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盾构直径高铁隧道主体结构完成
中新网上海12月13日电 (浦帆)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13日2时28分,在崇太长江隧道3号竖井顶板环梁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入模,标志着世界最大盾构直径高铁隧道——崇太长江隧道盾构始发井主体结构全部顺利完成,为下一步的盾构组装、调试、始发、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崇太长江隧道3号竖井施工现场。 李童 摄
崇太长江隧道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合同工期最长的工程。隧道连接上海市崇明区和江苏省太仓市,全长14250米,为单洞双线设计,设竖井3座,其中1号井、3号井为始发井,2号井为接收井。隧道3号盾构始发井长24米,宽24米,深30.2米,盾构从上海市崇明区3号井始发,穿越长江后到达江苏省太仓市2号竖井。
崇太长江隧道盾构直径15.4米,管片外径14.8米,是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隧道独头掘进距离达11.325千米,是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的隧道;隧道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是世界行车速度最高水下隧道;隧道地处(或下掘)长江水下最深达89米,最大水压0.9兆帕,是长江最深的江底隧道。
崇太长江隧道纵剖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据介绍,中铁隧道局研发数智化深基坑管控平台,利用自动化监测、数字孪生、自动定位、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机器视觉和数据分析算法,打通深基坑加固、监测、降水、支撑、开挖等工序链,实现人员标准化管控、设备监控与联动互锁。同时运用施工现场三维大场景和全息沙盘,实现对深基坑进度、安全、质量、设备、人员、工序等关键要素态势全自动、全天候实时监控感知和进度可视化,打造出“数据驱动、科学施工、智能建造”示范性基坑工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上门代厨到喂猫遛狗 到家服务消费新风强劲
- 四川: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省高速总流量约3127.6万辆次
- 28岁姑娘膝关节痛走路追不上78岁奶奶 医生:动得太少
- 印尼总统佐科要求优先救助雅加达油库火灾灾民
- 摩洛哥一小巴翻车致24人死亡
-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2023年全球葡萄酒产量恐降至62年来最低
- 中职生“高考”记:同样经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
-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2300人死亡 以色列组建紧急联合政府应对战时事务
- 剧作家何冀平:从北京到香港,从京腔到粤语
- 防火瞭望员的上千个日夜坚守:雨雪天才能回两公里外的家
- 进一步深化物流降本增效 经济运行底盘持续稳固
- 日媒:日本基本结束口罩防疫措施 过半民众仍愿佩戴
- 报告:北京办公楼市场连续两个季度吸纳量为正
- 中外友人邂逅秦风秋韵 以茶为媒促文化交流互鉴
- 韩国首尔一市场发生车辆撞人事件致13人受伤
- 如何促进少儿出版更好发展?坚持内容本位须成共识
- 三大造船基地造船指标积极向好 高质量发展驶出“新航迹”
- 综述:“中国冷极”创“品牌”:“冷资源”成“热动力”
- (乡村行 ·看振兴)“千年打卡地”湖南零陵乡村旅游激活农村经济
- 火车“哐当”声哪去了?
- 热门推荐
-
- 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向即将被送回中国的大熊猫“圆梦”告别
- 饮品界“流量密码”椰子水真的不安全吗?
- 山东基层社会治理呈现新格局 以“绣花功夫”打通“末梢”
- 越南媳妇壮乡创业记:小推车上的美食梦
- 哈尔滨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提前44天突破2080.5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2024地方债发行启幕:总额或再达9万亿,但有这些变化
- 多举措、出实招“护航”外贸企业生产 新业态成外贸增长亮点
- 国际识局:美国“推销”加沙停火方案,各方反应耐人寻味
- 个人防护不能慌也不能躺
- 银川警方破获一起特大侵犯著作权案 涉案650余万元
- 山东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 延伸华夏文明历史轴线
- 中山市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四大产学研创新平台
- 合肥通报“三只羊”直播带货调查情况:罚款6894.91万元 暂停经营限期整改
- 造谣“新能源车彻底进不了海南了”,一男子被行政拘留
- “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泰州举行
- “评弹男神”袁小良:将传统经典用当代观众喜爱的方式表演出来
- 77岁阿婆发热不退 上海医生抽丝剥茧寻出元凶“鹦鹉热”
- 北约不断拱火,军援再次加码!美援乌新计划首次包括贫铀弹
- 广州发布50条精品旅游线路 引客欣赏四季美景
- 专家: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