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四方面推进 三明新引进台资农业项目18个
中新社福州10月24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委台办副主任钟志刚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两年来,三明市新引进台资农业项目18个、台湾农业新品种33个、台湾农业新技术12项。
自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设立以来,福建三明市将乡村振兴与两岸融合结合,通过实施现代农业、乡建乡创、基层共治、交流交往四大融合行动,推动乡村融合取得实效。
2022年11月,三明市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三明建设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
钟志刚表示,福建与台湾有着相似的地理、气候、生态条件和乡村环境,乡村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在现代农业方面,钟志刚介绍说,三明依托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涉台农业平台,培育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9家,推广台湾农业“五新”成果示范面积达6万亩。
在乡建乡创方面,钟志刚指出,三明大力支持台湾乡建乡创团队参与乡村振兴,先后引进上趣智业、跨界自造等26个台湾团队为该市90多个乡村提供驻村“陪伴式”服务,覆盖全部县(市、区);设立“三明闽台乡建乡创合作交流中心”,将台湾社区营造、乡村规划理念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有机融合,探索通过乡建乡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培育5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的示范样板。
在基层共治促融合上,三明积极探索台胞参与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学习借鉴台湾创办“乐龄学习中心”、践行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的经验,推广“学养结合”的农村养老乐龄学堂模式。钟志刚说,目前,三明已开办乐龄学堂153个,计划到2026年底,实现有条件的村、社区全覆盖。
三明还积极推动交流交往促融合。钟志刚表示,依托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资源等优势,三明打造了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沙县小吃文化城等对台交流平台,每年常规举办有较大影响力的各类涉台交流活动30多场次,累计吸引超百万台胞前来参访交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南两会关注“胖东来现象” 文商旅融合迈上新赛道
- 书写普通人的爱恨悲欢 麦家新作《人间信》首发
- 非遗体验见证五千年文明
- 西安考古发现11座粮仓 属唐朝太仓遗址
- 中外嘉宾“把脉开方”生命健康产业跨境合作
- 新疆兵团:大棚花开 春色满园
- 马里亚纳群岛发生6.1级地震 震源深度190千米
- 龙年春节怎么过?吃喝玩乐跨越南北
- 中新健康丨DRG是利是弊?别争了,听听国家医保局怎么说
- 重庆市升级并启动部分区县地质灾害应急响应
- 工作产生纠纷 上网“宣泄”可行吗?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称对以色列发起12次袭击
- 人道主义问题恶化 美国洛杉矶无家可归危机日益严峻
- 李保东:世界应抛开分歧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 “摩羯”残涡仍将为云南广西带来强降水
- “黑便士”邮票信封时隔181年再现东莞虎门
- 泰国前总理他信结束15年流亡回国 被判服刑8年
- 扩容提质强化就业保障
- 普京:美西方想寻求单边优势“是不可能的”
- 彭永涛:服务业持续恢复 新动能加快成长
- 热门推荐
-
- “两国双园”创新中国—东盟产业合作
- 山东特色种植“百花齐放” 种出致富好“丰”景
- 尼泊尔马相迪梯级水电站开工 中国企业参与投建
- 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8月31日营业结束后正式谢幕
- 陈明昊:我从不喜欢审视自己的过去
- 山东重点项目年终刷新“进度条” 动能转换成势见效
- 启动亿元阅读补贴计划 番茄小说加速探索出版融合
- 摸不着的电子合同 躲不开的坑
- 西藏全区现有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共43座
- 斯洛文尼亚承认巴勒斯坦国
- 小剧场演绎大主题 《赵氏孤儿》二轮上演
- 美军称使用“战斧”导弹袭击胡塞武装雷达设施
- 乐见文创产品成新年货
- 湖北武当山:数字赋能让古建筑“活”起来
- 出口茶叶需要注意什么(海关答疑)
-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山东德州平原发生5.5级地震 启动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
-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天气发展 28日至30日影响较大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48小时 约310次 以军对叙利亚发起“最猛烈”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