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旅游降温:游客“亏钱”退订泰国旅游产品,春节期间上海往返曼谷机票降价近四成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东南亚旅游市场面临降温。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了解,临近春节假期,旅游预订持续升温,但受安全因素的考量,泰国旅游市场却逆行遇冷,越来越多预订了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选择“退订”。此外,记者从旅行社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原本“一票难求”的停靠东南亚地区邮轮,也因为陆续有游客退订而重新开始售票。
游客陆续退订泰国旅游,有旅行社称退单量达三成
1月13日,有在线旅游平台的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虽然近期仍有游客预订泰国的出行产品,但是预订量明显下降。“本来感觉泰国旅游市场还好,但上周末一过,(风向)突然变了。”
“这两天退订很多,我们今天一早来上班就在讨论这个事情。”某大型旅行社的内部人士关佳佳(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我们今天就接到好几单退订的,另外还听做泰国包机的旅行社说,这两天亏损很厉害。”
一周以来,旅行社和旅游平台纷纷接到泰国旅游的退单。
“上周有些之前陆陆续续咨询的游客就选择不预订(泰国旅游)了。接着就是已经报完名的游客咨询退团。”某中型旅行社在上海办公室的内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
多个旅游平台的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近一周的舆论对泰国旅游有一定的影响。
另一家在线旅游平台内部人士张强(化名)向澎湃新闻表示,上周就有一些游客来咨询退团。“我们也是尊重客人的意愿,正常核损,尽量减少游客的损失。”
据澎湃新闻了解,由于近期关于泰国的舆论事件不属于不可抗力,因此目前已预订行程的游客若要退订将损失一部分费用,而不少游客显然不愿意拿自己的安全冒险。
1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下留言称自己早上刚退完票,机票亏1500元、外币兑换亏50元、电话卡亏100元,“没出门合计亏损1650元。”
还有网友表示,提前一个月预订的泰国旅游团,离发团还有30多天,退订产生了5%的损失费,已经“改道”去三亚旅游。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全家一起出行人口众多,退票费太贵,只能硬着头皮去。
而更多已经去过泰国的游客表示庆幸,纷纷称“还好以前去过安全回来了,以后也不用去了。”
1月11日,泰国国家旅游局官方微博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游客赴泰国旅游信心的声明》。泰国旅游局在声明中表示,“泰国国家旅游局深知游客安全的重要性,将与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在内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为前来泰国旅游的所有游客提供便利与保障……”
不过网友们并不买账,高赞评论直言:“旅个游去哪儿都是玩儿,没必要冒那么大风险去你们那里”。
据《曼谷邮报》1月9日的报道,泰国旅行社协会(ATTA)预计,由于旅游安全信心下降,农历新年期间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数或下降10%至20%,可能给泰国旅游业造成春节期间高达50亿泰铢(约1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关佳佳向澎湃新闻透露,一周以来,其所在的旅行社泰国产品的退单量约达30%。“其实近期受到重创最厉害的是批发商,对旅行社来讲我们只是帮忙揽客,影响并不是太大,对地接社的影响是很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1月13日,澎湃新闻在微博上搜索发现,泰国国家旅游局官方微博号已经搜索不到,仅能搜到泰国国家旅游局在中国各地办事处的微博号。
春节期间上海往返曼谷机票降价近四成,东南亚旅游受影响
可见的是,自去年3月,中泰两国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后,两国游客“双向奔赴”。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4年1月,中国赴泰国游客约50.86万人次,在疫情后重新成为泰国入境游第一大客源国。
在今年1月之前,从蛇年“春节档”的旅游预订情况看,泰国也位于出境游目的地前三。
虽然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向澎湃新闻表示,近期关于泰国的相关搜索仍然靠前,但受舆论的持续发酵影响,近日来不仅是泰国,连东南亚的旅游也受到一定影响。
“我们代理的一条邮轮航线,是从新加坡出发,停靠东南亚地区,之前‘一票难求’,最近也退了很多,前两天这条航线的船票又继续卖了。”关佳佳称。
有游客1月13日向澎湃新闻表示:“本考虑让老人带小朋友坐邮轮去东南亚溜达一圈,现在打消这念头了。”
截至1月13日18时,澎湃新闻通过某旅行社平台的后台看到,此前春节期间一度涨至4000元的上海往返曼谷的机票价格已经降至2500元上下,降幅近四成。
“不过还是有70%的游客会去,其实如果预订的是正规旅行社的跟团游,还是比较安全的。”关佳佳表示。
张强也称,其平台的跟团游产品虽然有退订,但并不影响成团。“正规的旅行社渠道,大家还是比较信赖的。”张强也建议,游客跟团出境游要选择具有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旅行社,签订正规的旅游合同,警惕不合理“低价游”。在旅游途中,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要自觉遵守旅游行程,注意旅游安全;自由行游客要合理制定旅游行程,购买保险,切勿盲目跟风猎奇冒险,也不要前往僻静区域或深夜外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某不愿具名的行业研究人士认为,近年来,安全问题对于泰国旅游信心的影响程度持续上升,尤其是中国消费者对于泰国旅游安全的信心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这与泰国、缅甸等相关地区的安全形势有一定关联。具体到本轮舆情,受害者中出现了公众人物,负面影响迅速扩散,随之又爆出了更多旅游消费场景的受害案例,让泰国旅游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场景化,极大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
不过,该研究人员表示,也应看到,在巨大的舆情压力之下,泰国当局明显加大了安全执法力度,尤其是针对中国游客的安全保障措施有所加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中国游客的信心。长期来看,中泰两国的旅游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泰国依然是最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余国户外旅游专家、达人齐聚武功山:对话山地户外未来发展
- “数”说经济“春潮涌动” 在奋进的春天感受蓬勃活力与信心
- 湖北五峰山体滑坡灾害:已抢修出第一条施工便道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称俄方从未拒绝和平谈判 美国将向乌提供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 观察中国、体验中国、融入中国 他们在异国他乡追逐梦想
- 中国反垄断新规出台:知识产权行使范围也有“禁区”
- “奥库斯”内讧?澳反对党领袖公开对比美英核潜艇,引英方抨击
- 福建多地遭遇强降雨 受台风影响地区列车继续停运
- 老宅换新颜 咖啡香飘浙江茶乡安吉
- 共建发展生态圈 2023中国便利店大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 女子突发脑出血离世 捐献器官让4人重获新生
- 安徽省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华一审获刑10年零6个月
- 携手老牌劲旅,沱牌成为英超狼队官方全球合作伙伴
- 减税降费直达 企业增添动力
- 向新质生产力要经济发展新动能
- 上海:2023年财险业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
- 四川森林灭火专业技能比武启幕 210名选手赛场一决高下
- 广西贵港:火龙果丰收 铺就“火红”致富路
- 中新健康|从“新生”到“新声” 无喉患者如何重新开口说话
- 各地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控制 保障电力供应顺利“迎峰度夏”
- 热门推荐
-
- 托育机构如何选,家长要细审合同认清“证”
- 五部门出手!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
- 中国发展未来产业 部署六大方向
-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数字化重现文物“风采”
- 七大上市航司第三季度实现集体盈利 发力新航季确保全年业绩
- 从塞纳河回雅砻江 傈僳族姑娘在四川深山“画彩虹”
- 海南东方市:110联片调解室、背篼警务,“枫警”便民有新招
- 香港9月份楼宇买卖合约不足4000宗 创今年新低
- 他在伦敦街头即兴弹奏中国经典
- 链博会小词典|150秒带你看懂智能汽车链
- “碳”路先行|从煤炭到新能源 山西国企以改革促产业转型升级
- 天津国旅接待入境国际邮轮 300余名德国游客赴京津两地游览
- 中秋临近月饼市场升温 粤饼“玩潮”突围
- 浙江象山举办五月廿七丰年祭 庆祝丰收好年景
-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科技基础研究“量质双升”
- 平安健康险发布2024年理赔半年报 上半年赔付32.5亿元
- 美国又一起!罐车侧翻致硝酸泄漏,民众紧急撤离
- 重庆巫山发展清洁能源向“绿”而行
- 广东连三天暴雨 广州白昼如夜韶关有街道变小河
- 博物馆如何创新?百位博物馆“掌门人”杭州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