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据天猫数据显示 今年“双11”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
预制菜,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图/由受访者提供
预制菜真香!这两年,预制菜成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香饽饽”。在刚过去不久的“双11”里,预制菜成了各大平台的“爆款”。方便、快捷、品类多、味道不赖,使它快速抓住了繁忙都市人的饭点“痛点”,从而打开了蓝海市场的大门。有机构预测,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急速发展的背后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指出,预制菜要走得更远,还须解决供应链、食品保鲜技术等问题。
市场观察:预制菜火锅一天卖出20万锅
“我经常一买就是十个快手菜单品,塞进冰箱,一周的‘大菜’基本就解决了。而且选择的品类很多,天南地北的菜式都有。”从事设计工作的翁女士工作十分繁忙,每日下班回到家至少傍晚7点,快手菜能让她快速吃上热乎乎的“住家”晚饭,热一热就能吃,比起现做菜节省大半个小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翁女士这样的都市白领不在少数,忙碌的工作、来不及做的晚饭,让“速食”成为消费风潮,催化了预制菜的蓬勃发展。
快手菜、即食菜、懒人菜、半成品菜……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字,都归属于“预制菜”麾下。记者了解到,预制菜产品可细分为4类,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类。即食食品开封可直接食用,即配食品则需要自行配菜、调味、烹饪,是四类中操作环节最多的预制菜。记者走访市场看到,预制菜的品类相当丰富,比如红烧马蹄狮子头、佛跳墙、香焖花生猪手、红烧牛腩、麻辣小龙虾、剁椒鱼头等制作繁复的高难度菜品都被做成了预制菜。
今年“双11”,预制菜跻身天猫新生活研究所发布的“10大趋势单品”之列。据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粤菜、川菜、湘菜、西北菜等经典菜系都推出了半成品菜。盒马既有线上渠道又有实体店,据其介绍,快手菜在线上的销售占比超过60%。叮咚买菜华南区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今年快手菜的成交总额在整个叮咚买菜大盘的占比达到10%,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叮咚大满冠’快手菜火锅成为秋冬季最热门商品,并创下了单日售出20万锅锅底的纪录。”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未来6到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
崛起探因:“宅经济”与快生活节奏的双重作用
记者观察到,预制菜在C端的大众消费市场以及B端的企业使用上都颇有作为。相比国外而言,我国的预制菜起步时间晚,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预制菜由此拉开帷幕。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14 年,预制菜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而C端则在去年迎来消费加速期。
预制菜的“红火”,有其背后原因。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从B端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缘于B端的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增加,预制菜的产品选择多元化,因量产、标准化生产所以更能保证口味的稳定性,“最重要的是预制菜能减少后厨人员,提高出餐速度,降低生产成本,避免食材在生产中的浪费。”而在“宅经济”与快生活节奏的双重作用下,预制菜去年在C端市场“出道”并迎来高速发展。“宅家文化、懒人经济、烹饪小白不断扩容,都给预制菜提供了发展的先决条件。现在C端的预制菜以大众消费为主,食材也偏大众化。未来,随着预制菜升级,不排除有高端预制菜出现。”不过,从当前的市场份额来看,B端依然占据最大比例,达到八成。
市场需求促发了多家上市公司布局预制菜市场。餐饮企业广州酒家早在去年年初就进入预制菜赛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其面向C端市场推出了20款单品,包括牛肉炒饭、芝士焗饭等懒人便当,还有广式豉油鸡等家常菜式和传统咕噜肉、客家梅菜扣肉等风味菜式。而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的产品更为丰富,预制菜品种超过200个。中国最大的白羽鸡生产企业圣农发展,其在售预制品超50个品种。据天眼查数据,截至2021年1月,中国有超过6.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而2015年仅有4000家。
那么,哪些菜品合适做成预制菜?广州酒家有关负责人说,一是原材料难以处理,或对烹饪技术要求高的菜式;二是符合懒人经济,操作简单快捷,包装便利,成本不高的菜式。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认为,那些难以处理的食材更为合适。比如居家难以处理的金枪鱼。目前,其自主研发的菜品已近100种。
难题不少:口味难以个性化?保质期存疑?
预制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采访获悉,预制菜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口味难以个性化、保质期问题以及区域发展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记者调查发现,预制品的美味度比想象中优,逼近现制作的新鲜菜品。但是“个性化”是一个叫供应方头疼的问题。广州酒家有关负责人说,大批量的生产需要提前做好菜式的储备,要完全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有一定难度,再者,菜式的品类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而中餐饮食口味地域差异大,目前他们更偏向于区域发展。朱丹蓬说,区域性预制菜要走向全国化增长,最核心的是要构建全国化供应链以及强大的冷链体系。部分做预制菜的企业还不具有全国推广的渠道建设力,强竞争力企业更具优势。
预制菜的营养以及保质期问题备受消费者关注。记者看到,市面上的预制品有短保质期和长保质期。广州市民吴斌告诉记者,他更看重食物的新鲜度,有些急冻保存的预制菜保质期长达12个月,“对新鲜度,我打个问号。而且保存时间如此久,营养是否会流失,食品安全又能否保障?”记者查阅发现,目前预制菜尚未有国标。盒马方面说,从现实消费情况看,消费者更偏好于保质期较短的快手菜,它的保质期只有8-12天。而广州酒家在保质上采用快速急冻法,先快速通过-30℃急冻隧道,在半小时内将食品中心温度降到-18℃,锁住产品的新鲜风味,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朱丹蓬建议,结合终端菜品发展要建立产品标准作业程序,搭建食品安全生产检测体系,不断迭代更新预制品生产技术。他认为,预制菜的迭代更新十分迅速,将预制菜做到“不时不食”、更具有网红个性元素,能形成更强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比如下个月冬至,不妨开发冬至节气特点的差异化预制菜,迎合受众需求。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得州一涂料工厂发生爆炸及火灾 致一人受伤
- 陈文玲:美提高对华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极其愚蠢”
- 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将启幕
- 江苏推动实现长三角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实施机制一体化
- 一批重大工程加紧推进、重大项目投入使用 “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 (经济观察)上海为金融、科创“双中心”联动搭建“桥梁”
- 巴西亚马孙州遇严重干旱 20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 哈萨克斯坦总统:欢迎亚阿外长在哈举行会谈
- 宁夏慈善总会30年来累计发放慈善款物13.2亿元
- 浙江金华以城市之名褒奖企业家 释放拼经济强烈信号
- 四川凉山葡萄首次搭乘中老班列出口泰国
- 专家、学者上海探讨有效推进国际航运领域法治问题
- 正式迈入数字广告时代 2022年上海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达954.2亿元
- 广州迎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
-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大力提振消费后续会有哪些具体举措?中央财办最新回应
- 温州市合唱团20周年专场音乐会全国巡演在京收官
- 第十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达成贸易总额逾百亿元
- 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启幕在即 展示宋韵文化当世之姿
- 酸甜总相宜 重庆垫江柚子远销欧亚
- 2024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知识竞赛启动
- 热门推荐
-
- 探访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解码新型数据中心新在哪?
- 武铁五天假期共发送旅客455万人次
- 巴西打击性别暴力 专为女性提供援助的警局24小时运作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抗战文物
- 对无底线的摆拍短视频要从严整治
- 湖南博物院拟推系列活动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五十周年
- 张艺谋将担任首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
- 超龄游客坐雪圈被追尾受伤 雪场一个“没注意”担了七成责
- 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已投运装机超4400万千瓦
- 江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收集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5万多份
- 墨西哥一酒吧发生枪击事件 致10死7伤
- “白皮书”称中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 氢能大会项目签约促产业发展
- 气象部门:中秋国庆假期海南岛天气总体较好
-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
-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已致110人死亡
- 迟福林:中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重要动力
- 视听产业向未来:映宇宙集团亮相 2023 中国视听创新大会
- 自动驾驶车违法,罚车还是罚人?车辆行人如何各行其道?
- 首席看经济:消费在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雨雪“失踪”!南方多地12月以来滴雨未落 下一场大范围雨雪何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