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政策解读)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近日由国务院印发。就《方案》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惠企、又利民,一举多得
记者:《方案》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答: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人口大国。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同时,2023年底,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也能创造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可以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使得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也能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可以说,既惠企、又利民,一举多得。
记者: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方案》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一是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依靠市场为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提供多样化供给和服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
二是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提升安全可靠水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快制定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
在认真摸底、深入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到2027年的具体目标
记者:《方案》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标?
答:《方案》在认真摸底、深入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7年我国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改造、先进设备推广、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一是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二是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
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四是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
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方案》落地见效
记者:《方案》明确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方案》对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一是实施设备更新行动。重点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七大领域,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推动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更新升级,带动更多先进设备的生产和应用。
二是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畅通家电更新消费链条,鼓励支持消费者以旧家电换购节能家电。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支持居民开展家装消费品换新,鼓励企业提供价格实惠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三是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提升再生资源回收便利性。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加强信用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实施标准提升行动。用好标准这个“指挥棒”,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完善绿色设计标准、再生资源回收等标准,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设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推动《方案》落地见效。
刘志强(来源: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大军被开除党籍
- 给小藏羚羊当“妈妈”
- 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四方面推进 三明新引进台资农业项目18个
- “越剧艺术家的摇篮”:传唱一甲子 “树人”再出发
- 德国同意波兰向乌克兰提供“米格”战机
- 杭州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
- “宫内儿科学”英文专著在上海“面世” 研究宫内胎儿的健康问题
- 中新健康|上海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 筛查病种增加至15种
- 天津多举措助力青海黄南高质量发展
- 中国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血友病从按需治疗向个体化预防治疗转变
- 商务部:欢迎美光在内的外企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 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 中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 高端访谈丨专访埃及前总理沙拉夫
- 探访“摩羯”后的文昌:在守望相助中逐步恢复
- 《重大领域交叉前沿方向2023》报告发布 研判科技发展态势
- 马来西亚中总:中国游客到来将成经济增长“积极因素”
- 江西公布举报渠道 严厉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
- 重庆合川:四大举措“上新”推动钓鱼城焕光彩
- 热门推荐
-
- 把“爱”弹给你听 为鼓励妻子抗癌 丈夫做保安间隙自学弹琴
- 长征故事|长征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红军是如何取胜的?
- 故宫博物院迎来首批太和学者 标志故宫学术研究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届“京韵满乡”农民丰收节举办
- 大量吃荔枝会致“酒驾”?验血可辨真相
- 湖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 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
- 顺丰寄错地址致名牌包受损 责任谁来承担?
- 江西深入推进“智慧水利”体系建设 科技赋能守护江河安澜
- 上海专家探索“节拍化疗”策略 为高龄肿瘤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 美国或再次加快加息步伐 专家警告:经济衰退后美联储才会停手
- A股三大股指午盘收涨 沪指一度重回2900点
- “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古镇的“变与不变”
- 2024天津海河文化艺术节启幕 助推青少年艺术教育普及
- 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关于这些一定要知道
- 晋港文旅再“互动”:“山西好风光”入港邀客、深化交流
- 芭蕾舞剧《十二生肖》带来东西方艺术融合碰撞之美
- 沈阳出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降水
- “剩菜盲盒”不能成监督盲区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301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