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货到付款”骗局盯上老年人
警示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李先生投诉称,自己的父亲通过“货到付款”方式网购保健品,签收付费后发现收到的都是伪劣产品。李先生想要替父维权,发现卖家已经更换商品链接或是根本联系不上,难以“售后”。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正是钻了“货到付款”没有大平台居中保障的空子,向老年人高价兜售保健品等商品。
7元药卖150元“货到付款”暗藏骗局
李先生表示,自己的父亲身体不太好,经常在网上购买一些保健品。近日,他接到了小区快递员的电话,原来,李先生的父亲在网上多次购买的保健品并非由正规厂家或平台寄来,且均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价格较高,引起快递员的警惕,快递员询问李先生是否需要帮助直接拒收。这时李先生才知道,此前父亲曾多次在网上下单购买高价保健品,可能是遭遇了骗局。
通过与父亲沟通,李先生了解到,父亲购买的保健品有的价格虚高,有的则是“三无”产品。李先生想要帮助父亲联系售后,才发现好多店铺已经联系不上,一些链接被篡改,打开已不是购买的商品链接,根本无法退款维权。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针对老年人推销的保健品等商品,商家惯用“货到付款”方式,不少老年人也因此遭遇了骗局。比如,有商家会宣传“免费试用、无效退款”,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后,想退款却根本找不到人。
此前有一位来自江苏的快递员实名举报称:“一天早上有一个快递需要配送,货到付款1200元整。当我联系到收方并送过去,是一个可能有70岁的阿姨正在路边卖早餐。我提醒她这药品是否对她真的有效果,她信誓旦旦地说有几个朋友都说这药有奇效,给了我1200元现金,都是5元、10元的,我真的于心不忍。后面我查了一下,药品价值7元一盒,结果卖给老人就150元一盒。”
正规电商平台不设置“货到付款”方式
北青报记者发现,关于“货到付款”的投诉大多为签收后无法“售后”。由于没有大平台在背后作为保障,老年人收货付款后即便发现收到的物品有问题,只能在网上找到一个购物链接,无法找到商家进行售后服务。
在正规购物平台交易,通常不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而是采用“先行付款到平台—卖家发货—买家签收—平台向卖家打款”的方式。在这种交易方式下,第三方平台充当中间人,起到交易保障的作用。
北青报记者询问了多个电商平台,客服均表示平台不设“货到付款”方式,建议“不要走线下交易,只有在平台上的订单才会有有效的交易依据,客服才能在平台上进行操作,保障买家的售后权利。”客服提示称,一旦脱离平台私下进行金钱交易,维权则会很难。
万一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一位客服表示:一是建议买家拨打电话联系工商局进行投诉维权。二是若通过平台为联系中介进行的“货到付款”交易,核实后平台会帮助买家联系商家并进行协商,尽力维护买家权益,若商家不予退款可能会惩治商家。
收到快递成功付款后再想退货有难度
采访中,有消费者表示“希望快递公司能提供对方的地址或者信息,便于售后维权”。针对类似的诉求,不同快递公司给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
中通快递、申通快递与百世汇通的客服称:“付款成功后无法拒收,货款直接打到发件人卡里了,若联系不上发件人则属于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物流无权干涉。”客服还表示:“此类消息加密,连我们客服都看不到,所以不能为您告知卖家详细地址和信息。”
韵达快递和圆通快递客服建议:“联系相应的快递站和业务员,根据快递面单联系寄件人,若还是联系不上则无法处理。”
京东快递客服表示,“会根据订单编号反馈给专员处理,尽力联系到寄件人员,不设时限。”
顺丰快递客服表示:“若收到货到付款包裹,验收时发现货不对板,支持当面拒收。”
上述快递公司的客服人员均表示,一旦签收付款后再发现商品不满意想要退货,就有一定难度了。
有消费者表示,父母的快递账号绑定在自己手机上,有时候能通过App看到老人网购了“货到付款”的保健品,本想中途拦截,但App上却没有拦截渠道。对此,北青报记者咨询了多家快递公司,客服人员表示:“收件人无法申请退回,只有寄件人才可以。遇到此类情况,建议消费者收到货时当面拒收。”
提醒
消费者遇到“货到付款”最好拒收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会长徐勇告诉北青报记者,“货到付款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个是买卖之间的法律关系,一个是快递公司与消费者投递的法律关系。感觉购物上当受骗,可以拨打12315热线向工商局的市场监管投诉。如果快递公司配送有问题,则需要快递公司去承担法律责任。快递公司的责任是把东西送到你家,如果你选择了‘货到付款’,东西送到了验收完毕发现没有问题时可以付款。一旦出现问题,尽量立马拒收。”
“我建议大家买东西尽量不要采取货到付款,如果货到付款,一定要当面验收检查,避免上当受骗。若快递员不让验货的话,就立马拒收。一旦签收,再去维权成本就比较高了。”徐勇说。
有律师对此表示,“货到付款”后若联系不上卖家,建议消费者拨打12315热线向工商局进行投诉,若涉案金额较大,则可以收集好证据向法院起诉。
本组文/实习记者 朱丽君 赵小雯
本报记者 温婧 统筹/余美英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1.8万亿元税费红利,助力企业渡难关、增后劲——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
- 广西荔枝2023年产量预计近百万吨
- 【世界说】国际调查:关税等贸易壁垒已成为最重大的全球贸易挑战 多行业忧心前景
- 2024年江苏援藏实施66个项目 资金总计5.57亿元
-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传中考泄题为不实信息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2.2%
- “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国博启幕
- 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完成刀盘焊接
- 保定易县牛岗乡等多个受灾区域移动通信抢通
- 专家:全球气候投融资快速增长 “五大赛道”迈向碳中和
- 法国学者:未来四年,特朗普可能把欧洲“推”向中国
- 建设银行亮相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
- 2024春节档票房破50亿
- 京剧李(万春)派武生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
- 广东佛山一非法吸存嫌犯出逃12年后 回国投案自首
- 安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文娱旅游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 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在深运营
- 苏丹首都圈地区战火持续 大批民众被迫撤离
- 江西九江水环境治理见闻:地上景观公园 地下污水处理厂
- 热门推荐
-
- 上海青少年奥运科普挑战赛总决赛举行 孩子们与冠军面对面
- “家庭成长计划”公益健步走活动举行 倡导以运动方式汇聚公益力量
- 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正式运营
- 广西北部和东部等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广州W酒店近半月显示“不适用于登记入住” 最新回应来了
- 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慰问救济陶公府爆炸案受害者
-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生成 未来趋向中国华东沿海
- 以军空袭加沙一救护车致15人丧生 以境内数千名巴勒斯坦工人被驱逐
- 哈萨克斯坦12个地区发布风暴警报
- 网络流传的多个电话录音竟是假的?真假录音遭遇甄别难
-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点何在?专家:融入生活 惠及于民
- 三星堆猪鼻龙头柱状器被提取出坑 集合多种动物形象
- 龙年无春不宜结婚?纯属迷信!
- 韩国釜山美军仓库大火被扑灭 未造成人员伤亡
- 苏丹首都喀土穆安全风险急剧上升 中使馆紧急提醒!
- 小浆果变“流量果” 校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 兰州口岸里的国门女警群像
- 江西乡村振兴见闻:“新农人”走出新“稻”路
- 可吞咽传感器助力监测胃肠道健康
- 阿斯巴甜致癌性与发动机尾气同级,还能放心食用吗?