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 中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关注我国造船业亮眼的成绩单。聚焦这样几个问题,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在哪些方面领跑,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首先,我们先具体了解一下这份成绩单。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继续稳步增长。引人关注的是,2024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最新数据还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李彦庆:中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总体看能够满足未来近4年的工作量,这说明中国船舶工业在未来稳定工作方面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船协(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预测模型给出的数据表明,每年海运贸易量增幅,给出的新船的需求,大概在2500万到5000万载重吨,总体来讲还是保持上升的趋势。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有何亮点?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这份成绩单中三个亮眼数据,第一个,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55.7%,这意味着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第二个,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74.1%,这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中国制造。第三个,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63.1%,更是创下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2024年,中国造船业不仅在订单数量上持续领跑,建造交付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大批高附加值船型相继交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在过去的一年我们都造了哪些船。
三大造船厂平均五天交付一艘新船
上海长兴岛是我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被称为“造船岛”,在过去一年,这里的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造船三大造船厂几乎平均五天就要交付一艘新船。这是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大型LNG运输船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这是全球首艘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它的交付,也让上海外高桥造船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工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大关的船企。这是全球装载量最大的LNG绿色动力汽车运输船,一次可运送7800辆汽车,具有排放清洁度高、油耗低、盈利能力强等诸多特点。最新数据显示,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累计交船69艘,新接订单128艘,同比增长19%和70%。其中,中高端船型达到98%以上,实现效率效益双增长。
2024年我国高技术船型有新突破
2024年,我国高技术船型也有了新突破。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它的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建造,有了第一艘的建造经验,它的建造周期将缩短8个月以上;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正式入列,它能极地破冰,可深远海探测,装备全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艘艘大国重器接连交付,不仅证明了我国造船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也为我国深海科学探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
一边紧锣密鼓地交付用户,一边马不停蹄地接下新单,中国造船业捷报频传,不仅在世界市场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更在LNG船、超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稳稳驶向国际一流。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戳视频↓↓来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的分析。
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如今,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激烈,谁能第一时间掌握订单,就可以拿到这一领域的话语权。而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多用途船、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国各家造船厂都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经营指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那么各家造船厂都有哪些明星产品?戳视频↓↓跟着全国各地的船企老总,一起去船厂看一看。
中国造船业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
中国造船业领跑全球,不仅是在量上领先,更是在质上不断提高。在造船技术上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造船业已经在国际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中国造船业在哪些方面领跑全球?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
从量变到质变 高附加值绿色船型成主流
在中国船舶沪东中华的研究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设计师正围绕更新的绿色新能源产品进行技术储备,为接下来的新能源造船热潮打基础。
现在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激烈,环保政策不断更新,市场也会不断产生新需求,为此,船企都在全谱系发展,争做造船行业的全能选手。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多家船企实现2025年“开门红”
2024年中国造船业再创纪录,今年各大船企要怎么干呢?新年伊始,我国多家船舶企业就接连完工交船,实现了今年的“开门红”。
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就交付了11.4万吨成品油船“海洋侦探”号,成为今年首个交船船企;1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82600吨散货船和62000吨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苏交付;1月7日,广船国际为比亚迪建造的第一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起航,同一天,一艘21万吨氨预留散货船也在青岛完成签字交付。
一艘艘高附加值船舶接连交付,船坞中的工作也是热闹非凡。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记者看到,船坞中建造的LNG运输船刚下水,第二批就进来了。今年,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将创纪录地达到同时在建19艘LNG运输船舶。
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戳视频↓↓来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的分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500名“武林高手”将赴少林寺考功
- 两架小型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相撞 致四人遇难
- 传承历史文脉 重庆“母城”渝中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 “普拉桑”将在浙江沿海登陆 或形成“三台共舞”局面
- 外媒:土耳其总统称希望与叙利亚达成和解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侗寨茶园里的“致富经”
- 青海省首个“一站式”执行服务中心:结案平均天数减少17天
- 泰国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对“未来产业”的投资
- 第十五届湖南茶博会成交总额达9.32亿元
- 中国爆款短剧,正在海外收获大批粉丝
- “方寸乾坤·纪念毕维克诞辰270周年英国木口木刻展”开幕 350件作品引游客驻足欣赏
- 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热点问题需要关注
- 世卫组织:土耳其叙利亚地震的受灾民众可能高达2300万
- 5月27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71个点
- 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亓玫出席萨尔茨堡中国问题研讨会
- 11月21日央行开展47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端午节太原至京津等地旅客激增 太原铁路增客座能力4万个
- 大型豫剧电影《义薄云天》首映式在山西运城举行
- 中国驻英使馆敦促英方官员摒弃陈旧过时的冷战思维
- 有聊|陈飞宇:爱上表演,一切有迹可循
- 热门推荐
-
- 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6698亿元
- 111名在缅北实施电诈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我方
- 日均配送百万件蔬果肉蛋 重庆多多买菜全力保供助力抗疫
- 新疆阿克苏地区重要输变电工程投运
- 专访Mobileye:中国智驾市场非常有吸引力,又充满挑战
- 禹州中医药交易会开幕: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中医药产业
- 久坐是健康大忌五个动作改善你的肩颈腰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启幕 六大特点值得关注
- 北京大力推进慢行系统品质提升 中外骑友共话京城慢行系统
- 宁夏银川特色1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上线 办事时间节省50%以上
- 白洋淀景区明日开始试营业 5月1日起正式开放
- 天津梳理“知识产权惠企政策包” 强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 (新春走基层)杭州塘栖古镇:年味节“拉满”江南年味
- 春节假期广东高速车流量约占全国总量五分之一
- 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治理加快数字化转型
- 探寻极地风光、挑战极寒冰雪 漠河冬至文化节启幕
- 重庆市再度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黑龙江端出“最硬的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释放消费新潜力 以旧换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服务消费支撑作用持续显现 为消费扩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