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创作:讴歌新时代 创作为人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十年答卷】
用银屏讴歌时代,以精品奉献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影视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踩滚烫的大地、扎根火热的现实生活,银幕、荧屏涌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影视作品,影视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十年来,不少观众不断感慨,影视作品越来越有看头了,主流作品以鲜活的现实生活为底色,讲述时代发展变迁中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动人故事;十年来,从数量到质量,从类型到风格,影视作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高票房、高收视和好口碑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现实题材回归成为时代潮流
今年年初,电视剧《人世间》的播出引发了观众追剧的热潮。该剧展示了当代中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全国上下的观众都在为“光字片”里周家人的日常故事感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是中国几十年间发展的缩影,观众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中,将自己也视为时代的滔滔江河中一朵奔腾不息的浪花。
十年来,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现实题材创作成为时代潮流,将充满家国情怀的故事内容通过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风格予以影像化呈现。在这些作品中,人性之美、人情之暖成为引发观众共鸣的基础。这些现实题材创作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喜人成绩,更让国产影视剧的出海捷报频传。《人世间》在拍摄阶段就被迪士尼预购了海外独家发行权,《山海情》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国产影视剧发挥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作用。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农村的飞速发展见证着时代的跃迁。十年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主题,成为农村题材影视剧作品的扎根基础和创作源泉。《江山如此多娇》《索玛花开》等电视剧讲述了贫困地区人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靠勤劳摘掉贫困帽子,实现幸福生活的故事;从住得好到活得好,《幸福到万家》多维度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写实之作。
十年来,大银幕上的平凡故事也深情款款。《我是路人甲》对小人物的诠释入木三分,以“横漂”的视角观察努力和奋斗的意义,将普通群演的炙热电影梦塑造得有张力、有层次;电影《奇迹·笨小孩》《送你一朵小红花》《人生大事》用三个治愈的故事,叩问生活,让观众领悟生命的意义;《穿过寒冬拥抱你》《你是我的春天》展现了疫情之下平凡英勇的中国人民抗疫故事,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些具有烟火气息的影视作品用敏锐的洞察力、细腻的刻画力、坚实的思考度将最容易复刻也最难以呈现的现实生活,以全新方式置于观众眼前。在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看来,温暖现实主义创作关注新时代的新话题,在新的语境中讲故事,不仅播出时赢得了高收视率、高话题度和高影响力,还产生了持久而良好的观众反响和业界口碑。
2.新主流影视作品广受青年观众喜爱
伴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新青年》杂志火了,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鲁迅、李大钊也火了……甚至有的年轻观众表示,“要是能早点看到这些优秀剧目,历史考试也能多考几分了”。
其实不止《觉醒年代》,过去老生常谈的历史、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如今有了更加生机勃勃的劲头。历史不再是陈旧的过去式,而是时时刻刻与当代年轻人发生关联的共情点。新主流影视作品打消了过去主旋律、商业、艺术明确的模式分野,采用全新语境,优化创作风格,在观众的审美情趣和评价口碑中取得巧妙的平衡。
虽然时代不同、经历不同、选择不同,但当代的年轻人总能在《跨过鸭绿江》等影视剧中感慨志愿军战士的青春面孔和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不屈精神;在《1921》《大决战》等影视剧中领略今日中国的来之不易;在《大山的女儿》《山海情》等剧作中真切看到属于当代青年人甘愿付出生命的崇高理想与个人价值。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看来,“一大批主流影视作品赢得了大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认可,一时成为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接下来,主流影视创作如何以更加富有感染力的青春故事持续吸引青年这一主力消费人群,引人深思”。
十年来,回顾助推新主流影视作品浪潮的“我和我的”系列——《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人们发现,家国情怀越来越成为新主流作品收获观众喜爱的关键元素。《我和我的祖国》将国家重大发展融入平凡个人的集体记忆中,让观众在“夺冠”“奥运”等熟悉的场景中代入自我,从而更加感慨国家发展的迅速,而《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逐渐从人与人的关系破题,形成强烈的家国认同感。
纵观影视创作这十年,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始终闪亮银屏,用光影的魅力描绘小我、刻画大我,用奋斗的底色向光明,用时代的精神向未来,新主流影视作品身处其中,努力用波澜壮阔的宏大气势,在国人共同的价值旋律中,奏响全新的篇章。
3.温暖明亮的底色让影视作品治愈人心
十年来,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都市剧的创作也进入了高质量的美学表达阶段,这些作品以温暖明亮的底色,治愈着普通生活中的个体。
以家庭为切口,关注孩子成长和教育方法的《小舍得》《小欢喜》;聚焦小人物的奋斗打拼,见证香港时代变迁的《狮子山下的故事》;立足建筑行业,在起起伏伏间塑造新时代坚韧女性形象的《理想之城》……这些都市题材的故事温暖人心,带来一个个笑泪相伴的观剧时刻。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都市剧要用细腻的发现和生动的表现来打动人,唤起人们对生活本身的记忆、关怀和对生活中人的理解与同情”。中国的奋斗征程和时代印记在一幕幕细节中被呈现出来,通过《安家》中敢于打拼的房似锦、《三十而已》中为母则刚的顾佳、《我是余欢水》中艰辛底层的余欢水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平凡中国人背后的坚韧和善良。
2022年,一部温暖的群像剧《警察荣誉》带领观众看到了基层民警热血成长的故事。生活中常有的焦头烂额、工作中数不清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部剧中被呈现出来,观众看到了警察在职业身份背后的人性一面,更在八里河派出所琐碎故事带来的感动中收获了催人奋进的力量。
温暖的影视剧作具有深刻的艺术质感,寻找平凡人的生活共性,回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用真诚的创作态度还原生活本质。特别是在近期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后,流量作品不再霸占屏幕,浮躁之风得到有效抑制,影视镜头更加聚焦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让真实、平实成为常态。十年来,中国影视作品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出了越来越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也逐渐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李蕾 本报通讯员 李怡霖)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产业链延伸、二手车交易 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
- 墨西哥蒙特雷市发生命案 6人遭枪杀
- 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通州片区将建设数据总部基地
- 集大原高铁全线进入运行试验 太原至呼和浩特2.5小时可达
- 刘震云: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
- 又有4人受伤!2025年第一周美国已发生5起大规模枪案
- 三亚暑期加强旅游市场海鲜、水果行业诚信经营管理
- 爱奇艺推出黄金会员亲情卡 可省钱为家人开通新会员
-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 全国劳模校园“讲课”:选择热爱精益求精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 八部门: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山西太原直飞曼谷航班复航
- 员工不敢休,企业担心被滥用,“痛经假”如何“无痛”落地?
- 定制化培养民航高端紧缺人才 同济大学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
- 整改就整改,菜市场何须拿大气防治当借口
- 北京明年起分级评价公共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 国家发改委:加大力度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 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 从公路边到居民家 看铲冰除雪一线的青年力量
- 近郊游走热还需冷思考:不少项目服务能力参差不齐
- “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开启 两大文化符号相遇
- 热门推荐
-
- 工信部: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 实施制造业技术升级
- 不带病上班上课!多地下发通知!
- 西藏启动G219旅游推广活动 加强旅游名县品牌建设
- “造血”输能筑基幸福民生 “多管齐下”加速共富建设
- 文旅部:202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次达35.4亿
- 中国新任驻德大使邓洪波向德总统施泰因迈尔递交国书
- 白俄罗斯官员:乌克兰、波兰在白俄边境附近部署上万人部队
- 青海打造“四好农村路”:路网延伸 风貌多样
- 武汉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五大领域显成效
- 中国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总装下线
- 旅游平台:“新一代旅行者”带来发展新动能
- 跨国公司高层建言重庆外贸转型升级
- 美国将4件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物归还泰国
- 美航空局称一度关闭靠近加拿大部分空域,与军方活动有关
- 京城“砖雕张”七代传承守护非遗技艺
- 有聊丨吴倩:天赋是给演员的馈赠 演技精进也需自身努力
- 山西襄汾春秋墓葬出土楚式青铜器映射晋楚争霸
- 和评理|以“国家安全”为名 行胁迫勒索之实:美国“芯片战”手段令人不齿
- 老外 China Travel 开始进乡村了!开启逛吃模式
- 2025款世纪CENTURY 即将开启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