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丨痛悼鬼才!中学课本上的他走了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28日,一个悲痛的消息传来: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去世,享年83岁。
回顾魏明伦的一生,就和他热爱的川菜一样,麻辣鲜活——
他“以国家兴亡为胸中雷电,以苍生疾苦为笔底波涛”,不仅为潘金莲“平反”,还把诸葛亮“请下神坛”;
他的朋友遍天下,贾平凹想“挖”他到陕西,莫言拿了诺奖后再忙也要半夜为他题字;
他是资深“猫奴”,甚至不许人说猫坏话……
尽管生前在文坛发出“巨响”,但魏明伦却决定低调离开,并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他的讣告里明确写道:为尊重本人生前及家属意愿,魏明伦先生逝世后丧事一切从简,不举办追悼会,不接受花圈。
自修诗词歌赋
只要家里来人,魏明伦总喜欢在客厅电视机前合影。
电视后面挂着由书法家庞中华写的对联——“三绝文碑戏,一生狐鬼妖”,上联是文友周禄正出对,下联是魏老自嘲式应对。
虽然魏明伦被誉为文学界的“巴蜀鬼才”,“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但他只上了三年小学,就“辞别校园入梨园”,再没上过任何编剧进修班。
7岁学戏,9岁登台。魏明伦后来回忆说,自己的童年“注定吃这碗饭”。
当时他火遍四川内江、自贡一带,虽然年少却是戏院头牌,有时叫“九龄童”,有时叫“明伦君”,一个月唱下来,收入要比当地剧团主要演员多一倍。但长大后,魏明伦因为“倒嗓”只能唱配角,逐渐从台前转向了幕后。
尽管算术只读到加减法,到老都不会九九乘法口诀,但一点没有影响魏明伦在文学道路上的修行。
台上扮演生净末丑,台下自修诗词歌赋……魏明伦14岁开始发表习作,他思维跳脱,观点独到,创作的多部剧作蜚声海内外:《变脸(节选)》载进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潘金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他曾以《巴山鬼话》为总题,多次出版发行杂文集,在文坛产生强烈反响……
2021年,魏明伦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荣誉称号。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夕照祁山》,因为“敢把诸葛亮‘请下神坛’”。
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我看来,最坏的女人(潘金莲)没有那么坏;最神的男人也没有那么神。”魏明伦可不止敢把诸葛亮“请下神坛”,他还曾为潘金莲“平反”。
和施耐庵、兰陵笑笑生、欧阳予倩笔下的祸水、阴谋家、叛逆者的潘金莲不同,他重点写潘金莲式的贫家女儿,如何从单纯到复杂,从挣扎到沉沦,从无辜到有罪。
他脑洞大开,用穿越的方式,先后把施耐庵、贾宝玉、武则天、红娘、安娜·卡列尼娜、现代女法官、女律师等古今中外人物串联起来一起去审判、探讨潘金莲。
当时,《潘金莲》演到哪里,文坛就吵到哪里。巴金、吴祖光、曹禺、萧乾等热烈支持,而姚雪垠、林默涵等则强烈反对。
但魏明伦不在意。他说自己走路是外八字,性格外向不阴柔,比较透明。除了敢解构重塑历史人物,他对文艺热点也是直言不讳。
魏明伦曾多次公开批评张艺谋的电影,他说《英雄》“大拍秦始皇御马”;遗憾周润发出演《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他演技的一次糟蹋”;但到《金陵十三钗》时,他又给予正面肯定:“光冲着他选择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我觉得就应该支持!”
2011年在央视元宵晚会上,主持人董卿在现场念一首描写元宵的古诗词时,发生了念“白字”的尴尬状况。魏明伦发现后立即通过媒体纠错。事后,董卿专门发去短信感谢。魏明伦则表示,自己绝非故意和董卿过意不去,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对事不对人。
胜友如云,箪食瓢饮
才华横溢,拒绝吹捧,坚持独立思考的魏明伦,自然有一大批圈内好友。
2012年,拿完诺贝尔奖的莫言非常忙,但为了和魏明伦的约定,他在回北京之前的凌晨两点,爬起来为其题字。
“明伦是我一说起就非常仰视的人物。”冯骥才评价魏明伦的文章写得老辣、酣畅、鲜活,既有时代的精神,又有现代人的开放、诙谐、幽默。
王蒙每次到四川,总会去看魏明伦。他高度评价好友“既有浓厚民族、地方戏曲的传统和积累,又有一种现代意识,新时代的新的思想和观点”。
同样被誉为“鬼才”的贾平凹,与魏明伦惺惺相惜,他说好友的杂文堪称文坛金庸。贾平凹还曾想把魏明伦“挖”到陕西文联,但一顿运作后,发现对方已调到四川省川剧团,只得作罢。
虽然在文坛赫赫有名,但魏明伦的物欲很低,经济收入与知名度不成正比,2021年他受访时直言自己连小康家庭都算不上,并因没有好的经济条件资助兄姐,非常难过。
他归咎于自己小学没毕业,没拿过毛笔,没碰过宣纸,写的字是一塌糊涂,“我的朋友贾平凹、余秋雨,他们写字这部分经济收入非常多。再与朋友韩美林、赵忠祥、严歌苓、刘诗昆的经济收入相比,我是望尘莫及。”
“爱猫真是一种美德”
“我一生奉献多,索取少。不喝酒,戒烟也好几年了,不打麻将,不跳舞。以前没事下下象棋,现在闲暇看看电视!”魏明伦生前受访时说自己主要爱好就是和王蒙、钱钟书等一样爱养猫,很多东西都是看着猫写出来的。
魏明伦在家里定了一个规矩,书桌上的物什不能乱动。但是猫除外,猫可以随意跳上他的案头,翻书、撕纸,他却不生气,甚至有时还会带着陶醉的表情欣赏。
外面的人来合影,他总会选择客厅。但抱着猫时就无所谓了,哪里都可以。有记者来家里,他则会一边撸猫,一边受访。
“爱猫真是一种美德,它唤起你的是一种爱,一种善,一种美好。”魏明伦爱猫已到了不允许人说猫坏话的程度,他觉得猫带给的吉祥远远大于不安。
他从自贡调往成都,搬家时,很多东西要扔掉,但猫,他一定要带走。后来这只猫他养到了19岁去世,魏明伦把和爱猫的合影挂在客厅里,又养了一只鼻头有红点的同款白猫,名字和之前的咪咪一样,他说这是纪念曾经逝去的“家庭成员”。
生前,魏明伦接受采访时,被问如何评价自己,他说“历史检验,后人评价”。他把这八个字刻在了自己的碑文馆,那是他创作始终不变的宗旨,也是他从艺以来最想说的话。
后来他又加了十二个字: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上半年湖南违法占用耕地同比下降逾36%
- 商务部:全力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供应
- 宣汉、万源、城口共打大巴山“旅游牌” 共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中心启动
- 困在洞穴的“猫神”:“他捞人容易,别人捞他很难”
- 中国体育彩票已累计筹集公益金超7300亿元
- 年轻人旅游的脚步慢下来了 “城市漫游”成新流行
- 青海果洛拟将1万名生态管护员纳入工会会员序列
- 建设银行举办“717美好生活节” 以新金融力量助力人民美好生活
- 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 江西彭泽再生稻收割忙 带来丰产丰收新希望
- (新春走基层)道口工梁铭的第25个春运
- 泽连斯基签令,任命乌军前总司令为乌克兰驻英大使
- 北京市体育局紧急通知:13日起暂停线下体育赛事
-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实现“毫米级”精度合龙
- 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体系日益完善 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亿人次
- 中国—沙特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利雅得举行
- 内蒙古各地春耕备耕正当时
- 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居民消费物流回升
- 热门推荐
-
- 水井坊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约20%,实现业绩目标
- 卵巢癌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 专家呼吁诊疗方案应全面、深远而个性化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草莓“丰”景好 农民日子甜
- 百年酒厂变身全天候开放街区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将全面取消 汽车股比限制已悉数放开
-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些西方国家恶意批评“一带一路”是由于嫉妒
- 三分钟速读,能治好“名著恐惧症”吗
- 北京严查机动车虚假检验等违法违规行为
- 青藏高原规模开发页岩油获进展
- 韩国国会弹劾监察院院长
- 平安北京蓝皮书发布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获认可
- 贵州“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双赛道发展 加快建设“电动贵州”
- 我国外贸活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海外订单数量增长
- 蹲久了再站起来会头晕眼黑?别不当回事儿
- 书香校园 收获成长(深聚焦)
- 逾600名选手中越边关欢乐跑 体验跨境文化风情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 团结中外电影人共迎挑战
- 露营旅游热度攀升,但更要“步步为营”
- 江苏扬州“烟花三月”续写“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传奇故事
- 第十届华厦眼科青光眼论坛启幕 开创微创诊疗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