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5天交付一艘新船 中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
关注我国造船业亮眼的成绩单。聚焦这样几个问题,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在哪些方面领跑,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首先,我们先具体了解一下这份成绩单。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继续稳步增长。引人关注的是,2024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最新数据还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李彦庆:中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总体看能够满足未来近4年的工作量,这说明中国船舶工业在未来稳定工作方面走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船协(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预测模型给出的数据表明,每年海运贸易量增幅,给出的新船的需求,大概在2500万到5000万载重吨,总体来讲还是保持上升的趋势。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有何亮点?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这份成绩单中三个亮眼数据,第一个,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55.7%,这意味着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第二个,新接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74.1%,这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是中国制造。第三个,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63.1%,更是创下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2024年,中国造船业不仅在订单数量上持续领跑,建造交付的速度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一大批高附加值船型相继交付。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在过去的一年我们都造了哪些船。
三大造船厂平均五天交付一艘新船
上海长兴岛是我国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被称为“造船岛”,在过去一年,这里的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造船三大造船厂几乎平均五天就要交付一艘新船。这是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它代表了当今世界大型LNG运输船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这是全球首艘230万桶通用型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它的交付,也让上海外高桥造船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工总量突破1亿载重吨大关的船企。这是全球装载量最大的LNG绿色动力汽车运输船,一次可运送7800辆汽车,具有排放清洁度高、油耗低、盈利能力强等诸多特点。最新数据显示,上海三大船企2024年累计交船69艘,新接订单128艘,同比增长19%和70%。其中,中高端船型达到98%以上,实现效率效益双增长。
2024年我国高技术船型有新突破
2024年,我国高技术船型也有了新突破。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它的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建造,有了第一艘的建造经验,它的建造周期将缩短8个月以上;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正式入列,它能极地破冰,可深远海探测,装备全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艘艘大国重器接连交付,不仅证明了我国造船业的先进制造能力,也为我国深海科学探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
一边紧锣密鼓地交付用户,一边马不停蹄地接下新单,中国造船业捷报频传,不仅在世界市场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更在LNG船、超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稳稳驶向国际一流。中国造船业为何能领跑全球?戳视频↓↓来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的分析。
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如今,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激烈,谁能第一时间掌握订单,就可以拿到这一领域的话语权。而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多用途船、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国各家造船厂都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经营指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那么各家造船厂都有哪些明星产品?戳视频↓↓跟着全国各地的船企老总,一起去船厂看一看。
中国造船业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
中国造船业领跑全球,不仅是在量上领先,更是在质上不断提高。在造船技术上从仿制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造船业已经在国际赛道中跑出了加速度。中国造船业在哪些方面领跑全球?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
从量变到质变 高附加值绿色船型成主流
在中国船舶沪东中华的研究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设计师正围绕更新的绿色新能源产品进行技术储备,为接下来的新能源造船热潮打基础。
现在全球造船行业竞争激烈,环保政策不断更新,市场也会不断产生新需求,为此,船企都在全谱系发展,争做造船行业的全能选手。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8.5%,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多家船企实现2025年“开门红”
2024年中国造船业再创纪录,今年各大船企要怎么干呢?新年伊始,我国多家船舶企业就接连完工交船,实现了今年的“开门红”。
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船舶上海外高桥造船就交付了11.4万吨成品油船“海洋侦探”号,成为今年首个交船船企;1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82600吨散货船和62000吨重吊多用途船在江苏交付;1月7日,广船国际为比亚迪建造的第一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起航,同一天,一艘21万吨氨预留散货船也在青岛完成签字交付。
一艘艘高附加值船舶接连交付,船坞中的工作也是热闹非凡。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记者看到,船坞中建造的LNG运输船刚下水,第二批就进来了。今年,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将创纪录地达到同时在建19艘LNG运输船舶。
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造船业亮眼成绩如何助益我国整体制造业?戳视频↓↓来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的分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公益助农+好物联盟 山西助名特优产品“走出去”
- 韩国网络现威胁预告:“明天2点在总统办公室安装爆炸物”
- 设计“黑科技”AR眼镜 宁波大三学生获国际红点设计大奖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北海!
- 乌克兰可否加入?欧盟委员会给出这一建议
- 孩子遭严重欺凌 家长应第一时间报警
- 广东近期有中到强雷雨 需防御强对流天气
- 武汉一外卖员遭业主投诉后持刀上门威胁 警方称双方已和解
-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从神话到现实 追觅一段“夏朝往事”
- (上海自贸区十年)以开放倒逼改革 “自贸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甘肃榆中:“富贵之花”变身“富民之花”
- “花样经济”方兴未艾
- 扫码返利 真有便宜可占吗
- 现实题材作品奉献精彩“中国故事”
- (年终特稿)中国民营经济2024:在变局中展现发展韧性
-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海南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 “摩羯”台风灾后海南农渔业复产“十分”努力
- 溶洞也能通地铁?国内首个穿越泉水溶洞区地铁站双线贯通
- 两条时速350公里高铁新线,有重要进展
- 国家艺术基金专项培训复合型沉浸式文旅人才
- 热门推荐
-
- “高山流水遇知音”新春古琴音乐会 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 安徽石台主打“硒游”绿色文旅产业
- 突发: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2级地震
- 外籍游客武汉乐享“汉派生活”
- 云南大山包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
- 陕西法院严惩拒执违法行为 5月至今共执结案件逾14万件
- 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太阳能科技推动全球能源公平
- 北京6.7万余名考生雨中迎高考 作文题聚焦守正创新
- 2024老挝安全生产监察员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南宁开班
- 【光明论坛】让县区经济更加生机勃勃
- 旅游市场进入淡季 老年旅客成出游主力军
- 沈阳市举办首届结婚登记颁证大赛倡导婚俗新风 助力美满婚姻
- 山西文旅市场迎新春热潮 “地道年味”醉游人
- 创新消费点亮假日经济 展现中国经济活力与潜力
- 实探“茶叶华尔街”广州芳村 茶叶金融化:“茶炒不喝”如何炼成?
- 我国油气管网建设提速 “全国一张网”不断完善
- 广东自贸试验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96项
- 武夷山文旅市场“热”力十足
-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发表全国讲话
- 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 新疆这样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