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水“秸秆离田养牛” 借助市场手段找出路
中新网太原11月28日电 (记者 李新锁)秋收过后,山西沁水的田野里就铺满了玉米秸秆,怎样减轻农民耕种负担,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今年,沁水县借助市场化手段,培育秸秆收储运经营主体,通过“秸秆养牛、养羊”等模式,给秸秆找到新出路。
28日,在沁水县红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红土地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内,饲养员驾驶着撒料车将混有秸秆的草料投放在食槽内,一头头西门塔尔牛整齐排列从栏中探出头来取食。而在不久前,这些草料还是铺在农田上的秸秆。
作为农业大县,沁水县每年种植玉米、小麦35万亩左右,年产秸秆17万吨。
沁水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山西的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沁水将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畜牧产业发展优势,推行“秸秆养牛”模式,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沁水县红土地公司负责人何立业介绍,“企业用收草机把各村的玉米秸秆收回来,用搅拌机搅拌后加上饲料,就可以直接喂牛了”。
得益于丰富的秸秆资源,红土地公司计划明年扩建2栋牛舍,养殖规模从160头发展到450头,收储秸秆面积从1500亩扩大到5000亩。
晋城市农村社会事务中心资源环境站负责人李阳表示,近年来,沁水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县有养牛场100余家、年养牛量4000头;养羊场800余家、年养羊量19万头,年需秸秆量4.4万吨。
“过去,田间地头被随意丢弃的麦秆、玉米秆,如今成为牲畜的营养餐,不仅减轻了禁烧秸秆带来的环境压力,还为农民换来了真金白银。”李阳说,沁水县依托企业、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化经营主体,现已申报主体9家,7家进行开工建设,2家完成土地平整。
作为秸秆回收、利用先行者,山西丰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沁丰表示,企业今年辐射服务了3个乡镇,涉及五六万亩土地,可回收秸秆约1万吨,毛收入预计在300多万元。
截至目前,沁水已完成秸秆离田6万亩,预计年底可达到10万亩,涉及12个乡镇,最终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收益约150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港合作14个重大项目签约 总投资超46亿元人民币
- 台商“登陆”话健康 看好两岸产业合作互补
- 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活动在肃宁、黄骅举办
- 安徽合肥警方开展无人机防溺水巡查
- 珠江水系货运量居世界第二 将添出海大通道
- 云南旅游业界热盼泰老跨境铁路助力合作升级
- 庆祝“国际志愿者日”:中国科技馆举办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
- 庆祝青海海西成立70周年 浙江援青文艺晚会在海西举行
- 河南各地强化信息化防控 7600万亩秋作物长势良好
- 北约防长会持续渲染地区威胁 鼓动加大对乌支持
- “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 全国青年戏曲编剧研修班在京开班
- 龙年春节上海港口岸一派繁忙 汽车进出口量创新高
- 中新真探: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吗?
- (进博故事)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与产业紧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场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平台治理报告:230万人参与反网暴倡议
- 突发!基辅凌晨拉响防空警报
- 前三季度京津转入河北基本单位1724家
- 内蒙古赤峰市一自卸货车行驶中失控发生事故 致3死3伤
- 《丁景唐研究丛书三种》在沪首发 丁景唐之子捐赠“传家宝”
- 热门推荐
-
- “快递驿站加盟”骗局:一年半800多人上当
- 中蒙摄影家作品交流展在天津举行 100件作品续写“乌兰巴托之夜”新故事
- 国产高端分子影像诊疗设备加速发展 助力医企协同创新
- 舌“毒”,不如理明
- “东方珠宝城”云南瑞丽:边境“夜经济”展露活力
- 天热能否开空调?专业人士称科学消毒很重要
- 青藏铁路启动“双11”快运服务 入藏电商货物日均300余吨
- 《墨笔·信仰》李福顺作品巡展亮相南京 百米长卷记录红色印记
- 让退役老兵重享“有声”世界 老兵听力关怀计划在江西启动
- 北京15区雷电预警 16日起三天雨水频繁
- 美国频发“走错门遭枪击”案件 枪支暴力问题折射美社会“群体焦虑”
- 火锅餐厅送蘸料 鼓励消费者“光盘”
- 孩子近视治疗度数反飙升?这些“智商税”不要交
- 进入夏季建议主动出汗 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 北京计划投资逾百亿元加快培育新兴及未来产业
- 2024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 重庆沙坪坝区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 签署一批战略合作协议
- 依法惩治和预防民企内部人员犯罪
- 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污染
- 新疆和田玉(子料)鉴定地方标准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