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发布龙年年历祝福语 已连续12年发放年历
中新社杭州12月3日电 (谢盼盼)杭州灵隐寺3日在寺内召开甲辰新年年历媒体发布会。目前,灵隐寺已连续12年免费向市民发放祈福年历,2024甲辰龙年年历祝福语为“龙德耀日”。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该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灵隐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从2012壬辰龙年开始,灵隐寺已连续12年免费向市民发放祈福年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发布会上,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介绍,12年来,灵隐祈福年历走进医院、养老院、重点工程工地、孤寡老人家中,甚至走进海外华侨华人社区,为无数家庭送去了千年古刹的祝福,这份坚持让民众在新年来临之际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新春跨年增添了一份喜气。
光泉法师为2024甲辰龙年年历写的祝福语是“龙德耀日”。
光泉法师为2024甲辰龙年年历写的祝福语是“龙德耀日”。(杭州灵隐寺供图)
“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一直有神圣、吉祥的意义。龙的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开放包容。”他解释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明德、敬德的传统,先哲倡导为政以德、崇德尚贤。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龙德耀日”是指高尚的品德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长养万物,勉励大家同心同德、论德使能、自强不息、进德修业,认真感受每一天阳光的灿烂。(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访基里巴斯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签约19个重大项目 协议投资金额超160亿元
- 海南自贸港完成国内首单A350机型飞机整机喷涂业务
- 传统文化赋能劳动教育 非遗技艺走进湖南学校课堂
- 郑州民营企业超83万户 民营经济新业态加速崛起
- 青海理工大学建设现场探访:30栋单体项目交付完成
- 燃千年窑火 山西朔州邀海内外客商应县木塔下品瓷韵风情
- 菲律宾环保人士:“拒绝给后代留下一个被污染的海洋”
- 中国启动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应用创新项目
- 北京推出2100余场文旅活动邀游客乐享端午
- 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 强烈谴责伊朗克尔曼市爆炸事件
- 海地前总统遇刺案现转折?遗孀与前总理被控参与谋杀
- 刀郎木卡姆是如何在新疆麦盖提县有序传承的?
- 一颗珍珠打造千亿级产业 世界珍珠大会搭建供需桥梁
- 聚焦“大写的科学革命” 《科学思想史》新书在北京首发
- “蜗居房”卖出百万高价,石家庄“学区房”为何被疯抢?
- “新农人”马燕青的致富实践:老手艺变身新产业
- 安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Ⅳ级应急响应
- “史上最强辩论天团”!演绎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
- 四川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 热门推荐
-
- 中国代表团参加第4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
- “行走中国·报道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河南行启动
- 《繁花》、“科目三”火到台湾,再正常不过了!
- 毕十五年于一书 茅奖作家毕飞宇推出新长篇《欢迎来到人间》
- 公安部:重点打击跨区域流动开设赌场等农村赌博突出违法犯罪
- 洛阳龙门石窟发现唐代菩萨半身像
- “中国旅游日”西藏分会场:景点合集拉萨旅游数字卡推出
- 2024年国庆黄金周西南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
- 工匠现场展示中华传统技艺: “2023’海峡职工论坛”厦门举行
- 中国稠油开发领域首个ISO国际技术规范成功立项
- 华西地区持续阴雨 台风“小犬”将向粤琼一带沿海靠近
- 国家药监局:加快临床急需新药、罕见病用药、儿童用药等上市速度
- 南航新开广州至舟山航线 复航广州至九寨沟、迪庆航线
- 已累计发售5768万张 铁路节前春运车票进入发售最高峰
- 聚力千亿产业发展 江西南昌如何打造中部崛起新高地?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福建三明:“美丽风景”绽放“美丽经济”新活力
- “找月亮搭子”成中秋新风潮
- 超市偷盖“免责盖章”让顾客寒了心
- 建设银行连续三年获国际重磅零售金融奖项
- 技术定义未来,北汽新能源携手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大规模量产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