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吃荔枝会致“酒驾”?验血可辨真相
长沙晚报6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魏云)“我确实没有喝酒啊,怎么就‘吹’出个酒驾呢?”近日,朋友圈有人晒出自己被误判“酒驾”的图片和文字,一看误判原因,居然是当季新鲜荔枝惹的祸。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鲜荔枝上市,其果肉呈白色、半透明的凝脂状,味美香甜,营养价值高,让人垂涎三尺,可谓老少皆宜。然而,每年一到吃荔枝的季节,车友圈就会有人“吐槽”:吃了很多荔枝之后,用吹气法测酒精含量,结果显示“酒驾”甚至“醉驾”。
吃荔枝会导致“酒驾”“醉驾”?是传闻还是确有此事?湖南航天医院药剂科主任冯桂梅主任药师表示,这是真的。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一般会使用吹气法测酒精含量,以此来初步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现象。吃荔枝为什么会产生酒精呢?
冯桂梅介绍,首先,在运输途中,荔枝中的果糖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次,荔枝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水果,而糖类物质的大量摄入,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养分,导致其生成酒精。综上两种原因,可能导致大量吃荔枝后被误判为“酒驾”。
吃了荔枝被误吹出了“酒驾”怎么办?冯桂梅建议,可以喝点水漱漱口,稍微在旁边等一会儿,再去复检就可以了。实在不行,验血可以识别真相,酒精含量是铁的标准,“假酒驾”终归是假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开车前尽量不要大量吃荔枝。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面裙爆火为何在曹县“意料之中”
- 11月北京CPI同比由涨转降 环比降幅扩大
- 新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额猛增 今年前8月同比增长逾五成
- 广东九江大桥恢复正常通行
-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北京中轴线保护,不局限于某个时代
- 广东四会:古法造纸融入旅游新业态 焕发新活力
- 新疆乌鲁木齐各族民众欢度肉孜节
- 不出国拿海外学位?当心踩坑!
- 农业银行全力服务个人养老金业务全国推广
- 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引发瑞士政党和舆论担忧
- 安徽计划推出千余场新春系列活动
- 前三季度湖南存贷款总量双增长 主要金融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 茂木敏充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 曾憧憬古墓考古
- 从“天边”来到“身边” 北斗技术这样融入生活
- 漫“花儿”、舞皮影 中外文旅达人老爷山下逛非遗传播中心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
- 澳大利亚对华风塔等产品反倾销措施被裁违则 中方:望澳方尽快纠正
- 专访音乐人赵照:《当你老了》成就自我,冀未来交完美答卷
- 安理会举行利比亚问题公开会 中国代表强调四点
-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政府投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 热门推荐
-
- 【冰雪春天】-30℃“保命穿搭”卖爆,冰雪游捧红了不止一个产业
- 两名科学家因机器学习基础性贡献获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辽宁省2024年预计旅游收入5600亿元
- 威尔第巅峰之作歌剧《弄臣》中文版将在福州首演 海内外歌剧演员一同“洋戏中唱”
- 俄媒:俄一架米-8直升机失联 机上共有6人
- 韩媒:韩美外长将于1月6日在首尔举行会谈
- 2023年许可办结量超过196万件 大件运输驶入发展快车道
- 告别“2字头”,中国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 广东台山小云吞:味牵游子心
- 省市县三级全面清理 浙江发力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
- 全国名中医武连仲谈“大雪节气与养生”
- 山西闻喜邱家庄大墓战国早期青铜器矿料或来自豫西
- 西安至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全货运航线开通
- 解字、谈茶、话敦煌 外籍人士畅谈东西方文明交流
- 湖南省政协港澳委员争当“传声筒” 助力湖湘文化远传扬
- 世卫组织:优化疫苗接种每年可使全球抗生素用量减少22%
- 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将在广州举行
- 中国驻美使馆: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
- 中柬旅游合作三方交流机制举行首次会议
- 纳什维尔校园枪案暴露美国私立学校三大安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