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财评|2.95亿人次、1668.9亿元!“流动数据”折射中国假日经济活力足
“五一”期间,江西省九江市庐山风景区吸引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前来赏花、在映山红前打卡拍照,呈现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福建泉州蟳埔村簪花游客络绎不绝,假日期间蟳埔村日均游客达6万人次,单日最高人数突破8万;5月1日当天,重庆市观音桥商圈的网红打卡天桥人流量达到数十万,成“人海”奇观……
今年“五一”假期,“假日经济”多点开花,文旅融合热度持续高涨,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五一”相关话题在各社交平台一度成为“行走的热搜”。自哈尔滨爆火出圈以后,各地文旅局纷纷向游客花式喊话宣传,线上线下联动,为游客打造特色旅游体验。“霓虹,漫天彩光;大雾,升腾环江”,这是重庆;“江南仙境,人间天堂美名扬”,这是杭州;“黄鹤楼上看四岸,东湖风景赛江南”,这是武汉…..面对全国纷至沓来的游客,本地人纷纷表示,“为家乡旅游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景点让出来”,网友直呼“仿佛每个城市都来了1亿人。”
在人头攒动的大街小巷中,还能看到背包前来感受中国文化和魅力的境外游客。他们体验了重庆的“魔幻立交”,对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表演赞不绝口,热衷于在高铁窗边“立硬币”感叹着“中国速度”。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84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五一”同期增长35.1%。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05%,免签政策效应显著,中国单方面免签的12国及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累计入境游客同比增长约2.5倍。
跨地区出行人流量迅速上升、热度持续高涨,是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一大体现。“假日经济”对各地旅游收入的拉动作用显著。多地文旅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均超去年和2019年同期,创下历史新高。“五一”期间,北京共接待游客169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4%、10.2%,比2019年同期增长18.5%、23.1%,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天津市共接待游客1407.86万人次,同比增长27.5%,较今年春节8天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增长23.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1亿元;济南市纳入重点监测的天下第一泉、千佛山等全市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64.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
同时,各地借假日积极打造消费亮点,以旧换新、促消费“礼包”叠加,释放出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例如,“五一”假期前一天,由商务部指导、四川省政府主办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天府行”在成都天府艺术公园启动,点燃消费者在节日期间的换购热情;上海各区结合“五五消费节”,组织各大商圈、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商业体等举办各类展览、艺术节、嘉年华活动,推出一系列主题营销活动。
随着“五一”假期促消费活动的开展,服务消费行业也交出亮眼成绩单。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4年“五一”假期(2024年5月1日至5月5日)全国电影票房为15.27亿元,观影人次为3777万,均超过去年同期。某外卖平台最新发布的“五一”假期“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假期前3天,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
人气旺,景气升。从“五一”假期的一片火热之中,人们可以看到中国文旅热度攀升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能,以及消费增长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带来的强劲动能。下一步,随着各地持续加大优质供给、创新消费场景,越来越多的特色文化和旅游方式有望“出圈”,在人员流动中,促进文化交流、增添消费活力。(央广网评论员 张圣琪)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凝“新”聚力 中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引起广泛关注
- AI赋能体育教育 不能“一引了之”
- 服贸会的朋友们丨参展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服贸会多领域
- 中国贸促会:2023年中资企业在韩国总体经营情况较好
- 国际最新研究:至2070年代英国极端降雨事件最高可达当前4倍
- 山西“良工”白彦斌:“好的人生不慌不忙”
-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将成立特别工作组调查特朗普遇袭事件
- 亮马河畔开启中秋市集 汇聚30余潮牌和北京老字号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苏丹武装冲突造成约390万人流离失所
- 广东多地暴雨
- 国际识局:只战?止战?俄乌这一年,困境与反思
- 国家药监局:射频皮肤治疗仪等医疗美容用产品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 口琴为媒 福建蕉城架起中外“交流桥”
- 中央气象台:川渝地区27日高温还将持续
- 两位世界顶尖科学家联袂上海开讲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开幕 AI赋能带来沉浸体验
- 杭州灵隐寺发布龙年年历祝福语 已连续12年发放年历
- 贵州梵净山成功申遗五周年有何变化?
- 中法俄青少年线上共话生物多样性保护 吁守护共同家园
- 夏威夷山火持续 已致6人死亡,数千人撤离
- 热门推荐
-
- 曼谷举办倒计时迎新年活动吸引各国游客
- 集章打卡、文化公开课、篆刻体验 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活动启动
- 安徽首座9F级燃气电厂在合肥正式投产
- 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 广西凭祥多举措助东南亚水果“抢鲜”中国市场
- 《这就是黄金——一本关于黄金的简明百科全书》新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 台湾网络新媒体人:当好桥梁纽带 用心用情讲好两岸故事
- 中外专家共探如何维护粮食可持续、多样化发展
- 为孩子适度留白,“双减”后家庭教育当回归
- 上海发今年首个高温橙色预警 出梅、入伏、酷暑“三连击”
- 刘国祥:探源中华文明,考古学何以成显学?
- 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
-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金融机构洗钱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完善
-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 中国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产能占比达59.5%
- 中外专家学者在晋探讨“大河文明主题旅游创新模式”
- 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1%
- 河北衡水一老师用2023根空笔芯打造“梦想之舟”祝福考生
- 秋收接近尾声 秋冬种进展顺利
- 中国新能源车如何唱好“出海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