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风向标”论坛上,它成为十大新兴技术之首
中新网6月27日电(记者 左宇坤)若干年前,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和对奇幻未来的畅想,或许曾达到这样一个交融——
先进的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提早发现与及时治愈伤痛,意想不到的奇特材料构建了环保高效的绿色世界……这些曾虚无缥缈的浪漫想象,正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寻得支撑。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5日至27日在大连举行。世界经济论坛于开幕当日发布了最新一版《十大新兴技术报告》,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AI)位列首位。
“这些技术在未来3—5年最有潜力积极影响世界,而世界正处于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发现革命的风口浪尖。”报告称,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在研究中使用多年,但最近在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础模型方面的进展是变革性的。
对于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参与者而言,人工智能仍是“新瓶”,且年年装入“新酒”。
渗透性影响已近在眼前
将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置在传感器上,只需要 5 秒钟,就能生成一条专属于你的心跳波形图。位于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一楼的“心跳空间”,便是一个基于生物识别特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装置。
根据当下心情的不同,每个人心跳波形图的颜色也不相同。颜色偏粉色、红色,说明心情比较激动,偏黄色、绿色,说明比较冷静。大屏幕上,五彩斑斓的曲线交织在一起,正是最近体验过该装置者的“心跳签名”。
人工智能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出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便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这次在达沃斯能清楚感受到,人工智能呈现出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最开始我们讨论人工智能的时候,还是就技术谈技术、就细节谈未来,是一个畅想的过程。现在我们会发现谈得越来越实了,这就说明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对产业和生活的渗透性影响都已近在眼前。”万喆说。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蒋睿杰直言,人工智能是当下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成为一项通用性的技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
比如,伴随着ChatGPT等产品引发的新一轮浪潮,人工智能逐步涌入制造业、传媒、教育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至2024年将是全球经济30年来增速最慢的5年,但人工智能为扩大就业机会和重新激活生产力提供了新的路径。
中小企业更应思考赋能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年会主题为“未来增长的新前沿”,这深刻体现着各个经济体对前瞻性谋划和布局新技术、新产业的热切关注。诸多参会企业在推广其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时不约而同宣称,“未来属于人工智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投资热潮,凸显了其作为变革性技术的潜力。世界经济论坛官方数据显示,到2025年,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投资可高达2000亿美元。
当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中国无疑正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对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科技产业而言,中国拥有绝大多数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与丰富的解决方案应用场景。”国际政策咨询公司Policy Nexu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天逸表示,这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相信将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提供广泛机遇。
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发表了自己看法。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数据官刘宗长认为,生成式AI的作用是“帮助”人而非“替代”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积仁认为,数字化技术加速发展,产业将通过彼此整合实现更大的价值。毕马威中国咨询首席战略官蔡伟认为,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可促进生产力实现新飞跃。
“当我们说到人工智能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会想到大企业。但实际上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有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也可以获得非常多的数据。”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席主席、卢旺达信息通讯技术和创新部长波拉·因加比雷建议,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去认真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未来需走向精细化、个性化发展
“制造是一个长期追求专业的过程,企业需要在智能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数据,挖掘自身不足,再加以改进,最终实现从经验到事实的转变。”美国马里兰大学克拉克杰出教授、工业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李杰认为,利用人工智能,重要的是需要确定企业的目标,而非标准化普遍化的使用。
从他所言不难看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期待已呼之欲出,即针对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走向精细化、个性化的发展轨迹。
“人工智能依托的是互联网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这都是中国高度重视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表示,我们有海量的数据,但下一步还要重点完善模型和算力,让人工智能为中国和全球经济助力。
但他并不赞成一股脑地将所有投资都放在人工智能等最先进、最尖端的领域中。“还是需要从地区和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
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持续受到业界关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监管制度的发展速度。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也应该有更灵敏的机制,适应技术的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艾奥瓦州一高中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1人死亡
- 致敬“了不起的她们”!39位女性艺术家近百件作品亮相北京凤凰中心
- 西安铁路局端午小长假计划加开276趟列车保障旅客出行
- “世界客都”广东梅州举办多个客家文化活动迎海内外宾客
- 长春警方破获特大销售假冒伪劣雪茄烟案
- 办一场才六千多元!年轻人开始“整顿”自己婚礼
- 三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超10亿吨
-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文学因时而变,茅奖本身亦是记录书写
- 英国旅行商赴新疆开展踩线活动
- 新闻周刊丨“开局良好”!中国经济这样迈好春天里的第一步
- 澳中友协北领地分会会长李树勤:用中华舞蹈和美食丰富达尔文多元文化
- 美国佛州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死亡 嫌疑人被警方击毙
- 专家:青年艺术家创作须立足现实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特征
- “沪九条”新政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房价会不会涨?出手时机到了吗?
- 走向新时代开放融通之路|外眼看中国:走进云冈石窟,探寻千年遗产
- 跟着节气过日子:严寒岁末 大寒节气看哪里冷到极致盼春归
- 2月28日央行开展32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江西万年:非遗赣剧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 贵州“追风逐日”谋划“绿色未来”
- 中德汽车产业人士齐聚武汉共话行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速铁路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4月23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专家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情况: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阿奇霉素不可取
- “传统桑”变“特色果” 浙江千年桑基鱼塘迎桑葚采摘
- 埃及发生两车相撞事故致6人死亡
- 2023年“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马来西亚决赛举行
- 湖南公益慢火车上开集市 十年助农“带货”逾千万斤
- 中国游泳队持续遭抹黑,一重要原因披露
- 中新人物丨痛悼鬼才!中学课本上的他走了
- 中国贸促会:定期开展外资营商环境调研并发布报告 及时回应外资企业诉求建议
- 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扎拉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模型通过验收
- 西藏那曲:“文墨藏北”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拉萨举行
- 山西2023年为4万余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 MUJI無印良品二度亮相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强化现地战略
- “后高考时期”如何帮考生疏解情绪
- 美媒:320万美国人沦为“气候移民”
- 加媒:全球安全倡议塑造世界繁荣未来
- 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电商平台如何增加“新质供给”
- 中美气候变化加州会谈达成积极成果
- 青海大通:“农民发明家”琢磨实用农具 尝试“摩天轮”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