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铆劲准备迎接中国游客潮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日本特约记者 辛斌 李楠】春节假期,出境游回暖。根据马蜂窝等旅游平台最新的统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基本处于中国游客出境游热度最高的前三位。《环球时报》驻新加坡记者感受到,今年春节,新加坡街头出现了久违的中国游客身影,但同疫情前相比,一些景点仍显得相对冷清。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宣布,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新加坡等国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国游客潮作准备,并对2023年旅游业复苏充满期待。
“你好!新年好!”《柬中时报》报道称,柬埔寨旅游部高官27日用中文欢迎抵达当地的100多名中国游客,这是中国进一步优化出入境政策后首批抵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的中国游客。
走在新加坡的唐人街,又可以听到熟悉的来自中国各地游客的方言。“没想到新加坡兔年春节这么热闹。”到新加坡旅游的辽宁游客刘女士喜出望外。大年初一晚上,她在灯火通明的新加坡唐人街牛车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因为疫情憋了3年,我们一家老小今年春节出国转转”。
虽然中国游客陆续重返东南亚旅游,但春节期间,《环球时报》驻新加坡记者的直观感受是,同疫情前的旅游红火场面相比,今年春节还有差距。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一直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十大旅行地之一,疫情前每年有约36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到新加坡旅行。随着中国优化出入境政策,预计今年中国游客人次可恢复至2019年的三至六成。
据新加坡《新明日报》报道,春节期间,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购物中心布置了巨大的兔子装饰物,当地景点也出现更多中国旅客。在金沙购物中心,一些知名奢侈品品牌店外有不少顾客在排队。走进店内,记者发现大部分销售人员都用普通话服务。店内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如今中国游客正在慢慢回来,但人数跟以前比还是少。另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游客的消费力还在,他们在一些高端精品店消费两三万新币(1新加坡元约合5元人民币),消费水平是所有客群中最高的。
对于中国即将放开的出境团队游,各旅游大国都铆足力气准备。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称,中国将从2月6日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开放出游的20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报道称,马来西亚旅游业必须在产品上推陈出新,来迎接“爆炸性”的中国游客潮。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部长张庆信23日在农历新年致辞时表示,该国提出2023年接待中国游客500万人次的目标。2019年,马来西亚接待中国游客达310万人次。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旅行社之一“自游佳”总经理吴厚汶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亲自带领公司上下抓紧“备战”。他透露,公司打算近期再招募1万名司机和导游,以满足中国游客的需求,“我们评估到今年底,中国游客数量将超过2019年”。
“当中国旅游团来的时候,他们会下很多订单,我很怀念3年前的那种势头。”泰国普吉岛“好先生”海鲜餐厅负责人乔德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普吉岛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旅游业,疫情期间,该餐厅被迫大幅裁员,许多旅游企业也陷入瘫痪。如今,泰国度假岛屿普吉岛的商家正在为期待已久的中国游客的回归作准备,希望中国的重新开放可以提振他们萎靡的业务。
与新马泰等国相反,日本、韩国两国针对中国人实施歧视性入境措施。韩联社28日报道称,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27日表示,针对中国公民的暂停签发赴韩短期签证措施将延长至下月28日。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从2022年12月开始针对中国加强边境防疫措施,要求从中国入境的所有人员接受新冠检测,阳性人员要在酒店观察。报道称,该措施导致今年春节中国游客并未回归日本,日本的航空公司和酒店的预订十分低迷。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的中国航线1月预订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一成。报道称,即便在春节旺季也未能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游客,日本业界的期待再次落空。(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宿主恒星如何“吞噬”行星?一项最新天文发现或“逮个正着”
- 千年遗址焕发新生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 马来西亚拿督翁忠义:“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东盟韧性 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丨世界观
- 甘粤两地老朋新友话合作:不只有热辣滚烫的文旅
- 孕晚期胎动消失15小时 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抢救“雪宝宝”
- 重庆将举行超300场消费活动 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联欢活动年味浓
- 南宁市台资企业协会举办成立30周年庆典 将推动邕台经贸合作
- 北京地铁:早高峰计划加开客运列车28列
- 浙江经济观察:侨企“女掌门”闯出一片天
- “以租代买”火了!摄影道具、汉服租赁需求旺盛
- 洪森幼子洪玛尼通过国会信任投票任柬埔寨副首相
-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航海保障体系
-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
- 微短剧行业如何向“精”而行
- 商务部: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
- 坐铛铛车走中轴线 台胞感知北京城市底色
- 中新健康丨中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率先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 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巡回招聘会走进宁夏
- 热门推荐
-
- 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运营一周年:老区变通途 发展添新翼
- 高盛CEO:资本市场或于2024年开始回暖
-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一自建房发生火灾 致7人死亡2人失联
- “探访足球起源文化之旅”线上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
- 加拿大外长突访以色列
- 突发!一架客机在阿富汗北部坠毁 恐造成人员伤亡
- 农业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湖北荆州:绵延三千多年的楚式漆器,当下如何流光溢彩?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参访杭州——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 美国密歇根州居民抗议 拒绝接受“毒火车”的废弃污染物
- 沃尔兹与万斯举行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
- 2024湖南工业旅游推广月活动在株洲启动
- 未来将逐步实现零关税 中塞自贸协定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 列车文化驿站在中老铁路万象站揭幕 20多种先进中国列车在老挝首展
- 2023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落幕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临川:龙头企业引领 铺就村企“联姻”致富路
- 以乐为媒以曲会友 鄂台高校青年共奏民族器乐
- “硕士农民”刘沈厅:高考并非人生全部 勇敢追求热爱
- 更智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