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在国外遭遇“虚拟绑架”
中国青少年在国外遭遇“虚拟绑架”
家人收到在国外的孩子被绑架照片后汇钱,实则遭遇诈骗;警方提醒:多与家人联系,不让他人掌握行踪
近日,两起针对中国青少年的跨境“虚拟绑架”案引发社会关注。
2023年12月底,一名17岁中国交换生庄凯(音译)被美国犹他州里弗代尔警方在一片树林中发现,此前3天,庄凯的父母始终以为他被绑架,并向一指定账户汇款大约8万美元,庄凯被找到后,人们才得知他并没有被绑架。这家人遭遇了诈骗。
1月初,在德国汉堡芭蕾舞团工作的青年舞蹈演员张琳也被认为失踪,当张琳被找到后,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在德国并没有被绑架,而是遭遇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是被洗脑的那一种。”
类似的网络诈骗,特别是针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中国青少年群体的案件并不罕见。据香港警方统计,2023年1月至9月,警方共接获电话诈骗案2506宗,受害人损失金额7.05亿港元(约6.5亿元人民币),其中虚拟绑架是常见的诈骗手法之一。
对此,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苏兴博建议,中国公民应该对电信诈骗保持警惕,多了解防范电信诈骗的信息,包括常见电信诈骗类型,掌握基本的反诈知识,降低被骗的概率。此外,在外的中国公民也应当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尽可能减少信息差,除了家属和紧急联系人,不要让其他人掌握自己的行踪和状态。
案例
没有绑架犯的“绑架案”
失踪3天后,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1日,庄凯被美国犹他州警方在一片山上的树林中发现。那时天气寒冷,林间落满了雪。据当地警方通报,被发现时,庄凯在一顶帐篷里,很冷,也很害怕,看到警察后,才松了口气。
“帐篷里没有热源,只有一条发热毯、一个睡袋、有限的食物、水和几部手机。”里弗代尔警方推测,这些手机被骗子用来实施虚拟绑架——骗子威胁年轻的外国留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进行自我隔离、远离人群,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监控他们,胁迫他们拍下自己像是被绑架的照片,再把照片发给他们的家人,讹称他们已被禁锢,向他们的家人索要赎金。
“留学生会服从是因为担心骗子会伤害他们的家人。”里弗代尔警方称,在美国发生过几起犯罪手法相似的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庄凯的父母确实收到了儿子看起来被绑架、处在危险之中的照片,在对方的不断威胁下,他们向一个中国的银行账户转入了约8万美元。
里弗代尔警局警长凯西·沃伦(Casey Warren)告诉记者,赎金没有被追回,警方也没找到绑匪,也还没确定绑匪的身份,但他们确信绑匪在中国,也相信庄凯的家人已经将全部线索告诉了中国警方。
北京时间1月9日晚,德国汉堡芭蕾舞团首席舞蹈演员Matias Oberlin又在网上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称在该团工作的中国青年舞蹈演员张琳失踪,不少知名芭蕾舞演员纷纷转发。寻人启事提到,最后一次有人见到张琳是当地时间1月5日下午1点半(北京时间1月5日晚8点半)排练结束时。
张琳的一位朋友陈女士介绍,没听说张琳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异常。张琳失踪后,她的家人处在巨大的煎熬中。
北京时间1月10日晚6点40分,记者从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馆获悉,汉堡警方已找到张琳,她身体健康,没有生命危险。
1月25日,张琳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遇到了骗子。对方冒充国内的公检法及银行工作人员,让张琳切断和周边人的联系,向张琳母亲发去假装是张琳被绑架的照片和视频,骗取赎金。
专家
骗子利用国内外信息差制造“虚拟绑架”
“在这类诈骗案中,冒充公检法是骗子常用的手法。”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苏兴博解释,他们可能通过电话告知受害人涉及一桩案件,要求受害人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并配合调查,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避免警方和受害人家属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如果受害人是远离家乡,在国外独身一人生活的未成年人,话术会根据受害人的身份进行调整,要求其远离人群,从而造成失联的假象,再向受害人在国内的家属索要赎金,形成“两头骗”的“虚拟绑架”案。
苏兴博表示,在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利用的是受害人和家属的信息差——由于双方地理距离遥远,存在时差,受害人和家属常常会存在沟通不畅、信息未能同步的情况。尽管骗子采用汉语,但不能说明骗子是在中国境内作案,大多数时候,骗子是在海外作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也认为,此类诈骗案中,受害人通常是跟家属或亲近的人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比如留学生、境外务工人员等。
“骗子通常会利用时空差异虚构事实,可能会告诉受害人有某种紧急的公共事由,比如学校、单位的通知,案件的侦查等,并要求他们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配合调查。”吴沈括分析,他们可能会跟受害人家属说,受害人遇到航班危险、车祸、被绑架等突发事故,要求家属快速打款。
吴沈括表示,为了提升诈骗成功的概率,骗子通常借助社交网络上公开或非公开的信息渠道、黑市交易,获得受害人的身份、社会关系、亲属关系等资料,从而定制个性化的骗术。目前也出现了使用包括AI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声音、视频图像等增强骗术可行性的现象。
提醒
中国公民在境外应与家人保持及时沟通
苏兴博提示,在境外留学或者务工的中国公民首先应当对电信诈骗保持警惕,主动了解中国警方的反诈宣传,掌握一定的反诈知识。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即使对方声称自己是国内的公检法或者银行工作人员,也不要轻易相信,骗子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公开渠道,或者不合法的渠道获得个人信息,还有可能通过话术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当自称执法人员或亲友来电索要银行卡信息,或要求银行转账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联络亲友核实,或者报警求助。
他还提到,在境外的中国公民应当尽量和家人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减少双方的信息差,避免在当事人还未能和家属同步信息时,第三方就能掌握当事人在境外的状态、行踪等,为行骗提供方便。他说:“没有了信息差,就像诈骗没有了生长的土壤,当事人及家属就不会轻易相信骗子的话术。”
吴沈括也表示,从司法机关的角度来说,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不被非法获取,能够有效降低诈骗成功的概率。个人也应当提高反诈意识,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要慌张,使用多渠道对事实进行核实,了解清楚事实后再做出决策。(新京报记者 左琳 彭镜陶)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侨爱心·光明行”走进柬埔寨公益行动在金边启动
- 超强台风“山陀儿”将猛烈袭击台湾岛 浙闽沿海掀狂风巨浪
- (新春见闻)西藏日喀则乡野艺人让民间艺术绽放魅力
- 机器人界“奥林匹克”大赛福建省选拔赛厦门收官
- 银川市打造福利关爱网 2023年度累计发放高龄低收入津贴逾4000万元
- 商务印书馆“日新文库”第二辑面世 扶植彰显青年学者研究成果
- 黄埔军校后人:弘扬父辈黄埔精神 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 意大利一大客车从高架桥坠落 至少21人遇难
- 广西立法护航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 鼓励开拓国际市场
- 辽宁展出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吸睛
- 中俄界湖兴凯湖禁渔期结束 渔民收获“开门红”
- 中国将开展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
- 交通运输部:7月29日—8月4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安徽界首召开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双碳”战略大会
- 亚马孙干旱致物流受阻 马瑙斯自贸区企业冀巴西提升本土工业输出能力
- 广东查办假冒伪劣机油案63宗 案值超两百万元
- 北京人艺经典接力 《天下第一楼》再品五味人生
- 财政部: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 西藏那曲“中国旅游日”音乐美食嘉年华盛装启幕
- 广州港南沙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
- 热门推荐
-
- “80后”女法医黄墁:我的职责是用科学还原真相
- 河南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英才学校火灾事故情况通报
- 中国版“天空之镜”6月对全国游客免收门票
- 2024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
- 工信部:1—2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23亿元 同比增长4.3%
- 云南省五部门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接诉即办”
- 仙侠剧换配方以精巧有趣取胜
- 广东高招:“铁饭碗”专业受“追捧” 外语财经类遭“冷落”
- 非洲观察|中国游客重返肯尼亚 “动物王国”重振旅游经济
- 爱尔眼科“医风医德”系列报道荣获“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大奖
- 全球500名“武林高手”将赴少林寺考功
- “你好中文”全澳吟诵朗读大会颁奖典礼在悉尼举行
- 【透视】民调:国债违约危机当头,高通胀无解,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丧失民心
- 中新真探:纯牛奶保质期变长,是因为添加的防腐剂多?
- 珍珠饰品风靡女性市场 “00后”悦己消费火热
- “2023陕西·香港电影文化艺术展”在陕启幕
- 九价HPV疫苗扩龄至9-45岁:疫苗没变,为何接种人群能拓展?
- 旅日华侨关乃平个人画展在京开幕
- 青海海南耄耋老人的“从前慢”
- 2024全球首发节运动快时尚专场启幕 演绎潮流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