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吃荔枝会致“酒驾”?验血可辨真相
长沙晚报6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魏云)“我确实没有喝酒啊,怎么就‘吹’出个酒驾呢?”近日,朋友圈有人晒出自己被误判“酒驾”的图片和文字,一看误判原因,居然是当季新鲜荔枝惹的祸。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鲜荔枝上市,其果肉呈白色、半透明的凝脂状,味美香甜,营养价值高,让人垂涎三尺,可谓老少皆宜。然而,每年一到吃荔枝的季节,车友圈就会有人“吐槽”:吃了很多荔枝之后,用吹气法测酒精含量,结果显示“酒驾”甚至“醉驾”。
吃荔枝会导致“酒驾”“醉驾”?是传闻还是确有此事?湖南航天医院药剂科主任冯桂梅主任药师表示,这是真的。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一般会使用吹气法测酒精含量,以此来初步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现象。吃荔枝为什么会产生酒精呢?
冯桂梅介绍,首先,在运输途中,荔枝中的果糖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次,荔枝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水果,而糖类物质的大量摄入,会给口腔中的细菌提供养分,导致其生成酒精。综上两种原因,可能导致大量吃荔枝后被误判为“酒驾”。
吃了荔枝被误吹出了“酒驾”怎么办?冯桂梅建议,可以喝点水漱漱口,稍微在旁边等一会儿,再去复检就可以了。实在不行,验血可以识别真相,酒精含量是铁的标准,“假酒驾”终归是假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开车前尽量不要大量吃荔枝。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部门:实施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 港澳台青年“天府之国”探秘大熊猫
- 降低用药负担 山西39种药品平均降价56%
- 试点区县增至827个 以医共体之“通”破解看病之“痛”
- 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开展农作物种子调运专项检查
- 向新质生产力要经济发展新动能
-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有强降雪 中东部地区有大风降温
-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启 近百家跨国公司已报名参展
- 央行行长潘功胜:中国正在制定金融稳定法
- 阿根廷发生5.6级地震
-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53人遇难
- 演出市场火热依旧:演唱会“一票难求”,文化消费渗入下沉市场
- 长春科技赋能城市绿化 成功探索治理新途径
- 世界首条“高速公路”秦直道保护迫在眉睫
- 长隆官宣大熊猫“萌二代”昵称“妹猪”
- 中新健康丨专家:肿瘤治疗手段多样 肿瘤心脏病学研究亟待加强
- 上海专家成功为男子摘除直径35厘米、重达11斤的肝脏特大血管瘤
- 省钱!小件包裹在浙江拼成大件 轻松“飞”全球
- 柬埔寨专家从出土海洋生物化石中获得新发现
- 滑雪场如何从“一季火”到“四季热”?
- 热门推荐
-
- 外国记者走进天一阁 感受中国古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新加坡空军出动F-16战机以应对进入樟宜机场附近空域的一架外国直升机
- 高温热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 “闽人智慧”分享会在福州举行
- 台风“泰利”来袭 海南海事局启动防台Ⅲ级响应
- 新版《珠江航运史》编撰完成
- 维护棉花供应链安全稳定
- 上半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6.6亿元 民生领域支出保持增长
- 中新健康|警惕!青少年女性“藏”起来的健康隐患
- 智能“慧眼”助力央企提质增效 绿色发展
- 抖音电商商家经营环境报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多维度服务商家需求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多措并举应对出入境客流攀升
- (财经天下)二季度多国经济表现向好
- 全民共创 AI海洋公益主题曲《海好有你》厦门发布
- 首届中国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抢抓时代机遇 推动产业发展
- 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换届:唱响赣鄱文化 助推经济发展
-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植物和花卉是全球交流的良好媒介
- 没尝试过的美好,都是活着的意义
- 新研究揭示地球上首批细胞形成过程
- 浙江温州一鞋厂发生大火 暂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