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新观察】向新产业要新质生产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跃入大众视野的新词汇,肯定了新产业孕育的新动能,界定了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把握新科技革命历史机遇、系统性重构产业体系、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新质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近日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旨在提升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为加快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这其中的新产业就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者都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关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
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中央和相关部门多次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不同的用词差别在于,新兴产业是比较确定的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往往已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且增速很快,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而未来产业是发展趋势,尚处于萌芽或孕育阶段,产业成长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也更长,如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为最大特征,很有可能发展为新兴产业乃至主导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就是要先发制人,为新兴产业做好接续储备。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已成为普遍共识。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更易获得要素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是各地争相布局的领域。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能延伸出新产业,比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当前有一些地方存在“喜新厌旧”的行为,甚至片面认为传统产业就等同于落后产业。殊不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技术、设备、软件的需求,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同时,新兴产业发展也高度依赖传统产业提供的能源、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作支撑。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厘清概念,不能急功近利。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来产业存在产业基础能力薄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高等问题,对外面临一些西方国家的封锁,对内缺乏成熟经验和政策引导。由于未来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培育起来需久久为功,较难吸引倾向“短平快”的金融资本。发展未来产业面临与新兴产业、成熟产业完全不同的选择。不少地方把本地已经启动的新兴产业当作未来产业的布局,对未来产业的概念认识不足,也缺乏前瞻着手的动力。
我国部分先进产业发展已进入领跑并跑阶段,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皆是大国博弈的重要阵地。积极开展前瞻性顶层设计,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产业生态环境,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提升成果转化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要素支撑,增强集聚效应,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国际合作,就能提升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再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作者:黄鑫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著名翻译家、烧伤医学专家钱绍昌逝世,享年94岁
- 报告预计中国经济2023年和2024年分别增长5.2%和5%
- 云南南捧河保护区动物“食堂”受欢迎 绿孔雀灰叶猴等频繁光临
- 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怎么办?
- 发现民宿针孔摄像头后被围殴?石家庄警方深夜通报
- 两款新获批国产新冠口服药已投入医疗机构使用,医保可临时报销
- 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 一周内下降超1米
- 湖北咸宁:171个工会驿站变身居民“纳凉点”
- 第12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获当地政府表彰
- 广西玉林发生多起山体滑坡事件 已致7人遇难
- 杭州为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立法 助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 云南冬暖花开活动丰富 邀游客赴滇过别样春节
- 湖北全力推行外籍人员出入境便利措施
- 财政部:5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819亿元
- 广州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措施 鼓励参与七个重点领域建设
- 韩国国会未通过“内乱特检法”和“金建希特检法”
- 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
- 巴西警方建议以涉嫌侵占公共财产等罪名起诉前总统博索纳罗
-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创造多个“第一次”
- 印度南部发生踩踏事件 造成4人死亡8人受伤
- 热门推荐
-
- 杭州动物园大熊猫馆“新馆主”8月18日亮相 每日接待5000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安徽蚌埠着力打造城水相融“靓”生态
- 31省份上半年GDP全部出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13省份增速超6%
- 以旅游演艺增强文化磁场(金台随笔)
- 内蒙古草原接羔育幼忙:既富口袋 又护生态
- 创新不止,以“质”行远 第49届JINHAN FAIR闭幕 第50届十月举办
- 文明的坐标|乌镇融合“古韵与现代”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山东精准开展“因需施策”技贸服务 助推优质农产品“卖全球”
- 马来西亚遇持续“热浪” 影响民众生产生活
-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通过静态验收
- 吃螃蟹那些禁忌,有几个是真的?
- 中德专家上海共同聚焦城市有机更新
- 集采每粒不到一块钱的流感药,为何线上售价翻十倍?
- 青海首例生鲜空运起运 开辟省内生鲜流通空运渠道
- 上海:百年张园开启全球海派文化交流互鉴新篇章
- 演绎“600年活着的传承” 水井坊博物馆携手大运会彰显成都另一面
- 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入选首批全球地质遗产地名录
- “扫码”不再“扫兴” 上海要求手机点餐餐厅备纸质菜单
- 西安楼市取消限购 官方:支持建立“以旧换新”购房模式
- 江西南昌:冬种小麦夏种稻 “稻麦轮作”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