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油莎豆又名“虎坚果”,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资料图) 李宇航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30日电 题:“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作者 戚亚平 崔显朝 李宇航
初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4团兴安镇,油莎豆已全面出苗,种植户正忙着滴水施肥,田间地头一片忙碌。
54团兴安镇位于新疆莎车县西北30公里处,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土地沙化程度高、肥力低。多年来,当地尝试种植过棉花、小麦、玉米、红枣等作物,但种植过程中投入高、产量低,效益也不理想。
如何兼顾产业发展与生态平衡?经过探索实践,当地最终选择了适合在荒漠中生长的经济作物油莎豆。
油莎豆又名“虎坚果”,原产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核桃”。其喜光、耐旱、抗盐碱,可在沙地、荒地、盐碱地种植,可在果园、林地套种,也可与马铃薯、小麦等作物轮种。
油莎豆生物产量高,干豆产量高于油菜籽、大豆、花生等;亩产出油率高于大豆、油菜籽、玉米等。其茎叶可作牛羊饲料,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集油、粮、牧、饲一体的多用新型作物,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我国引种油莎豆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油莎豆种植“治沙又致富”
54团兴安镇二连种植户张苏光今年种植80亩油莎豆,时下正值出苗期,他时常来到地头,检查自家的滴管设施是否能正常滴水。
“有时候受风沙影响,滴灌带可能会出现堵塞或者被大风挂断的现象,需要及时排查,避免滴水不匀,出现长势参差不齐的情况。”张苏光说。
数据显示,从2017年试种到2019年大面积种植,54团兴安镇油莎豆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3000亩增加到近2万亩,其中3000亩为油莎豆育种基地,现已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2021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油莎豆对治沙、治荒、土壤改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养殖业、带动民众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当地通过种植油莎豆,让4.6万亩沙漠变成良田,实现人进沙退,向沙漠腹地推进7公里。
为更好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发展,使民众更好增收致富,54团兴安镇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成立满疆红油莎豆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325户种植户加入。
“刚开始对油莎豆不太了解,现在按照团镇提供的管理模式,按时播种、浇水、施肥,去年每亩地收获油莎豆已超过400公斤。而且每年团镇都会邀请科技专家给我们进行指导,我对种植油莎豆更有信心了。”二连种植户于长伟说。
在干旱区种植油莎豆,发展油莎豆全产业链,建立防风固沙与沙产业试验示范基地,构建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可有效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2021年9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风沙区油莎豆防风固沙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走进54团兴安镇。
专家学者实地评估油莎豆种植经济效益、土壤改良效益、防风固沙效益,对该团镇沙漠化土地防风固沙“三生共赢”模式表示充分肯定。
延伸产业链“小豆子”闯出大市场
油莎豆全身都是宝,果实味道香甜,既可生食、炒食、油炸,又可榨油,榨过油的饼粕还可加工成糕点,也可提取优质淀粉、糖、纤维素并用于酿酒,余下的粉渣还是很好的精饲料。
它的茎叶营养丰富,利用价值高,无论是刚采摘的鲜草还是干草,都是上乘的饲草饲料。
近年来,54团兴安镇在油莎豆产业链上做好文章,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和啤酒生产企业,更好挖掘油莎豆的经济效益,拓宽种植户增收渠道。
走进54团兴安镇5000头肉牛养殖基地,满圈的牛膘肥体壮。图木舒克市刀郎阳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厂长陈思宏介绍,油莎豆草是一种优质饲草,他们依托54团万亩油莎豆基地,去年收购了2000吨油莎豆草。
“我们公司现存栏肉牛6000余头,累计出栏3500头,实现年产值近8000万元,已形成养殖、销售、育肥一体化产业链,并带动当地30余名职工群众就业。”陈思宏说。
走进位于54团兴安镇的啤酒生产企业酿酒车间,阵阵扑鼻的啤酒花发酵味扑面而来,不禁让人沉醉。聂新茂正和同事们在车间里讨论精酿啤酒如何酿出新口味,这些啤酒是他们以油莎豆为原料发酵15天才酿出来的。
“我们目前正在测试的有黑啤、纯生两个品种,后续还会生产其他品种的啤酒,产品将主要面向高端消费市场。”聂新茂说,与其他酒厂相比,他们有地理优势,有上万亩的油莎豆种植面积,可就近采购原料,节约运输成本。
据了解,该企业生产出的啤酒虽未正式投入市场,但已获得众多业内人士好评。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验总结,产量逐步提高,目前已成为职工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54团兴安镇党委副书记、团长苏涛说,下一步要通过延链、增链、补链、强链,把“小豆子”做成大产业。
将为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做出贡献
近年来,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持续增加,2020年进口大豆首次突破1亿吨。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把“粮油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以满足油脂油料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
油莎豆既是防沙治沙的好品种,又是优良的油料作物。作为一种集粮、油、饲等为一体的非转基因经济作物,油莎豆具有不与主粮争地、含油量高等特点,现已被纳入《“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特色油料作物,发展潜力巨大。
油莎豆油脂含量20%到30%,油脂品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按亩产干豆350公斤计算,可亩产油量70到90公斤,是大豆的3倍、油菜的2倍,是一种高产特色油料作物,是战略性替代油源。发展油莎豆产业,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2016年,农业部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将油莎豆作为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油料作物之一,提出要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
同时,油莎豆富含优质淀粉,可作为粮食的补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如今,54团兴安镇正在不断完善产业模式,促进衍生发展,已吸引总投资1.26亿元的油莎豆种植及深加工基地项目。
据新疆三礼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宏福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采用液压冷榨技术,年加工油莎豆3万吨,出油5400吨、油莎豆粉2.4万吨,产值约1.62亿元;采用酱香白酒固态发酵技术,年发酵酱香白酒3800吨,产值2.28亿元。
同时采用自有专利技术,生产主要供应糖尿病群体的低GI面粉,年产2万吨,产值约2亿元,可积极填补国内食用油不足以及变性淀粉缺口。
未来,新疆兵团将继续构建以油莎豆资源为核心的油莎豆标准化种植基地、油莎豆种业基地、商贸物流配送基地,打造油莎豆产业园,不断提供就业岗位,拓宽民众增收渠道,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探访“东北亚草原第一都”:解密百年契丹王朝
- 截至2023年底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 又一部爱奇艺云影院佳片定档!任达华监制主演电影《零号追杀》7月21日上线
- 出借银行卡?当心构成犯罪
- 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 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防治癌症骨转移提供潜在靶点
- 福建东侨:电商+文创 让特色产业更“出圈”
- 新疆若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
- 拜登因涉嫌不当处理机密文件接受特别检察官问询
- 新疆绿电交易量突破50亿千瓦时 创历史新高
- 外媒:“瓦格纳”已与白俄总统沟通,将停止行进返回营地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水浒故里”:将助推水浒文化走向世界
- 96.2%受访初中生使用过短视频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宣州区:特色产业“拼”出多彩乡村图
- 中新健康丨上海眼科专家走进贵州省安顺 给孩子们带去眼健康科普
- 合肥发布房地产新政 购房最高补贴10万元
- 海南开通首条中东集装箱直达航线
- 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
- 中国最大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新疆喀什全容量并网发电
- 六旬台胞在渝做餐饮“新人”:生活贵在“经历”
- 热门推荐
-
- 日本特别国会日程确定 将选出新任首相
- 追求京味儿戏新突破 北京人艺《正红旗下》重磅开年
- 第六届进博会明日举行 超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亮相
- 首都博物馆开新展 150余件展品续写长城情
- 谈“核”不必色变 广东出版漫画书助公众正确认识核与辐射
- 端午假期浙江水上发客预计70万人次
- 2023长三角三省一市旅游协会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 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 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十年间增长56.3%
- 甲骨文焕新生、千年瓷都魅力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 美知名投资家:美元作为顶级货币的时代“即将结束”丨世界观
- 中国首部醋类百科全书《中华醋典》发布
- 春节长线游订单占比七成,三亚春节20万一晚酒店已售罄
- 新疆新和县唐安西都护府文化园开园
-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走进曼谷
- 商务部: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 规范化种植 市场化运营 新疆持续夯实中药材产业基础
- (寻味中华 | 饮食)纽约荣乐园:现代川菜出海“第一枪”
- 非遗年味起 看各地如何迎蛇年
- 科技赋能 乌兰察布“土特产”走上“洋气路”
- 重庆城轨快线璧铜线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