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高考”记:同样经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
中职生“高考”记
6月7日下午5点,2023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响起收卷铃声。当普通高中的高考生还在为后几日的科目做准备时,浙江绍兴诸暨职教中心的500多名中职学生已经结束了他们的“高考”。
近年来,教育部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升学通道。单独考试招生就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的“高考”。今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考试满分为60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与全国高考在同一时间进行,但试卷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此前的半年内,中职生们已完成了总分为300分的职业技能操作、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
同样经历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这批05后中职生“高考”上岸后,可以到省内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就读,与由普通高中考入学生的学籍性质、毕业文凭和毕业待遇相同。近几年,诸暨职教中心这所县城中职学校的“高考班”,已经走出了100多名本科生,还有学生后续考上了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
“说实话,这些孩子在初中是被‘遗弃’的一批学生。”诸暨职教中心“高考班”学部负责老师傅成锋说。一些学生离普高分数线有几十分甚至一二百分的差距,如果进入私立高中冲击普通高考,很可能没有大学上。私立高中一年至少几万元的学费,也拦住了普通家庭的孩子。这时,免学费的中职成了兜底的选择。
“是职校‘收留’了我。”诸暨职教中心建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周文钦说。中考只考了总分的一半,进了中职,他一开始也排在全班倒数。高一上学期,他因作业写得太差被老师骂了一顿,也让一直对他期望很高的父亲伤透了心。他记得那天下着雨,他也哭了。他意识到,前途和未来得靠自己拼出来。
学不懂的就背,背不过的就写。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猛然冲进班级前10名,惊呆了身边的同学。现在,他成了老师办公室“最能问问题的学生”,他将目标定为一所去年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接近500分的建筑类专科院校。“没有职校就没有现在的我。”周文钦说。
同样在建筑专业的赵胤企当年中考只差1分就能上普通高中,此前他从没想过读中职这条路。刚入学时因为心理落差,他常常违反纪律,被留校察看,甚至一度面临退学。后来,他看到周围的同学没有“摆烂”,而是加倍努力读书,渴望完成“逆袭”,他也开始认真学习。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赵胤企有三次总分进入全省中职学校“高考班”的前180名,这意味着他“上岸”的希望很大。
对于中职“高考生”来说,竞争是一个确定的数字。每年,浙江省高校会将一部分本科名额分配给中职考生。赵胤企所在的建筑专业去年全省有180个本科名额,如果考进全省前50名,就能上浙江理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竞争同样激烈,全省数千名中职考生要竞争70个本科名额,前40名可以上浙江师范大学。
“他们的学习能力或许没那么强,但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老师可以去改变的。”诸暨职教中心的数学教师李柯萍说。她是一名95后,与这里的学生年纪相差不大,也更懂他们的不易。中职生的文化课难度比普高生低,但即便是最好的学生,也不是“一点就通”,要靠重复练习。另一方面,她认为中职生比普高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待人处事方面也更周全。因为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们也更加明白,成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在诸暨职教中心,每届学生入校后都会做心理筛查。心理老师孟玲玲和同事统计过,全校3000多名学生里,有1000多人面临着复杂的家庭状况,他们父母离异或由单亲抚养,甚至是孤儿。有五六百名学生的心理量表上飘着代表危机预警的红色、黄色。每晚,心理咨询室都会迎来咨询的学生,话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未来选择上。
学前教育专业的王诗怡中考前父母离异,心情受到影响的她,最终以距普高线七八分的成绩落榜。她怀着叛逆的心情走入社会,做商场导购时被拖欠工资,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唱歌,靠着别人刷礼物“打赏”获得收入,这让她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朋友圈里上普高的同学发的高考动态激励了她,与社会上的种种不快相比,她意识到“学校是有绝对公平的”。重返课堂后,她在班上名列前茅,目标直指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未来,她想成为一名幼师。
对于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顾宸菲来说,在中职学校就读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初中,她因为身材原因多次受到霸凌,初一时被确诊中度抑郁。中考后,中职学校成了成绩平平的她唯一的选择,专业课却让她收获了舞蹈、钢琴、声乐等多项技能,也让她的绘画特长得到发展。为了学好专业,她跟自己的短板“死磕”,每天天刚亮就去教室自习,通过坚持运动瘦了几十斤,与班上同学相互鼓励,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我们的技能比起普高有优势,中职上了三年,大学还会选个这专业。”计算机班的范双双说,她之前以为上中职就是“混日子”,学了才知道“一技傍身”的好处和底气。在专业课上,她学习了编程和音视频剪辑等实用软件的操作,未来,她想自己创业,在网络平台出售自己的技能和服务。
职业中学的困境也显而易见。6月是职教中心老师“最难熬”的一个月,除了盯“高考”,他们还要挨家挨户去招生。有时一下午给十几个家长打电话,对方要么说已经找好学校,要么干脆不考虑上中职。家长普遍觉得孩子上普高“更有面子”,对中职的偏见和不理解,仍然存在。
近几年,浙江省将部分职业技能操作考试的组织和命题任务下放到学校,学生在考试中几乎都能得到满分,平时难免轻视了技能课的学习。“这对职业学校是比较大的冲击。”诸暨职教中心校长周洁人说。他回忆,六七年前,全省的中职考生只有两万多人,现在人数增加了好几万,本科名额却还是3000多个,其中不少是民办本科。虽然中职生升学渠道畅通,但想上好学校的竞争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和家长也在慢慢转变观念。周洁人介绍,现在每年有100多名达到普高分数线的学生来诸暨职教中心就读,以更现实的态度探索升学路。
今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的作文题目探讨的是“机遇与努力哪个更重要”。走出考场的中职生,将在此后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公安“一窗通办”实现全覆盖
- 十一黄金周本地游、周边游是主流,高星级酒店关注度上涨130%
- 网上购菜成“新风口” 沈阳各大平台订单量大增
- 一季度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3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
- 湖南岳阳钱团间堤发生管涌险情:已成功封堵3处
- 广东科学治理“地球癌症”:沙退林进 点“石”成“金”
- 及时发现突发不适旅客 南航乘务员联手医生万米高空紧急施救
- 西铁定制服务列车正式亮相 满足旅客个性化出行需求
- 云冈石窟“走进”山西大学 师生感知文化遗产保护
- 第七届杭州国际日开幕 国际“朋友圈”扩容
- 泰安推进制造业“数智换脑” 赋能工业“换挡提速”
- “低价旅游”诱骗老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 嫌疑人被北京警方抓获
- 拜登、哈里斯将双双致电特朗普!预计哈里斯将承认败选
- 上海:与AI机器人“结对” “唐宝宝”当上饮料店“掌柜”
- 2024年法国“科技万岁”展登场 中国馆亮相展会
- 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汀·费希廷格秋游黄山:期待再来黄山
- 2024大宗商品跨境交易直通平台V3.0上线
- 外资企业深耕江苏 增资扩产力度不减
-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新规实施 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者收罚单
- 新疆墨玉:工业园区落地家门口 民众就近就业增收稳
- 热门推荐
-
- 河南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啥模样?怎么建?
- 山西沁水“秸秆离田养牛” 借助市场手段找出路
- 山西太原春节迎来“文博热” 八方游客“触摸”龙城文脉
- 以军称继续空袭加沙地带 联合国官员:加沙人在等待死亡
- 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开工
- 尼泊尔地震已造成22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 安徽实施旅游“六大工程” 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
- 国际最新研究提出一组评估指标 整合地球系统安全与公平边界
- “双11”进入审美疲劳期 技术加持能否成为解药
- 发现与守护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富德生命人寿“银鹤计划-寻找非遗传承人”设计大赛全国启幕
- 重庆警方破获制售假酒案 集中销毁万余瓶假“茅台”
- 中新健康丨报告称居民日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 “00后”入睡困难
- 湖南沅陵五强溪镇特大暴雨已致1人死亡1人失联
- 中国当代文学的“出海”之路:如何圈粉海外读者?
- 洞庭湖全线退出警戒水位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屋顶瓦片掉落土墙倒塌 余震达32次
- 旅芬大熊猫“华豹”“金宝宝”平安回国
- 小清河复航在即 将成鲁中工业走廊陆海新通道
- 报告显示:年轻人对绿色消费的意识觉醒程度明显提高
- 爱上中国风丨“盆景迷”查德:与“景”相伴每一天都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