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共商气象科技合作:探索数字化与智慧化转型
中新网南宁9月16日电(王以照 黄姿娜)“未来,我们将考虑与部分东盟国家联合开发集成AI能力的‘云端早期预警支持系统’和卫星综合应用平台‘风云地球’,共同探索气象业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16日在广西南宁介绍。
当天,第3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气象科技合作成论坛关注焦点。张祖强在论坛上介绍,过去两年,中国为东盟相关国家免费更换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数据广播系统,还在广州设立了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未来将与香港和澳门气象部门一道,与东盟伙伴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广西天气与东盟国家天气气候有很多相似之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繁重,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在论坛上介绍,“广西愿与各方一道,建立气象灾害的监测及联防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
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和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在视频致辞中,肯定了中国促进东盟区域的气象合作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中国务实推进和东盟在天气预报、监测、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提升了各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区域防灾减灾水平。
中国气象局东盟大气探测合作研究中心已落户广西,广西气象局作为“一带一路”风云卫星应用示范中国六个试点单位之一,建成了东盟地区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系统,进一步拓展区域气象合作。
许显辉建议,中国和东盟应共同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广西愿与各方一道,集聚各方优势科技资源,深入拓展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与联防、气象装备与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开展高水平、多层次的气象科技研发合作和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中国和东盟国家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论坛上,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北京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代表在会上联合启动了“一带一路”气象访问学者计划,支持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气象灾害预警、数值预报、气候预测、卫星应用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共同培养高级气象业务和管理人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毓钺杨立新联手献上话剧《钟馗嫁妹》 借戏曲寓言折射当代青年感情
-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中国产业工人的脊梁不能软
- 14件恭王府旧藏丝绣回家“省亲” 宋代缂丝国宝展一月休三年
- 广西柳江出现2024年第2号洪水
- 国泰航空7月启动在内地招聘机舱服务员
- 商用四年融入超六成国民经济大类 5G应用未来可期
- 中国工信部:推动形成6G全球统一标准
- 加拿大首次英、法、中三语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多伦多举行
- 新疆墨玉:45.5万亩冬小麦接续播种
- 赴泰游 升温可期升级待考
- 云南施甸印支灰叶猴种群数量增至120只 实现恢复性增长
- 2024年江西GDP超3.4万亿元 同比增长5.1%
- “追光者”陈辉:在影像的世界里为基层患者服务
- 上海道教音乐非遗专场音乐会举行:钧天妙乐 玉音绵延
- 节气饮食:中医推荐3种春季养生菜
- 外媒:以军称抓获3名黎真主党精锐部队成员
- 医保费用断缴后如何再参保?
- 焦点访谈丨改革开放再出发——变革的力量
- 杭州今年将建成30个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
- 穿上“防摔鞋”?美媒关注拜登这双“神秘新鞋”
- 热门推荐
-
- 寒潮来袭 降雪降温致青海省多条高速交通管制
- 文明的坐标丨“美人”保俶塔
- 全球绿色航运大会“问路”绿色燃料
- 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进一步提高(经济新方位)
- 北京疾控:目前流感病毒活动度较低 12月或将增强
- 强对流天气预警升级为黄色 安徽湖北等地最大风力超11级
- 中国青少年在国外遭遇“虚拟绑架”
- 农业农村部:预计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8%
- 有奖征文23篇获奖作品12篇为同一作者?当地回应
- 中国(三亚)邮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 国合署:将发挥好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
- 跨国药企为何集体“落榜”第十批集采?集采将指引仿制药企往何处去?
- 伊利代表获任国际乳联董事,开启中国乳业与世界对话合作新篇章
- 端午假期迎客流高峰 这些口岸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 外媒:哈马斯称其黎巴嫩分支领导人在黎死亡
- 中外艺术名家齐聚惠安 音画共融精彩对话
- “零关税待遇”助力湖北与非洲经贸往来
- 外媒:澳公园一坦克现“荣耀归于俄罗斯”“Z”字样,警方展开调查
- 今年上半年广东法院新收案件179.84万件
- 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将亮相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