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电商平台如何增加“新质供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平台经济,如今在高质量发展中迎来新课题: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经济网近日举办的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发展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价值超十亿美元平台企业共107家,市场规模2.2万亿美元,较上年底增长14.2%。其中价值超百亿美元平台企业共24家,较上年底增加2家。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在研讨会上表示,数字经济是一个未来主导的经济形态,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的微观基础。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实体经济需要向数字经济转变,所有实体经济都将变成数字经济。他认为,平台企业的发展要放在数字经济的大逻辑框架下去观察,要运用数字化技术去赋能实体经济。
“在数字化背景下,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服务型制造就是数字化带来的一个明显趋势。”刘尚希说,平台企业的发展逻辑与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应再用工业化的思维去看待平台企业。要基于新的认知框架,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特性的新规则与新监管模式,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工业市场组织方式下的监管方式。
与会专家认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平台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结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李承健提出,通过数字技术创新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平台经济发挥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产业数字化需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实现全要素、全方位、全链条的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将对数字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数字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加速融合发展和良性循环进程。
增加新质供给,发展新质生产力
平台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和载体,发展平台经济事关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增加新质供给,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讨论。
刘尚希表示,平台企业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台企业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0到1”的颠覆性突破,而不是“1+N”式量的累加。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超越,不再是过去40多年的追赶逻辑。他认为,要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去考虑,脱离数字经济谈新质生产力就如同空中楼阁。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在扩内需的背景下,要通过有效供给引导或者刺激消费,通过“新质供给”突破消费瓶颈。从大力提振消费角度看,要通过产品通过供给侧的创新,带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与此同时,“新质供给”也将对未来有效投资形成很强的拉动作用。在他看来,增加“新质供给”,需要发挥平台经济尤其是电商平台的作用。
在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看来,“新质供给”是新质生产力的结果。电商平台在“新质供给”形成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供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接更大市场;价格均等化,通过竞争倒逼产业升级;扶持市场主体,降低运行成本。他认为,不管是专注于流通,赋能上下游,还是纵向一体化,电商平台推动形成“新质供给”的不同模式,都是立足自身禀赋条件摸索形成的,没有对错之分。
在“新电商平台”代表拼多多平台上,一批具备产品、技术及品牌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脱颖而出。这批商家依托供应链优势,与平台数字能力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佳的购物体验。从电商平台的案例来看,“新质供给”正在为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持续健康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因商品及产业同质化而引发的内卷式“同质化”竞争,愈发引人关注。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研讨会上表示,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应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增加“新质供给”,顺应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品牌品质”双提升,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从而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
洪勇分析,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同质化”问题体现在许多产业带上往往表现为单纯的价格竞争,企业通过不断压缩成本、降低售价来争取市场,最终导致利润空间受限,产业发展难以持续。他认为,品牌化发展可以引导产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通过打造品牌优势,提升产品创新力和附加值,企业可以摆脱价格战的困局,创造差异化与溢价能力,形成良性的竞争生态。
李鸣涛注意到,当前市场存量特点越来越明显,对用户和流量的争夺愈加激烈。谈及如何打破“内卷式”竞争的局面,李鸣涛说,平台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平台主动作为,发挥各自优势,在竞争中错位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平台企业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潜力巨大。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当口,平台企业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利用好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开辟更多新的产业赛道,探索更多新的产业形态,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将亮相2024年波尔多葡萄酒节
-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 商家动足脑筋深挖“高考经济”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大外空军控决议
- 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文学因时而变,茅奖本身亦是记录书写
- 司机注意!10月1日起山西调整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值
- 雄安国际酒店投入使用 将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 日本东海岸发生6级地震 福岛等地有震感
- 青山公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第二期启动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加拿大空军一直升机坠河致两人失踪
- 山东开展“露营+”工程 让露营经济从“网红”变“长红”
- 热带低压或趋向南海 强度持续加强
- 如何让非遗回归日常生活
- “遇见古埃及:木乃伊文物特展”在成都亮相 神秘木乃伊开启千年不朽之谜
- 宁夏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巡演
- 我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 精致四步 开启护肤仪式感
- 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 广西一高校教职工涉嫌违法及师德失范?涉事教职工已报案
- 中年酒局:比起失去健康 更怕失去尊敬
- 订单排满上半年 数字化助“一双袜子”畅销全球
- 热门推荐
-
- 外媒:克罗地亚一家养老院发生枪击事件 致5人死亡
- 辽宁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正式启动
- 埃及红海沿岸发生鲨鱼袭击事件致1死1伤
- 公园里玩冰雪看展览动静相宜
- 武汉临空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中国网谷”
- 上海外港海关查获19.2吨“涉危不报”危险化学品
- 北大学者:今年消费、基建投资、出口有望逐步回升
- 吕剧电影《铁门关》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
- 湖北A级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分时预约
- 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大足开幕
- 陕西公安机关“冬春行动”已破获刑事案件2300余起
- 帮柯基减肥、带金毛复健 90后年轻人当起宠物康复师
- 乌克兰与欧盟签署协议 将参与欧盟单一市场促进计划
- 泰国内阁批准相关声明草案 支持东盟区域使用本币交易
- 宁夏在美国纽约举办特色优势产业推介会 邀海内外宾客品塞上优品
- 马来西亚女孩黄渼媖:尽自己的努力将中医发扬光大
- 山林篝火并不浪漫 户外游该补补防火课
-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首网龙虾抢“鲜”上市
- 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业界认为开放合作仍是主旋律
- “碳”路先行|能源革命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