在中国的应用孵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按照“基地平台+产业学院+创新中心+园区企业”模式,建设兼具公共实训、人才培养、工业服务、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综合体。
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则要打造国内首个百万级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和“资源库”,通过人才产业化运营实现人才自我成长的增值循环,帮助人才打通高质量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与产业链的匹配度和人才与岗位群的适配度。”吕虹说。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以开放优环境、以开放促发展,特别是以国家级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对外开放桥头堡。
北京中德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郝利杰表示,园区成立了中德产业园管委会,下设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公司,在德国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科隆设立4个海外联络处,组建了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与德国中心、中国德国商会等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重点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与此同时,对于入园企业,积极提供包括政策优惠、法务支持、贸易便利等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进产品升级。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节能环保、安全应急、绿色园区等 领域,为德企优质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中德产业园正成为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吸引一批国际创新及行业领军人物。未来,园区将持续释放产业绿色发展动能,搭建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服务国家级对德合作项目,探索实践中德经济技术合作新模式,形成中德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示范经验,持续擦亮“中德合作看顺义”的金名片,力争2030年聚集500家以上德资企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印尼伊布火山发生喷发 火山灰柱高度达1000米
- 新时代全国优秀杂技节目展演在京上演
- 男子称19岁被舅舅安排任办公室副主任?水电九局:信息不实,已报案
- 4D打印柔性电极可用于神经刺激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成立 将推出《星辰》《将进酒》等精品
- 《黄河文化大会》第二季研讨会在京举办
- 26国智库学者参访广西 欲与中国加强绿色能源合作
- 白俄罗斯国防部:瓦格纳军人在白俄罗斯担任教官
- 人民来论:假期博物馆热,折射民众丰富精神世界
- 中国援柬医疗队金边周末义诊 两国民众感受中医神奇魅力
- 中新健康丨中医力量守护“她”健康 内服外治实现“1+1>2”
- “AI+文创” 山西乔家大院打造智慧景区
- 国家卫健委:继续提高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开设儿科病房比例
- 音乐剧《天蓝海蓝》在京首演 再现新时代航空人报国精神
- 探班舞剧《冼星海》:以肢体语言再塑革命英雄跌宕生平
- 中国经济“半年报”凸显五大亮点
- 国家发改委发布2023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美国借“产能过剩”攻击中国 华春莹连发多文驳斥!
- 美最新研究:亚裔最重生死,却最难获得临终关怀
- 鸡西向全国推介中俄合作产业前景 6个项目签约额达47.45亿元
- 热门推荐
-
- 毕马威中国: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消费占比可达50%以上
- 云南宜良县狗街镇中营社区山火成功扑灭
- 江西已办结2100件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件
- 全国首家省级碳计量中心落户辽宁大连
- 首届央华·保利剧场戏剧节带来五部十场大戏 市集沙龙余味悠长
- “趣玩香港·2024香港微型艺术展”在安徽合肥启幕
- 海关总署: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0.4%
- 广西工业城市柳州以人才筑基 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
- 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 62.2%受访者感到陷入“信息茧房”
- 美中情局前分析师被指控涉嫌为韩国政府服务 韩方回应
- 新疆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介绍事实真相
- 第六届进博会闭幕 上海青浦服务保障有何新亮点?
- 述评:“村BA”出圈后,奖品为啥也火了?
- 绿色旅游成时尚
- 汨罗江畔传承龙舟文化 顺应需求创新工艺让龙舟产业迎来新机遇
- 超160部中外影片在浙江横店“上链接”
- 广州大剧院上演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
- 大型融媒音乐史诗剧《范蠡》观感 —— 一位2500年前中国智者的家国情怀
- 中国个人征信机构2023年提供服务420亿次
- 第九届海丝品博会开幕 各国客商聚福建石狮共谋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