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封顶 8个项目签约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落幕,北京市首个以“再生医学为主题特色园”——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位于大兴机场临空区的高端、绿色、创新且面向国际的再生医学产业聚集区建设迈入了全新建设阶段。
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位于临空区大兴片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规划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0.6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7.8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2.82万平方米。企业入驻园区后将享受多维政策优势,包括自贸区开放创新试点政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中关村科技创新政策、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政策、大兴区和临空经济区生命健康产业专项政策。
该项目充分利用大兴机场临空区“五纵两横”的交通区位优势,对接京津冀资源,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优势,构建起以“孵化+生产+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资源平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布局的关键节点,积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
北京泽润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表示,作为首批与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签约的企业,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在发展定位上瞄准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尖端领域,积极吸引并集聚生产型、专业服务型、创新型等各类再生医学企业,构建起了涵盖医药研发、医疗服务、医疗金融、配套产业、交流展示等多元业态的完整产业链,为入驻园区的再生医学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
截至目前,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已与中关村器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中关村科技创新和特色园区服务体系,双方合作在谈项目20余个,签约8个生物医药项目,其中,涉及再生硅医学材料与细胞培养领域的两个项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力争实现开园即满园。
在规划建设层面,为更好地符合再生医学企业需求,该项目布局集成综合楼、孵化器、第三方检测中心及生产厂房等功能区域,内部层高最高达7米,为入驻企业提供功能齐全、空间灵活的载体环境。与此同时,该项目通过客货分流、工艺废水处理、废物暂存等专业化设置,配合稳定的电量负荷保障设施,全方位为再生医学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条件。
新航城公司作为大兴机场临空区核心平台公司,将聚焦临空千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生命健康百亿集群,积极引入精准医疗、干细胞技术、基因治疗和高值医疗耗材等领域企业落地。目前,上海医药、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商业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已经签约落地临空区大兴片区,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在临空区大兴片区全面投运。未来,随着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将进一步赋能临空区大兴片区构建“三医融合”产业社区格局,推动临空区大兴片区生命健康产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新泽西州发生4.8级地震 纽约市震感强烈
- 三次赞助欧洲杯势能强劲 海信实施战略升级加速全球化
-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交易首日表现平稳
- 清明假期 交通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出行服务保障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批准三年食品物流行动计划
- 农业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
- 破解规避责任的“连环外包障眼法”
- 恩施网红浮桥坠车是一场意外?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 首台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沪揭幕
- 天津:结合高等教育优势 赋能大运河文化发展
- 古特雷斯再吁停火 以色列反应强烈
- 韩警方确认演员李善均死于车内
- 北京打造“水岸花园”文化名片 环二环滨水步道和城市绿道全线贯通
- 那个跳霹雳舞的穷小子带来了美梦
- 上海多元创新打造海纳百川的茶馆文化、茶馆经济
- 巴黎圣母院塔尖“初露芳容”
- 老人打车难有改进吗?
- 舒立瑞®在华获批给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带来福音
- 遇见福建:“国风+美景”催热宁德“双节”文旅市场
-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唯一永久分会场—拉萨数字经济潜力优势何在?
- 热门推荐
-
- 家庭防疫消毒慎用紫外线设备
- 泰国中资机构首次举办中国企业产品资源博览会
- 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运输保障能力提升
- 对鱼目混珠的消费欺诈 消费者也要“用脚投票”
- 西藏拉萨作为主宾城市受邀亮相江苏老字号博览会
- 金融服务堵点有待打通
- (乡村行·看振兴)“小茶叶”变“大茶业” 福建周宁茶旅融合促发展
- 浙江改革聚焦:母亲河共治共保见新“绿”
- “中国蒙医药之都”:小镇中蒙药材基地“链”出致富“新良方”
- “乌龙”判决书风波
- 国家卫健委:已有八千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 美债又爆表:“靠债吃饭的国家还能撑多久”
- 中国-中亚峰会丨弦鼓一声,回雪飘飖——这支来自西域的舞蹈为何火了千年?
- 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话题 凸显美式霸权傲慢与焦虑
- 北美票房:《魔法坏女巫》(Wicked)首映雄霸榜首
- 著名作曲家陈其钢首部自传《悲喜同源》面世 回望创作与人生
- 钟声:构筑“小北约式”三边同盟损害亚太和平稳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福建三明:深化改革 “两山”转化路更宽
- 2023年湖南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直接经济贡献约150亿元
- 调味品市场“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