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因此,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如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上半年三峡过闸货运量8148万吨 同比增加9%
- 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6%
- “一带一路”新十年:多国留学生在古都西安畅谈“丝路情缘”
- 中亚青年“寻梦”上海:人文交流很有必要
- “酱香拿铁”火出圈后 咖啡火锅擅自添加茅台酒算侵权吗?
- 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推测为古国君主墓葬
- 国家发改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发挥促进作用
- 以总理称无论是否达成协议都将进攻拉法
- 养老金融服务:长江养老在您身边,一路温暖护航
- 阿里巴巴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 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作用 上海发布实施意见
- 游戏与AIGC合谋下一个“芯片级”突破
- 美国俄亥俄州居民接连出现病症 担忧列车脱轨事故影响长期化
- 阿勒泰延续千年的夏季转场 如今有了什么新变化?
- 前4个月中国对阿盟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功效牙膏”网售乱象 套证、越界、夸大宣传
- 莫把异宠养在法规笼外
- 拒录虐猫考生 折射育人导向
- 2024年云南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3.6%
- 消防员让出面罩从13楼扛下被困女子 消防站站长讲述过程
- 热门推荐
-
- 台青陈泯仰五年“登陆”记:从就业创业到成家立业
- 中上协接待香港交易所一行来访
- 巴西南部龙卷风灾害已致3人死亡12人失踪
- 持续加力巩固经济恢复态势
- 中国民航局:2025年民航预计完成旅客运输量7.8亿人次
- 窦贤康院士:科学家要把研究作为最大爱好才可能走得更远
- 家长找桑叶有点难 学校不能做“甩手掌柜”
- 上海迪士尼:今晚“点亮新一年”特别夜间演出将不包含烟花效果
- 全国耕地总量连续净增长 自然资源“家底”愈发厚实
- 日本一艘渔船起火沉没 船上载有8人
- 大连国际机场今年出入境客流量突破百万人次
- 调好脾胃 冬季少生病
- 38.71亿、46.7亿、104亿……数字背后尽显中秋假期消费活力
- 国家大剧院15周年直播周点击量超1.6亿次
- 中新健康|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的“X疾病”,是种什么病?
-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讲座赏析“舌尖上的古代中国”
- 郑渊洁“封笔”维权引热议 他真的输了吗?
- 52.4万人次 哈铁发送旅客创历史同期新高
- 影视创作:讴歌新时代 创作为人民
-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抢鲜看” 六大专题聚焦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