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治疗度数反飙升?这些“智商税”不要交
▲非标准的视力表可能让“近视治疗”有效果
教室内的黑板怎么也看不清,整个世界仿佛被打上了马赛克。当“小眼镜”越来越多,家长们对“孩子近视”这件事执念也愈发深。从护眼仪、眼贴、雾化治疗、甚至针灸等,这些当下常见的近视治疗方法真的有效吗?对此,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眼科副主任漆剑。漆剑医生表示,家长们切忌病急乱投医,因为某些方法不仅达不到治疗近视的效果,反而有可能会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
近视治疗3年
视力从200度升至400度
就读两江新区金山小学的胡文齐虽然才10岁,但已经戴了3年眼镜。妈妈龚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就爱玩电子设备,读书前父母因工作关系很难随时监督,加上爷爷奶奶比较溺爱,有时候孩子用IPAD看动画片一看就是一下午。刚上一年级孩子体检就查出视力只有4.4,无奈配上了200度的眼镜。龚女士想让儿子恢复正常视力的想法很迫切:“不想他戴一辈子眼镜,也害怕因为近视,未来职业受限。”
据龚女士介绍,3年来,她可谓试尽了市面上绝大多数“摘镜”方法。“买过2000多元的超声波近视护眼仪,销售人员称,晚上孩子戴着睡觉就可以矫正度数,坚持了半学期,孩子视力没有任何变化,反而增加了50度。”这让龚女士哭笑不得,现在想想,这可能就是“智商税”。
龚女士说,她还让孩子喝过中药、贴过药贴。“药方都是些常见的药材,像熟地、菊花、党参、决明子。”龚女士坦言是抱着“试试总不会错”的心态,半哄半就地让孩子喝了4个月中药。至于最终成效?龚女士叹了一口气。因为两个月开学前,儿子又配了新眼镜:视力变成了4.2,度数甚至上了400度。
“摘镜”没有偏方
近视无法达到所谓“治愈”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官方获悉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与2019年相比,特别是疫情期间,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
漆剑告诉记者,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用眼习惯、电子产品、遗传因素等。“近视的原因之一就有未成年人眼轴增长过快而导致的事物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但眼轴的增长是不可逆的,所以近视也是不可逆的。”漆剑表示,目前近视不能治愈,按摩、针灸或者护眼仪最多只是缓解眼疲劳。而近视手术也并非“治愈”近视,而是通过手术手段实现“摘镜”,无法真正扭转由于近视所造成的眼睛病理性和结构性的病变风险。
“据我所知,现在市面上的‘近视治疗仪’,有一部分是通过振动、加热、给眼睛上加热敷贴来‘治疗近视’;另一部分是弱视治疗仪改装的,能改变眼睛焦距,来放松眼球肌肉。”漆剑说,绝大多数近视治疗仪最多只让你放松一下眼球的肌肉,只要多远眺、少用眼,眼球肌肉也能放松。况且,治疗仪基本上都有强光照射,屏幕的距离和眼睛非常近,长期使用反而会导致视力下降。
至于针灸、药贴,漆剑谈到,这其实是通过刺激眼周一些穴位,来改善眼部肌肉的紧张状态,只能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无法达到所谓“治愈”和“根治”。“如果要缓解视疲劳,按摩眼部周围穴位的眼保健操能起到效果。”漆剑提醒,家长们一定要记住,近视不可逆,近视后没有方法可以使近视度数重新降低或者消失。
如何减少近视发生率
这5点建议请看看
当下“治疗近视”的孩子不在少数,那为什么有些孩子经治疗后,确实感觉视物又清晰了呢?漆剑谈到了两点原因。“一是使用了非标准的视力检查表,二是没有进行散瞳验光,治疗前后就会出现前后屈光度相差较大的情况。”
据了解,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标准。在青少年儿童出现眼部问题或者初次验光时,视光师会使用专用的睫状肌麻痹药水,使眼睛睫状肌完全麻痹,达到最放松的状态,消除睫状肌调节的干扰,从而得到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使验光更加客观,验出的度数更加精准。
那怎么才能科学护眼,减少近视发生率呢?记者采访了重医附二院擅长小儿眼科的张黎医生,他给出了5点建议:
1.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为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电视时要开灯,人与电视应保持3米以上距离;操作电脑,屏幕与眼睛之间距离应不低于50厘米;使用台灯时,同时开启室内照明灯。
2.定时休息,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能过长,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记住“一拳、一尺、一寸”的标准(身体距离书桌一拳,眼睛距离书桌一尺,食指距离笔尖一寸)。
3.劳逸结合、球类运动可护眼。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
4.注意滋润眼睛,用电脑时,最好保持至20度的下视角,这样有助于减少眼球暴露的面积,以减少眼球表面水分蒸发。
5.重视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坚果类的食物,避免偏食并控制甜食的摄入量。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受访者供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更多交流 更多包容 更多合作
- 大型LNG船“丽梅尔”号在沪交付
- 凉茶添加布洛芬,食品安全红线不容挑战
- 湖南沅陵五强溪镇山洪已致5人死亡
- 售价仅为原价20%—50% 你愿意购买临期食品吗?
- AI治理的“乌镇答卷”:数智未来,安全与发展如何并行?
- 浙江义乌机场今年以来吞吐货邮量同比增长118.6%
- 第66届格莱美音乐奖揭晓 泰勒·斯威夫特创造历史
- 商务部回应美指责中国经贸政策:颠倒黑白
- “试验田”里办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揭牌
- 广东逾两百个镇街遇暴雨 粤东揭阳变“泽国”
- 郭言:美赤字飙升威胁全球金融稳定
- 三节课启动“AIGC学习节” 助力中国企业AI人才战略升级
-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发生喷发
- 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开幕
- “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聚焦四川新质生产力
- 以色列空袭加沙南部汗尤尼斯 造成10人死亡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农业绿色发展不光是农民的事
- (经济观察)多领域“开花”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 三季度中国民航业总体运输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
- 热门推荐
-
- 《中俄(苏)交往天津档案史料选编》出版
- 胡先煦谈报考国家话剧院:完全遵守规定 未享受或行使过任何特权
- 消费券、免门票等“齐上阵” 看旅游业如何突出重围
-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3917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 提升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 上交所发布债券简明信披指南
- 文化中国行丨沉浸式体验“春节”之美 这个馆一次看过瘾→
- 创新药赛益宁上海医院落地 “双高”糖友有望实现血糖“优质达标”
- 《三体》改编为漫画,科幻漫画未来会有多大市场?
-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中国公布税费优惠新政策
- 干眼怎么破?
- 《风物》第二季创作座谈会暨风物盛典活动在京举办
- 广西凭祥红木棉女子戍边队:中越边境线上的“半边天”
- 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说,将成立临时政府管理孟加拉国
-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将加速把创新疗法带给中国患者
- 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建成通车 全线长47.46公里
- PPT发明者去世!为啥PPT成为职场打工人必备?
- “迷你大脑”发出类似早产儿的脑电波
- 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10亿人次
- 《东北红色家书》长春首发 赵一曼杨靖宇后人告慰先辈
- 美国印第安纳州周末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至少1死23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