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贤康院士:科学家要把研究作为最大爱好才可能走得更远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 (记者 蔡敏婕)医学科技如何创新地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除了新型疫苗,以RNA为基础的生物技术还能带来什么?一滴水为何能瞬间点亮20W的灯泡?如何基于最新科学发现研发更好的降脂药物?高温乃至室温超导体到底从何找起?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24日在深圳开幕。论坛现场,科学家们结合自身科研进展与成果做了学术前沿分享。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是为“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提供的高水平、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是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带来了《医学科技发展创造性动能的挖掘和注入》学术报告,分享医学科技创新之路。她指出:“践行医学科技创新之路,一是‘挖掘’,深入探究医学科技创新的源头;二是‘注入’,为医学科技创新的发展输送持续的动能。然而,无论技术多么先进,人才永远是关键。我们必须在多个维度深入挖掘、精心培养临床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战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以RNA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已经蓄势待发,呈现不可阻挡之势。”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陈雪梅在《RNA:生物技术的前沿》报告中讲道:“作为‘DNA到RNA到蛋白’这一中心法则的中心分子,RNA自然具备影响生命活动的功能,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通过操控RNA产生推动医药及农业发展的新技术。自从新冠疫情中mRNA疫苗异军突起,RNA走向前台,成为生物医药及先进农业领域的明星分子。”
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人体胆固醇水平受到遗传和饮食的双重影响,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什么?降脂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基于最新科学发现研发更好的降脂药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宋保亮在其学术报告《饮食、遗传与胆固醇代谢》中给出了答案。
青年科学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以中青年为主,39岁及以下人群约占四分之三,年轻化特点和趋势明显。
科学人才培养中,怎么发掘“潜力股”?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认为:“最重要的是兴趣驱动,这是我们组建队伍时非常强调的,作为老师要尊重青年人的兴趣,帮他们找到适合做的事。”
好的科学奖励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表示:“虽然‘钱’越多越好,但是多或少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在确定的边界下怎么把有限的经费投入给最具活力的青年科学家身上。”
“科学是顶级人才的竞争,科学家要把研究作为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才可能走得更远,没有兴趣坚持不到最后。”窦贤康同时表达了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这一代人真正要实现中国科学界的重要工作,在一定阶段中要定下心来,远离一点世间的喧嚣。”(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已有2人死亡 墨西哥总统斥美“反移民”浮标“毫无人道”
- 国际航班上暨南大学中医高空把脉诊疗 紧急救助印度乘客
- 《脱口秀大会》 是“躺”还是“卷”?
- 孩子游戏成瘾,“解药”在哪里
- 突发!美国加州一发电站起火,储有上万锂电池
- 报告称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中仍保持重要战略地位
- 警方通报“男子站立骑行炫技”:依法传唤接受调查
- 截至11月底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4%
- 浙江宁波海曙发生一起火灾:已扑灭 无人员被困
- “八八战略”20年:基层代表讲述“浙”里变化
- 赣南山区新发现濒危植物突托蜡梅野外最大种群
- 海派谍战话剧《向延安》在浦东开启全国首演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首次展卷澳门 全球巡演即将启幕
- 中美41名高中生的这堂实验课,为什么要到村里上?
- 新学期 你的孩子书包选对了吗?
- 新疆吉木萨尔县非遗年货集市受民众欢迎
- 成绩亮眼!我国外贸走出一条稳健的“反弹曲线”
- 电影《大改水》杀青 导演张进战称“真正有震撼力的还是大改水本身”
- 中华秋沙鸭连续17年在江西龙虎山越冬
- 满地桂花落 扫还是留?
- 热门推荐
-
- 江苏滨海集疏运体系建设跑出“加速度” 深水良港蓄势腾飞
- 推动小米汽车等重大项目落成投产
- 内蒙古青年骨科医生的20年大医修成之路
- 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遇难
- 文化名家聚深圳共议“中国式现代化与新的文化使命”
- 青海省首次连续11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 (身边的变化)浙江改革观察:县域如何探索知识产权纠纷“新解法”?
- 全新修订版《心胜》推出 金一南再解“心胜”
- “东北民俗文化记忆国画展”在沈阳开展
-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已制定发布消费品国家标准5400余项
- 长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为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
- 肯尼亚发生飞机相撞事故致2人死亡
- 广西助力东盟培养现代工匠
-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聚焦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拉萨布达拉宫文创与非遗古茶联名发布产品
- 2024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启幕 人工智能领跑设计赛道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回应美舆论场唱衰中国经济:与事实相去甚远
- 多国铆劲准备迎接中国游客潮
- 青海民和:灾后治理加速推进 “以工代赈”重建家园
- 这些展馆组织活动能参观,为何游人却吃“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