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防疫消毒慎用紫外线设备
实习记者 苏菁菁
【答“疫”解惑】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近日,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人数的增多,如何有效地消毒成为热议话题。有公众提出,紫外线消毒杀菌率高达99%,用于降低新冠病毒传染致病性0.3秒的时间就足够了。
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家庭防疫,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是否靠谱?
深紫外波段可实现杀菌灭活
紫外线位于光谱中紫色光之外,为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例如在太阳底下晒被子就是典型的利用紫外线消毒的例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闫建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紫外线可以根据波长,由长到短划分为UVA、UVB、UVC三种波段。由于紫外线的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因此当紫外线的波长越短时,其光子能量越高,相应的杀菌消毒能力就会越强。
“UVA波段指波长在320—400纳米的紫外线,平时生活中照射到地表的紫外线,大部分是UVA波段,它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的能力。UVC波段指波长在200—280纳米的紫外线,也被称为深紫外波段,这一波段的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或病毒的DNA与RNA链条,使其失去复制或繁殖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地杀菌灭活。”闫建昌说。
闫建昌认为,正确地使用紫外线可以消灭新冠病毒,但0.3秒内即可降低新冠病毒传染致病性,这种说法并不严谨。
“能否较快较好地消灭病毒,主要是看紫外线的剂量。紫外线的剂量受到紫外线的光功率,即单位面积上光能量大小的影响。同样波长下的紫外线,光功率越高,紫外线的剂量越大,杀菌的时间自然会越短。因此,只有在足够强的光功率下,才有可能实现0.3秒消杀新冠病毒。”闫建昌说。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沈瑾也指出,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紫外线灯消毒作用时间为半小时,尽管近年来紫外线技术有新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权威的研究或报道显示,0.3秒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灯存在安全隐患
深紫外波段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那么在家庭防疫中,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是否是一个靠谱的选择?
原武钢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兼职教授纪光伟指出,紫外线和其他光一样,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较差。如果有遮挡物,紫外线消毒灯的杀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紫外线消毒灯还存在安全隐患。深紫外波段能够消灭病毒,也能损害人体细胞。“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灼伤眼睛或皮肤,增加患眼部疾病和皮肤癌的风险。”纪光伟说。
此外,闫建昌还指出,当紫外线的波长短于240纳米时,会在空气中激发出臭氧,如果没有及时通风,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目前在民用和工业领域消毒杀菌应用的深紫外光源大多是汞灯,使用汞元素作为核心发光材料。如果意外破损可能会造成汞泄漏,危害人体健康。
家庭防疫应采取何种消毒方式
除了紫外线消毒灯,一些家用空气消毒机和手持式的LED消毒器也应用了紫外线杀菌技术。据闫建昌介绍,这两种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应用了紫外线杀菌技术的空气消毒机,其紫外线的作用环境在消毒机内部,不会存在照射到人的风险。同时,这类产品在上市之前,还需要做紫外线泄露的相关检测,能够保证安全性。”闫建昌说,“LED紫外线手持消毒器紫外线的光功率较低,手持的操作方式也相对安全。同时,部分消毒器还具有红外传感等功能,如果检测到人会停止工作。”
除了紫外线消毒设备外,家庭防疫还可以使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液。
纪光伟告诉记者,75%的酒精可以消灭新冠病毒。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涂抹酒精的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切忌在空气中喷洒酒精消毒,以免遇火而引起火灾。在使用酒精时,还需要避开明火。”纪光伟说。
在含氯的消毒液中,较为常见的产品是84消毒液。纪光伟表示,84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物表消毒的浓度一般为3%,具体配比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在配比完成后,最好采用涂抹的方式进行物表消毒,或直接用消毒液拖地。完成消毒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擦拭,去除多余的消毒液。
最后,在居家防疫中,还要避免过度消毒。纪光伟表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较短。在患者居家期间,应加强室内通风,主要做好重点区域,例如共用卫生间和共用物品的消毒。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中,除了有害的微生物外,还有一些对我们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频繁消毒,会影响家里正常菌群的平衡,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纪光伟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何以敦煌”大展落幕:超30万中外游客“在上海,看敦煌”
- 山西“西电东送”通道调整系列工程进入投产倒计时
- 澳大利亚媒体界人士:美国破坏南海和平稳定 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有理有据
- 青海立法促中医药事业发展 民族医药传承纳入其中
- 聚焦数智时代 第三届影视译制与跨文化传播论坛举办
- 普华永道回应被指“审计恒大失败”:相关言论与事实明显相悖
- 首发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 “国聘行动2024”就业促进活动举行
- 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2022中国富平柿饼节即将开幕
- 2024年1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97 同、环比均有所下降
- 广东71条“出逃”鳄鱼已捕回69条 尚有2条仍在搜寻
- 澜湄国家专家学者共议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
-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佳木斯举行
- 香港研学团赴赣交流:读历史 品文化 拓视野
- 中国警方公开通缉缅北果敢自治区电诈集团4名重要头目
- 美国要在这里对俄动手?美官员:正考虑多种军事选项
- 首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圆满结束
- 野火火情难缓解 加拿大卑诗省宣布延长紧急状态
-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航班量客流量创纪录
- 中国人寿首批PCT申请费用补偿保险项目在沪落地
- 热门推荐
-
- 人工智能声呐眼镜可识别唇语 准确率约为百分之九十五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化肥厂(一期)物资运输从石家庄发车
- 未来三天四川盆地华北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阿凡达:水之道》绝妙水下表演是如何捕捉完成的
- 海南打造国际健康食品港 拉美肉类进口量激增
- 华南地区在建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深圳贯通
- 那些隔夜食物,真的吃不得吗?
- 少见、罕见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研发飞速进展助肿瘤患者摆脱“无药可用”困境
- IT女孩转型“带货主播” 祖孙三代传承雪菜“接力棒”
- 浙江舟山港外锚地常态化开展LNG海上加注业务
- (新春走基层)当列车遇见“厨王赛”:旅客回家路上品尝团圆饭
- 美滞留空间站宇航员将于明年二月改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 韩国总统室敦促最大在野党撤回预算削减案
- 国家能源局:1-4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1%
- 箱包产业走上转型升级路
- 手绘H5丨村里喜讯捎北京 依“鹿”生花元古堆
- 行走赣鄱看丰收:“菜园子”上山记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5%
- 狗多成患,居民散步竟要带着棍子走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万载山村蜕变记:从美丽乡村到红色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