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新研究:亚裔最重生死,却最难获得临终关怀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一项美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和种族主义袭击增多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亚裔开始考虑生死大事和临终关怀,这一比例高于全美其他种族群体。然而,由于许多亚裔不愿公开讨论生老病死,他们较其他群体更难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根据英文媒体报道,临终关怀提供商VITAS Healthcare收集的数据显示,多达41%的亚裔受访者表示,当下发生的事件让他们更多地思考死亡。相比之下,有36%的拉美裔、27%的非裔和24%的白人持相同看法。
然而,在做临终关怀计划方面,只有7%的亚裔提前规划了要如何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白人中这一比例为25%,非裔比例为22%,拉美裔比例为21%。2/3的受访亚裔表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查找相关信息。
“对于一些移民来说,临终关怀和缓和治疗,甚至止痛药物的概念都非常陌生,”VITAS医学主任罗伯特·阮说。“这些事情并非在所有国家和文化中都常见。许多重病患者选择在没有外部护理的情况下返回家中自然死亡。”
同时,专家指出,亚裔倾向于将死亡视为一件家庭内部事务,习惯任由疾病发展,对缓和治疗避而不谈。
罗伯特·阮表示:“对于老一辈人来说,经历痛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认为,忍受一定程度的痛苦能避免‘丢脸’或显得软弱。”
当被问及希望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得到怎样的对待时,63%的亚裔表示,他们希望得到情感上的支撑,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种族。而临终关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VITAS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约瑟夫·谢加(Joseph Shega)说,在让更多人接受临终关怀、参与有关生死的对话,还需医疗服务提供者具有跨文化知识储备,医务人员具备文化敏感性,懂得亚洲语言的翻译人员也不可或缺。
他说:“我们知道许多病人讳疾忌医,这种现象也很常见。除了鼓励患者制定临终关怀计划外,我们还需要让医务人员能够引起患者的注意,并以一种文化敏感的方式发起这些讨论。”(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遣返28名阿富汗人
- 一声“大姐”惹了谁
- 60余位台青开启吉林冰雪之旅 感受东北别样冬天
- 火锅界“新晋网红”长得丑?甘蓝家族:我们美着呢
- 近百位韩国登山爱好者行游乐清雁荡山 感知自然人文美
- 李子柒归来即顶流的密码
- 洛阳警方通报“轿车撞倒女子”:伤者死亡,嫌疑人已被控制
- 山东青岛迎2024年首艘国际邮轮抵港
- 港澳青年广州沙湾古镇掘金 “十二时辰”上演好“戏”连连
- 今日北京最高温26℃午后南风较大 傍晚西部北部或有雷雨光顾
-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举办
- 外卖诗人王计兵:生活给我铺展了道路 我肯定要向前奔跑
-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植物和花卉是全球交流的良好媒介
- 加拿大森林大火持续肆虐 温哥华岛交通中断、物资供应受阻
- 股金分红让村民过肥年 浙江嵊泗“共富工坊”发224万红包
- 大陆高校师生团在台北看见中华文化传承之美
- 夸大宣传诱人下单 短视频平台假人设假剧本乱象调查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临汾!
- 第四届“鹭岛诗会”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启动
- 热门推荐
-
-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合作项目引资额844.75亿元
- IPO节奏将迎阶段性收紧 专家称有利于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 “剧场游”加持城市文旅 民众探索旅途新径
- 以空袭加沙200余个地面目标 联合国敦促各方持久停火
- 哈尔滨机场黄金周运送旅客52.9万余人次
- 浙江:控制作业总量 大幅压减考试次数
- 候鸟蹁跹绘就自然和谐画卷 鸟鸣悠扬奏响“美丽中国”活力乐章
- 5月20日发行!央行心形纪念币又来了,想拥有吗?
- 袭击佩洛西丈夫嫌犯:不后悔 本想打断佩洛西膝盖骨
- 电商西进背后:拼多多与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自由
- 端午假期首日,各地景区人气值咋样?数据来了
- 第30届美国影视演员协会奖颁奖 《奥本海默》风头无两
- 浙江八大流域实施禁渔
-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开馆 馆藏3200余件文物
- 拼开户更拼缴存 银行掀新一轮个人养老金客源战
- 谢毅:百年侨企在华发展“水涨船高”
- 日本火山列岛地区发生6.1级地震 震源深度250千米
- 关乎你我“头顶上的安全”!这些措施正有效遏制高空抛物→
- 20名传销组织“一把手”落网
- 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分 公众为何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