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高考”记:同样经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
中职生“高考”记
6月7日下午5点,2023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响起收卷铃声。当普通高中的高考生还在为后几日的科目做准备时,浙江绍兴诸暨职教中心的500多名中职学生已经结束了他们的“高考”。
近年来,教育部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升学通道。单独考试招生就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的“高考”。今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考试满分为60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与全国高考在同一时间进行,但试卷内容和难易程度不同。此前的半年内,中职生们已完成了总分为300分的职业技能操作、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
同样经历了3年奋斗,同样怀揣大学梦。这批05后中职生“高考”上岸后,可以到省内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就读,与由普通高中考入学生的学籍性质、毕业文凭和毕业待遇相同。近几年,诸暨职教中心这所县城中职学校的“高考班”,已经走出了100多名本科生,还有学生后续考上了浙江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
“说实话,这些孩子在初中是被‘遗弃’的一批学生。”诸暨职教中心“高考班”学部负责老师傅成锋说。一些学生离普高分数线有几十分甚至一二百分的差距,如果进入私立高中冲击普通高考,很可能没有大学上。私立高中一年至少几万元的学费,也拦住了普通家庭的孩子。这时,免学费的中职成了兜底的选择。
“是职校‘收留’了我。”诸暨职教中心建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周文钦说。中考只考了总分的一半,进了中职,他一开始也排在全班倒数。高一上学期,他因作业写得太差被老师骂了一顿,也让一直对他期望很高的父亲伤透了心。他记得那天下着雨,他也哭了。他意识到,前途和未来得靠自己拼出来。
学不懂的就背,背不过的就写。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猛然冲进班级前10名,惊呆了身边的同学。现在,他成了老师办公室“最能问问题的学生”,他将目标定为一所去年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接近500分的建筑类专科院校。“没有职校就没有现在的我。”周文钦说。
同样在建筑专业的赵胤企当年中考只差1分就能上普通高中,此前他从没想过读中职这条路。刚入学时因为心理落差,他常常违反纪律,被留校察看,甚至一度面临退学。后来,他看到周围的同学没有“摆烂”,而是加倍努力读书,渴望完成“逆袭”,他也开始认真学习。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赵胤企有三次总分进入全省中职学校“高考班”的前180名,这意味着他“上岸”的希望很大。
对于中职“高考生”来说,竞争是一个确定的数字。每年,浙江省高校会将一部分本科名额分配给中职考生。赵胤企所在的建筑专业去年全省有180个本科名额,如果考进全省前50名,就能上浙江理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竞争同样激烈,全省数千名中职考生要竞争70个本科名额,前40名可以上浙江师范大学。
“他们的学习能力或许没那么强,但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老师可以去改变的。”诸暨职教中心的数学教师李柯萍说。她是一名95后,与这里的学生年纪相差不大,也更懂他们的不易。中职生的文化课难度比普高生低,但即便是最好的学生,也不是“一点就通”,要靠重复练习。另一方面,她认为中职生比普高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待人处事方面也更周全。因为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们也更加明白,成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在诸暨职教中心,每届学生入校后都会做心理筛查。心理老师孟玲玲和同事统计过,全校3000多名学生里,有1000多人面临着复杂的家庭状况,他们父母离异或由单亲抚养,甚至是孤儿。有五六百名学生的心理量表上飘着代表危机预警的红色、黄色。每晚,心理咨询室都会迎来咨询的学生,话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情感困惑和未来选择上。
学前教育专业的王诗怡中考前父母离异,心情受到影响的她,最终以距普高线七八分的成绩落榜。她怀着叛逆的心情走入社会,做商场导购时被拖欠工资,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唱歌,靠着别人刷礼物“打赏”获得收入,这让她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朋友圈里上普高的同学发的高考动态激励了她,与社会上的种种不快相比,她意识到“学校是有绝对公平的”。重返课堂后,她在班上名列前茅,目标直指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未来,她想成为一名幼师。
对于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顾宸菲来说,在中职学校就读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从幼儿园到初中,她因为身材原因多次受到霸凌,初一时被确诊中度抑郁。中考后,中职学校成了成绩平平的她唯一的选择,专业课却让她收获了舞蹈、钢琴、声乐等多项技能,也让她的绘画特长得到发展。为了学好专业,她跟自己的短板“死磕”,每天天刚亮就去教室自习,通过坚持运动瘦了几十斤,与班上同学相互鼓励,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我们的技能比起普高有优势,中职上了三年,大学还会选个这专业。”计算机班的范双双说,她之前以为上中职就是“混日子”,学了才知道“一技傍身”的好处和底气。在专业课上,她学习了编程和音视频剪辑等实用软件的操作,未来,她想自己创业,在网络平台出售自己的技能和服务。
职业中学的困境也显而易见。6月是职教中心老师“最难熬”的一个月,除了盯“高考”,他们还要挨家挨户去招生。有时一下午给十几个家长打电话,对方要么说已经找好学校,要么干脆不考虑上中职。家长普遍觉得孩子上普高“更有面子”,对中职的偏见和不理解,仍然存在。
近几年,浙江省将部分职业技能操作考试的组织和命题任务下放到学校,学生在考试中几乎都能得到满分,平时难免轻视了技能课的学习。“这对职业学校是比较大的冲击。”诸暨职教中心校长周洁人说。他回忆,六七年前,全省的中职考生只有两万多人,现在人数增加了好几万,本科名额却还是3000多个,其中不少是民办本科。虽然中职生升学渠道畅通,但想上好学校的竞争越来越大。
一些学生和家长也在慢慢转变观念。周洁人介绍,现在每年有100多名达到普高分数线的学生来诸暨职教中心就读,以更现实的态度探索升学路。
今年,浙江省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的作文题目探讨的是“机遇与努力哪个更重要”。走出考场的中职生,将在此后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优秀科教影视进校园”片单推荐暨合作签约在北京举行
- 山西公布北朝晚期宝应寺石窟调查资料
- 打造文旅发展新引擎 2023新疆民宿和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推进会开幕
- 唤醒沉睡千年的古瓷片
- 报告:中东地区局势呈现缓和与冲突交织复杂态势
- 中国(河北)日本机器人产业精准对接会成功举办
- 2023网络全媒体厦门行聚焦两岸融合发展
- 《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结题会举行
- 最新!韩国最大在野党提出对韩防长的弹劾案
- 五一档破15亿,多部影片超预期
- 中国气象局:4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4.0万条
- 一季度中越班列发送货物1594标箱 同比劲增82%
- 逾40项上海青少年科技发明成果亮相上交会 科创与艺术结合
- 90岁架子鼓奶奶 别样文艺人生从70岁开始
- 福建省侨联兼职副主席陈玉树:推动讲好妈祖故事
- 千年地方鸡种儋州鸡如何“改命”重生
-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救灾资金5.46亿元
- 教培项目花样繁多 谨慎选择避免纠纷
- 1000多家品牌茶企亮相第26届深圳春季茶博会
- 滴滴发布2024年春运安全出行保障公告 联合多地警方保障春运安全
- 热门推荐
-
- 广东省政协常委郭基煇:打造“铁路枢纽型国际知名商圈”
- 法国议会选举第二轮投票开始 或产生“悬浮议会”?
- 河南商丘民权机场正式投入驻场使用
- 从一日游到多日游 浙江南浔首推“全域住宿 全景免费”
- 社科院文学所“跨文化论坛”:汉俳深刻反映中日文化交流
- 积石山6.2级地震已致青海海东市18人遇难
- 巴基斯坦候选人办公室附近发生两起爆炸 数十人死伤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与“北溪”管道爆炸无关!
- 全球拥有最大用户群,海尔智家是如何做到的?
- 我国北方地区现大范围PM10重污染,呈现粗颗粒污染特征
- 外媒:普京签令废止这一条约,事关欧洲武装力量!
- 湖南东安“生态引擎”兴产业 农旅融合促发展
- GDP同比增4.9% “村超”“村BA”助推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
- 安徽防汛一线见闻:防御有条不紊 民众生活有序
- “京剧第二故乡”传承国粹热 弟子苦练“梨园曲”
- 钠电煤矿应急电源山西发布 实现秒级黑启动
- 山东援疆项目新疆喀什地区公立中医医院开诊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夏一站西塘”文旅推介首进云南 邀云南民众畅游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