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徽省,采访团将在安徽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业和八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
一起来跟记者探访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是一站式产业培育平台
总台记者 吴俊:“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将在安徽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采访活动,第一站来到了省会合肥,第一个调研点是位于巢湖之畔的安徽创新馆。这是国内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场馆,从空中来看,安徽创新馆三座主体建筑呈现原子裂变般布局,这也寓意着创新能带来裂变般的能量。
总台记者 吴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徽创新馆三座主体建筑各有分工。一号馆主要是向公众展示重大的创新成果,在现场能看安徽制造的高端装备等。二号馆里则是科技大市场的线下服务中心,还集聚了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近40家,类似于一个产业孵化中心。三号馆里则有全球路演中心、创新剧场、发布大厅等。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孵化、转化、展示、交易等功能的一站式产业培育平台。
展出近1900件成果 记者体验创新产品
总台记者 吴俊:在一号馆里,目前一共展出了近1900件重大创新成果。比如在这个展区,有一台机器人,很客气,给我递了瓶矿泉水。我们来揭秘一下,刚刚机器人的所有举动,其实都是由这名工作人员通过穿戴设备完成的。这名工作人员如果佩戴上VR眼镜,再利用5G技术,远隔千里也能实现零延时操控。
总台记者 吴俊:这是在这个月刚刚发布的“星火认知大模型”,我们出一个小难题考考它,请问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有哪些?答案很快就出现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电、新材料、人工智能。我之前有过了解,它的回答是正确的。
发展十大新兴产业 七个产业产值超千亿
安徽从2021年提出要全力打造十大新兴产业以来,围绕这一目标,安徽也是在努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的创新生态,目前十大新兴产业中,已经有七个产业的产值突破了千亿元。
聚链成群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安徽省通过建立创新馆这样的综合平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安徽省正在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又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呢?接着来看调研。
记者来到了合肥市的一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这家企业在5月份,刚刚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这家企业已共享开放了大模型的一些功能,邀请更多开发者参与研发。
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总监 丁瑞:凭借讯飞自身的力量,无法去满足我们所有用户对AI应用的智能化的需求。通过开放平台,我们可以借助开发者的力量,去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我们认为唯有生态,才能生生不息。
通过调研了解到,早在几年前,这家企业就通过互联网搭建了名为“开放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服务平台,有500多项人工智能的相关能力实现了共享,吸引了海内外450多万开发者入驻。
在合肥市高新区,一个围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园区也蓬勃发展起来,被称为“中国声谷”。在这里,已经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形成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冯海洪就是诸多创业者中的一员,他原本是一名技术员,通过开放平台完成了产品研发,最终决定来合肥创办企业。
咪鼠科技CEO冯海洪:其实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门槛是非常高的,但是作为创业者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基于现有的一些核心技术平台来做一些实际落地的产品,然后满足客户需求,进行产业化转化。
除了技术的支撑,这家企业在初创时还得到了合肥市提供的办公场地、启动资金、研发奖补支持,随着“中国声谷”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规模也越做越大。
咪鼠科技CEO冯海洪:原来我们每年大概做几百万,这几年每年都保持在三五千万,今年应该突破一个亿。而且整个配套非常完整,从每个部件每个零件到整个整机的组装、生产、测试,都是在合肥高新区可以完成的。
调研中,记者也发现,科创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缺资金、没市场、技术不成熟等共性问题。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在合肥,当地探索出了一种全周期帮扶企业的方式。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吴昊:搭建政府采购和本地企业采购的市场场景,让企业能够实实在在获利,来帮扶企业全生命、全周期的这种发展。
从一家龙头企业的汇聚带动,到打造一个产业发展平台,再到产业集群全链条配置,这是安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安徽省正在按照全周期、全链条、融合化、集群式的发展理念,由省级层面统筹,引导科技、人才、资本集聚,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底,安徽全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收过百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接近30家。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 徐志: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十个新兴产业发展专班,各个专班有行业商协会、龙头企业、资本机构和专家团队加盟,他们全过程参与整个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制定。安徽战略性产业发展年均增长20.4%,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吴俊 葛启文 潘健 任鑫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百姓关注:建清朗网络环境 护孩子健康成长
- 华侨华人新生代参访江西萍乡:感受发展脉动 寻找合作机遇
- 青海省大部地区迎来雨雪降温吹风天气
- 海外网评:脱轨的“毒气列车”,美国的“制度警钟”
-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文化沙龙展现诗意杭州魅力
- 北京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5月PM2.5月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
- 国际锐评丨看穿菲律宾“恶法”后的政治算盘
- 黑石:全球商业不动产价值正在触底
- 返乡挖藕人:从“逐藕而居”到日入700元
- 抖音生活服务“乡村文旅长期扶持计划”助力乡村文旅商家销售额环比增73%
- 艺术体操世界冠军隋剑爽为甲骨文广播体操宣传代言
- 2022上海市残疾人读书系列活动征集评选颁奖活动举办
- 专家学者相聚大连共探辽宁自贸区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 北方演艺集团“青苗计划”人才培养及系列演出发布会在天津举行
- 重庆警方集中销毁一批非法枪支及管制刀具
- 炎炎夏日孩子手机成宝怎么办 法官喊你别再沉迷网络
- 北京举办仲夏之约“招聘夜市” 为民企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
- 海内外客商青睐贵州 签约项目30个金额达391.98亿元
- 爱家帮帮选:社区专享低价好物,我爱我家新服务助力居民美好生活
- 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5省份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 热门推荐
-
- 报告:AI翻译加速中国网文出海海外“00后”网络作家崛起
- 天水单日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稳稳接住“泼天的富贵”
- 两个量子光源首次实现量子纠缠
- 中新真探:“毛鸡蛋”是营养超高的滋补品?
- 2023进度条过半,“衣食住行”的变化全在这里→
- 《我的阿勒泰》热映 带火新疆旅游
- 中国LED显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集中度提升
- 北京人艺《正红旗下》再登台
- 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将迎来国内外22家戏剧团体39台剧目
- 注意了!这些名字容易考上理想大学
- “民间艺术之乡”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发源地助力“文化自信”
- 如何进一步推动成都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这位代表有话说
- 美国13岁少年通关原版俄罗斯方块 美媒:此前只有AI做到过
- 北京图书订货会作家分享“书”外事
- 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
- 国家药监局部署实施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
- “民歌大观”走进西双版纳:音乐“唱通”中老两国民心
- 中国队获得2020年“RVF葡萄酒盲品世界锦标赛”亚军
- 中国驻日使馆发言人就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福岛核污染水受害者赔偿事答记者问
- 法国发生囚车遭袭事件 至少两名狱警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