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际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业机构纷纷上调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稳增长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经济展现出强劲活力、韧性和动力,获得国际机构普遍肯定。
复苏态势积极
11月2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展望报告,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高于9月份的预期。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1月7日宣布,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由5%上调至5.4%。
多家国际商业机构也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摩根大通从5%上调至5.2%,摩根士丹利从4.8%上调至5.1%,花旗集团从5%上调至5.3%,瑞银集团从4.8%上调至5.2%,德意志银行从5.1%上调至5.2%。
尽管数字略有差异,但这些调整都指向一个事实:中国经济复苏态势之积极,超出国际社会此前预期。这些国际机构上调预期有着坚实的现实依据。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顶住内外部压力,表现稳健,临近岁末,复苏态势越发积极。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经济不但保持了增长态势,也提升了增长质量。前三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1.7%;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服务零售额增长18.9%。一系列数据表明,有效需求回升较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认为,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筑底企稳,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可期。
进入四季度,中国经济保持向好态势。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784.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相比上届增长6.7%。今年“双11”,天猫、京东等平台普遍取得亮眼成绩,线下各大商场、商业综合体纷纷开展多元化、智能化的促销活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共荣共生,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政策有力有效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越来越强,也源自中国政府政策有力有效。中国扎实推动扩大内需,稳妥有序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同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宏观政策对经济有显著支持作用,使得“中国经济有望实现2023年的增长目标,强劲复苏”。
熊奕认为,中国增发国债并提高预算赤字目标,释放出有力的政策信号,是对市场呼声的积极回应。
近日,国务院批复相关方案,支持北京推进电信、健康医疗、金融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商务部对含有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内容的规定及措施,组织进行专项清理。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一系列举措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开放的决心,也有利于各界深化对中国经济的认识,消除对中国经济的误解,增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坚持在相关产业和市场领域扩大开放,深入推进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建设,为各方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创造机遇。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平台和众多创新开放举措,有效促进了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推动各方与中国加强合作。”周密说。
投资信心坚定
国际机构密集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也表明,一些对中国经济的唱衰抹黑之举没有奏效。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势不可当,与中国加强合作是必选项。
第六届进博会吸引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其中七分之一为世界500强企业。
众多跨国企业用行动表达这样一个态度:中国是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去风险”和“脱钩”根本行不通。
伴随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越来越乐观,对中国市场重要性认识越来越充分,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的信心也越来越坚定。
今年三季度,中国贸促会对近700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八成受访企业预期本年度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近九成预期未来5年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落成。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施耐德电气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项目投资,是面向未来之举。
与施耐德电气一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认识到: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能够成为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中国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将成为外资企业实现业务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正因如此,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今年前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
袁 勇
(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穿越”三千年的探寻,殷墟商文明何以流量不止?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
- 过去50年,这项工作挽救超1.5亿人生命
-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 北京今年拟开通三条轨道交通线路 已进入空载试运行
- 战“疫”科普:保护自“脊”
- 男子声称携带爆炸物致马航一航班返航 已被逮捕
- 海豚“献唱” 让“星星的孩子”感受关爱
- 福州市区多地积水受灾 地铁公交铁路全部暂停运营
- 中国操盘手揭秘短剧出海“神话”
- 国际识局:对拜登弹劾调查正式启动!美国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 《杨家岭的春天》首次舞台合成 再现红色沃土上的文艺青春
- 擦亮离岛免税“金字招牌” 海南自贸港建设更便捷、更开放
- 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最珍贵的艺术出处
- 福建省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
- 两党互相“甩锅”推卸责任,美国为“毒列车”事件争吵不休
- 江西南昌:秸秆变饲料 增收又环保
- 中国(赣州)第11届家博会开幕 12个项目签约138.5亿元
- 郑州航空港拉开打造“国际创业之都”序幕
- 全国首条快捷物流产品示范线广州—成都班列首发
- 热门推荐
-
- 华侨华人新生代参访江西萍乡:感受发展脉动 寻找合作机遇
- 西藏残疾人登文艺舞台展风姿
- 数字时代,“一稿多投”禁令会不会松动
- 澳门音乐剧《星辰大海·冼星海》在广州南沙上演
- 西班牙汉学者达奇著新书:探寻东西方经典相遇之路
- 中芬经贸合作:硕果累累 未来可期
- 在东非高原描绘新蓝图
- 报告: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稳步前进,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加深
- 俄媒:中国品牌占俄进口智能手机总量近80%
- “微创+3D导航” 遭遇车祸多处骨折危重患儿上海获救
- 迈向净零排放 中羽协发布羽绒服行业高质量低碳转型研究报告
- 两岸120余位太极爱好者齐聚客家土楼 交流传承太极文化
- 美媒:美国不应在20年前入侵伊拉克 战争成伊民众噩梦
- 2024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 今年前九个月北京法院多元调解成功案件同比增长七成
- “行走”在山乡中的“大医院” ——农工党北京市委会与青白口村的一份“健康约定”
- 世界银行:人口老龄化加剧使许多国家愈加依赖移民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麦家谈读书:阅读是让自己“飞”的翅膀
- “墨语·漆言·心画——温骧的艺术世界”展览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