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时代开放融通之路|外眼看中国:走进云冈石窟,探寻千年遗产
中国日报10月19日电 10月18日,随着“走向新时代开放融通之路”外眼看中国活动步入尾声,走访团奔赴行程的最后一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云冈石窟,探访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秋风卷落叶、日光暖面容,走访团在这样舒爽的天气中探访石窟艺术,了解千锤万凿下的石窟历史。
据了解,云冈石窟是佛教东传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窟融合了印度、中西亚的艺术元素,以及希腊、罗马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纹样、样貌特征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
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石窟现有大小造像59000余尊,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
这一尊尊造像就像是无声的艺术杰作,向后人诉说着北魏时期的豪迈与辉煌。在参观过程中,走访团成员无不被石窟规模的恢弘和造像的精细所震撼。
走进一眼眼洞窟中时,仅用眼睛欣赏已经不满足,外籍友人们频频用手机镜头拍摄影像,仿佛要将精美的造像全部记录下以便慢慢回味。
来自蒙古国的走访团成员Munkhbat Anu-ujin感叹道:“云冈石窟的艺术之美令人叹为观止。站在这些洞窟前,我被它们的宏伟深深震撼了。这些雕刻而成的壮丽景色不仅是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首选目的地,也是文化爱好者们了解中国丰富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对于热爱历史和艺术的游客来说,云冈石窟是值得一游的。”
此次“走向新时代开放融通之路”外眼看中国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传播局指导,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国日报网共同主办。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端午小长假火车票开售!部分航线机票低至300元,多景区减免门票
- 86.8%受访家长认为课间十分钟对孩子健康成长重要
- 李汶翰徐若晗首次担纲大银幕男女主:不紧张但有遗憾
- “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动正式启动
-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江南西部有雨雪天气
- 年轻人“精致抠”:苦行僧还是理性消费?
- (第六届进博会)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实实在在地受益于中国高水平开放
- 高温热浪成因几何?自然变率随机影响 人类活动间接影响
- 《幸福到万家》 小人物的生活逻辑
- 以色列对伊朗第二轮袭击已开始
- 宁夏特色产品再“出海” 螺旋藻荞麦方便面实现首次出口
- 北京多家博物馆开展多样活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 敦煌热,为这门“冷门绝学”开新天
- 敦煌古风文化课程“争宠”年轻人夜生活
- 黑龙江省首个保税航油项目通过验收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电力通道开工建设
- (乡村行·看振兴)勤“茧”致富 江西修水乡村振兴有“丝”路
- 北京地铁新增20处便民服务设施 提升丰富乘客消费体验
- 联合国秘书长再访乌克兰 强调黑海粮食倡议需继续延期
- 以爱抗“艾” 让生命向阳生长
- 热门推荐
-
- “丝路瓷行”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柏林亮相
- 前11个月广东城镇新增就业累计逾135万人
- 梅西淘宝直播被吐槽广告多?淘宝回应了
- 2024年春运开启 铁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霸座占座
- 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将非常积极
- 美国1月失业率降至3.4%
- 印度北部一客运大巴坠崖 已致36人死亡
- 中国农作物品种创新有新突破
- “人民调解上列车”让纠纷不下车
- 《独行月球》北京首映 “沈马”组合时隔7年再合作剧情长片
- 报告:刘慈欣、史铁生分列年度畅销作者前二位
-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本轮冲突已致379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强降雨致河流水位上涨 福建光泽县紧急转移被困群众
-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 学者:苏轼赋予了惠州独特的品格
- 考上事业编的41名考生为何被清退?
- 国际最新研究:与虚拟化身互动新型疗法或可改善幻听病患感受
- 以文旅“出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江苏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船舶停航景区闭园
- “郭培:高定时装的艺术”华服盛宴亮相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